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10kV电能计量装置对线损的影响论文_马东娥

浅析10kV电能计量装置对线损的影响论文_马东娥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怀化供电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计量室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是用于测量、记录发电量、供(互供)电量、厂用电量、线损电量和用户用电量的计量器具。电能计量装置指由电能表(有功、无功、多功能电能表,最大需量表,复费率电能表等)、计量用互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及二次连接线导线构成的总体。本文作者分析了10kV电能计量装置对线损的影响。

关键词:10kV;电能计量装置;线损

0、引言

在配电网线路工作过程中,其耗损率是电力系统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成本,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其规划水平进行综合的经济指标评价,这种方式反映了配电网在经营过程中的经营以及质量的结构,要集合实际情况通过有强化电力机构的监管水准与利润收益来强力实施我国提出的节能发展,在电力体系运转的过程里,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可能存在的损耗。

1、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原理

电能表根据其结构和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感应式、电子式还有机电一体式三种电能表。其中电子式电能表还细分为全电子式和机电脉冲式电能表。感应式电能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利用固定的交流磁场与该磁场在可动部分的导体所感应的电流之间的作用力使计度器圆盘转动,进而完成计量过程。电子式电能表是通过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转化成脉冲输出,通过计度器或者是数字显示器进行显示。

2、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

2.1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线三线有功,无功或多功能电能表。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或多功能电能表。

2.2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y方式接线,35kV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宜采用Y0y0方式接线,其一次侧接地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

2.3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应采用四线连接,三相四线制接线的电能表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应采用六线连接。

2.4在3/2断路器接线方式下,参与“和相”的2台电流互感器,其准确度等级、型号和规格应相同,二次回路在电能计量屏端子排处并联,在并联处一点接地。

2.5低压供电,计算负荷电流为6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电能表的接线方式;计算负荷电流为6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电能表的接线方式。

2.6选用直接接入式的电能表其最大电流不宜超过100A。

3、10kV电能计量装置的误差对线损的影响

3.1信息采集失误

供电量和销售量统计不准确或是抄表的时间错位,会导致线损波动率大,从而造成线损率变高。

3.2售电量丢失

售电量一旦丢失,就会出现错计、漏计和窃电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得许多电量丢失,售电量大幅度降低。近年来,我国的窃电现象极为严重,造成的损失也不可低估,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

3.3干扰因素对电子式电能表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电子式电能表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但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或者特殊条件将使电子式电能表运行失稳,对电能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因为电子式电能表使用单片机,外部温度、湿度或者热冲击、定额正弦振动等都是干扰因素,造成隐蔽缺陷的外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干扰可分为软件与硬件两种,外部软件干扰是传导与辐射两种干扰,雷击感应电压、电网负荷冲击、非线性负载干扰、谐波等都会造成安装现场的电能表乱码或者数据丢失,但如果将其中的一个电能表拆除计量就又一次恢复正常。硬件干扰则是电阻、电容、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出现的干扰,大量元器件批量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工艺条件、人为操作等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由此,长期的干扰下将造成元器件正确运行受阻,误差增大。甚至造成电能表运行失稳。

3.4有时一些计量设备的容量比较大,而电能表的电网负荷相对来说比较小,会引起电能表轻载或者是空载计量数据,使得计量的误差值比较大。

3.5电流互感器不符合要求,同时精确度又不高,二次线截面过小,二次压降过大。

4、 解决线损问题的措施

4.1信息采集失误处理

终端在采集电能表时出现失败、缺点(缺少部分采集时间点数据,下同)或者数据错误等现象。对新安装的终端或者新增、更换的表计,首先应检查采集方案设置是否正确,主要包括表计协议、波特率、电能表地址等信息是否正确;再检查RS-485通信口的电压值是否正常,一般来讲RS-485通信口A,B两口之间的直流电压为2.0~4.5V;最后确认终端内是否有与所接电能表相对应的协议,尤其是一些特殊表计规约。若原来可以采集的电能表突然出现无法采集, 或者出现周期性的缺点,就需要检查采集方案、采集通道等信息是否被修改或者出现了故障。例如终端闪存盘老化导致终端保存的数据文件出现错误,也有可能造成终端采集电能表时出现问题。同一通道多种波特率电能表并行采集, 有可能采集一段时间后该通道上所有电能表都无法正常采集。同一通道上接入电能表过多,且距离很长,也可能导致采集的不稳定。同一通道上电能表地址重复,或者有一块电能表的 RS-485 通信口出现故障,也会影响其他电能表的采集。此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调整、测试。

4.2计量柜的布置方式

不同的布置方式,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集中布置方式,应当在变电站、开关站、控制室或者是保护室里单独设立计量屏,安装10kV总断路器和各出线断路器,并且使得屏面整洁,环境安全。而对于就地布置方式,当电能表被安装在10kV的开关室内时,应当注意解决运行环境温度较高维护不方便的问题。对于主变压器集中组屏及其他出线就地布置方式,应当解决二次降压导致的误差大,电流互感器负载变大的问题。

4.3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程序

要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缩短停电送电时间,规范电能计量装置的程序,将电力调度部门的管理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4.4进行电能计量装置的完善

主要是指在进行电能计量应用过程中,选择高精度、并且计量稳定性比价好的多功能电能表计量装置;正确选择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方式,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和三角形接线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对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可通过I0/IN(I0为经消弧线圈流入大地的中性线电流;IN为电能表额定电流。) 的比值及所用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来判断可否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接入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接线方式。

4.5解决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

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主要来源是互感器的合成误差,而其主要原因是在计量装置的设计选型时互感器二次下限负荷远远小于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造成的。这就需要在计量装置设计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到互感器二次的实际负荷,以免由于互感器二次负荷而对计量装置综合误差造成更大的影响。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应在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

5、结束语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体制也相应得到了较大发展与完善,由于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电力企业也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经济效益上。要想切实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情况,就需要合理的管控配电网,所以普及配电网线路损耗管控体系迫在眉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出现性能更优良的电能计量装置设备,而且这也将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邓彬,浅析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对配电网线损的影响[J],大科技,2017,(22)

[2] 王丽, 浅析10kV电能计量装置对线损的影响[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5)

[3]胡平娥,黄健,10kV配电网的电能计量及线损管理[J].电子制作,2015(3)

论文作者:马东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浅析10kV电能计量装置对线损的影响论文_马东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