云南省镇沅一中 云南 镇沅 666500
随着近几年大量流动人口以家庭的形式涌入城市打工,进而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出现了数量众多的流动儿童,即我们常说的流动人口子女、农民工子女、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原因,这些流动儿童在自身安全、教育、卫生免疫等一些基本权利根本得不到保障,特别在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入学门槛的限制
国家虽然对适龄儿童规定了强制的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实施这个任务的教育部门主要是根据儿童的户籍所在地所确定,城市是否应该对流动儿童也实现义务教育,国家在这一块政策规定仍然很不完善。公立学校高额的赞助费或借读费便成为流动儿童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于是大多数流动儿童只能到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办学条件极差的私人所办的打工子女学校就读。即使这些学校收费比公立学校低廉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部份流动人口家长不能承受。
二、教育环境、资源的公平缺失
流动儿童在城市除了入学门槛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外,在教育的环境、教育资源等所有教育环节都无法与城市人口子女媲美。特别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与一般的公办学校相比,教学场地小、教学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而教学水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和教学软件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尚且如此,而家庭教育也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大多数家长长年忙于打工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或是本身文化水平也就不高而不能胜任此项任务,在加上狭小的、喧闹的出租屋环境根本就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气氛。此外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应该引起关注,特别是借读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习进度的跟不上、班上城里小孩的歧视、老师的不公平对待等等这些情况都会给流动儿童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在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的教育是大多数流动人口最关注的问题,在对现在社会或是政府有什么意见或要求时,他们提的最多的就是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希望读书的费用不要那么贵。因为他们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都不希望他们的下一代还像自己一样吃没有文化的亏,继续以出卖劳力做苦工为生。
三、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搭建好的平台
1.积极探索流动儿童教育体制。为了克服二元户籍制度下现行教育财政体制的缺陷,实现流动儿童的公平教育,每个城市政府都在积极探索相关措施,进行类似的改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浙江省在全省实行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卡”制度,让流动人口子女凭流出地教育部门开出的入学卡到流入地接受相应的义务教育。现在又提出教育券的制度,教育券作为政府用于教育的公共经费以代币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或家长,而非学校;学生或家长可用其来支付所选学校的学费与相关教育费用,教育券主要的特点就是“钱随人走”,使得教育经费直接跟随学生走。这种将政府经费以代币券形式直接发放给学生与家长的形式,不仅给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的权利,还可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做出选择,对贫困儿童适当地多分些教育费用,使得大量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同时,通过给流动学童家庭发放教育券,把接收流动学童入学的民办学校纳入政府教育财政补偿和负担体系中,给民办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投资收益以制度上的保障。
2.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对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难的问题,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给流动人口集中地区的公立学校以一定的财政补贴,简化流动儿童借读、寄读的繁杂手续,并适当减少相关费用,对经济有困难的家庭,还要通过建立扶助基金和减免各项费用等措施来解决。而对接收外来工子女入学的私立学校要在办学经费、教师编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其办学水平,并对其办学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如果有条件,政府还可以专门在流动人口聚居区为农民工子女建立学校,或是把原来的城市学校改为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这些学校与城市公立学校一样,有正规的校舍和教师,教育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建立公平教育的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学校还应该建立平等的教育环境,消除流动儿童的心理门槛。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就读,明显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有些老师觉得这些农民工子女“生活卫生习惯差”、“学习成绩差”,就不愿意与他们多交流,甚至厌恶他们。老师都不喜欢,那些娇惯的城市儿童自然也会经常歧视和欺负他们。所以为了改善这种学习环境,老师应该用更多的宽容、耐心去接纳他们,多与其交流、多给予鼓励、多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与关怀和帮助、多组织他们参加美术、书法、舞蹈等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和城市孩子在互相协助、互相学习中学会与人相处,让他们真正融入到这个集体或融入到这个城市快乐的成长。各个社会团体也要多关注在民办学校读书的流动儿童,经常到学校探望他们,捐赠一些书籍、学习用品,并努力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也感受到城市社会的温暖。
由于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原因,流动儿童被剥夺了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政府对此块的管理也处于“真空地带”,这对其今后参与社会竞争是很大的障碍。政府应该在政策上逐步消除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将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也纳入到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建立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为辅的教育入学模式。
论文作者:唐薇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儿童论文; 学校论文; 流动人口论文; 子女论文; 政府论文; 环境论文; 农民工论文; 《成功》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