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刘佩英,刘灿芬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收治的重症医学科4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总结和详细分析,按照急性肾损伤相关标准,进行筛选,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医学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酸中毒、升压药物、肾代替治疗、感染、少尿、高龄、休克以及急性肾损伤程度等。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极容易引起急性肾损伤,而且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应当尽早予以诊断。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治疗

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以及较高的病死率,该病为临床综合征。重症医学科患者一旦发生急性损伤,病死的可能性就会逐渐增大。相关研究指出,重症监护室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几率大概为30%,比普通住院治疗患者,明显更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利于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收治的重症医学科4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分析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与危险原因。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对象为重症医学科4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有23例男性研究对象,有19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30-85岁,平均(61.3±2.8)岁。有20例非脓毒症性,有22例脓毒症性。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参与本次研究。与重症医学科住院标准高度相符,经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不一,尿量<0.5ml(kg?h);入住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排除恶性肿瘤、慢性肾疾病、肾前性肾衰、肾移植等患者。

1.2治疗方法

严格控制全部患者的病情,对内环境进行稳定,按照患者病情状况,合理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1)呼吸机治疗:应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初始模式设定为P-SIMV,脱机模式为SPONT,吸氧浓度在脱机时设定为35%,PEEP、PS设置为5cmH2O,氧合指数≥300。(2)血液滤过治疗:准备PRISMA M100型号的血滤治疗仪器,为患者实施血液滤过治疗,调整仪器到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透析量调整为1000ml/h,置换量调整为1000ml/h。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可不用肾代替治疗,肾功能、尿量均恢复正常,视为显效;患者临床表现基本消失,肾功能改善改善,视为有效;患者临床表现、肾功能未达上述标准,或无任何改善,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4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经过治疗后,有8例显效,有13例有效,有21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了50.00%。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明显长于非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p<0.05),见表1。

2.2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经临床分析发现,KDIGO分期越高,病死率就会越高,结果发现,重症医学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酸中毒、升压药物、肾代替治疗、感染、少尿、高龄、休克以及急性肾损伤程度等。见表2。

3.讨论

了解影响急性肾损伤预后因素,发病率以及诱发急性肾损伤因素等等,有助于减低重症医学科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重症医学科患者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脓毒症性,有研究发现,ICU脓毒症性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概率为30%-50%左右。另外还有研究分析发现,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最小值为20%,总发生率介于2-65%之间[3],研究设计、样本量、重症监护病房内规模、病种等诸多因素,是导致研究偏差过大的主要原因。

在此次研究中,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住院时间(29.55±4.56)d、入住ICU时间(16.77±3.67)d,明显长于非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住院时间(20.34±3.44)d、入住ICU时间(11.53±3.23)d(p<0.05)。肺部感染、血流感染、腹腔感染等,是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主要感染类型,感染率的发生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感染率越高则会增大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可能性[4]。一旦患者发病,血流动力学变化十分明显,TNF-α、活性氧、IL-1、IL-6等炎性介质,会损害到患者肾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管细胞以及肾小球系膜细胞等,若是肾血管内皮细胞发生严重的损伤,就会紊乱脓毒症凝血机制,引起明显的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状况,进而出现血栓,破坏滤过屏障,对肾小球血流量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发生内毒素血症,损伤肾组织[5]。

有研究指出,急性肾损伤分期越高,则患者病死的几率就会越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因为体质弱、肾功能衰竭,极易发生感染,抵抗力减弱,故而死亡的几率就会越大[6]。重症医学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酸中毒、升压药物、肾代替治疗、感染、少尿、高龄、休克以及急性肾损伤程度等,都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总而言之,重症医学科患者,极容易引起急性肾损伤,而且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应当尽早予以诊断。

参考文献:

[1]刘平丽. 以KDIGO评分系统评估重症医学科病房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预后及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D].山东大学,2016.

[2]陈军喜,孙坚,梁娟,贾宝辉,闫智杰,夏芝辉,吴丽丽.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损伤的老年重症患者90d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21:3884-3888.

[3]宋磊,周春华.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J]. 北京医学,2016,02:97-100.

[4]袁婕,叶珩,刘力新,蓝颖茹,邓宇珺,池锐彬,王琳,翟依琳,吕波,龙怡,陈纯波.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05:393-397.

[5]马丽丹.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探讨及治疗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6:139-141.

[6]王龙. 心脏病患者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7,04:1-3.

论文作者:刘佩英,刘灿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刘佩英,刘灿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