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总统难产看美国式民主的弊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式论文,弊端论文,民主论文,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来说,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人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国家由人民或其代表管治,根据人民的意志,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最大多数的人谋求利益。美国自诩为世界民主政治“范例”,其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注:新华社巴黎2000年11月11日电。)的确,美国的“民主政治”有其特色,然而,它并不完美,且看今年大选即可了然。选举结束一个多月了却迟迟不能宣布结果,新世纪首任总统人选难以出炉,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民主、共和两党为此对簿公堂,将国家政治生活推到了危机的边缘。(注:法新社华盛顿2000年11月11日电。)美国式民主的弊端从中可窥见一斑。
一、大选的运作有违民主原则
美国有其特殊的选举制度,与西方其它国家不同,其总统人选并非由全国选民直接选出,而是经由仅有数百个成员的选举人团选出。美国的这种选举制度有违民主原则。
1、大选过程冗长而复杂,消磨了许多选民参与投票、行使民主权利的政治热情。在美国竞选总统,必须经历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整个选举从选举年的第三个星期二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预选、总统候选人提名(党内)、竞选、全国选举(包括部分议员和州长、总统选举人的选举)、选举人投票选出总统。其间,选民们不仅要经历各种形式的聚会、演讲和筹款活动,面对各种媒体铺天而来的竞选宣传广告,还要领受竞选人相互攻讦甚至谩骂的口水战,因而日益感到无趣、厌烦,甚至产生反感和沮丧的情绪,以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投票。所以,美国选举的投票率一直在下降。总统选举的平均投票率在19世纪末为70-80%,而到20世纪已下降到50%左右。国会议员、各州州长选举的投票率更低,近一段时期据说只有20%左右。
在今年的大选中,美国选民参选的热情仍然很低。在约2.05亿选民中,参加登记的只有1.4亿多人;(注:新华社巴黎2000年11月11日电。)正式投票的人更少,仅为1.01亿。(注:法新社华盛顿2000年11月11日电。)全国有1亿多人放弃了投票权;投票率只有50.7%。
2、选民登记程序繁琐,组织管理混乱,妨碍了全员投票以及有效选票的完全回收,侵犯了一些公民平等参与选举的权利。美国如今的选举运作依据的是1965年通过的《投票权法案》。根据该法案,在每个选举年度、在正式选举之前,选民要进行繁琐的登记。每个适龄选民必须亲自而不能由他人代表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登记,甚至不同的种族要到不同的地点登记,然后才能参加投票。由于规定的登记时间短、登记地点少或者距离远等原因,许多人常常不能及时登记以致失去了选举权。还有一些选民虽然登记了却未获入册,最后也丧失了投票权。在选举日,尽管全国有近一半的合格选民没有参加投票,但纽约、密苏里等许多地方投票站点仍然不敷需要,选民为了投票而排长队的现象到处可见,有的地方最后不得不延长原定的投票时间;较穷的州县投票站比富裕的县更少,所以,富人投票容易,穷人投票难。有些选民干脆就被拒绝参加投票。据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杰西·杰克逊称,他在选举过后收到广泛投诉说,大批黑人选民被非法拒绝参加投票。(注:www.people.com.cn,2000/11/12.)另外,各地区还发生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如使用包括19世纪的手摇打孔机在内的多种投票系统,选票设计欠规范而不易辨识,选票箱丢失甚至将选票寄到了丹麦等等。这一切妨碍了投票的正常进行,使相当大一部分选票作废或者流失,甚至有舞弊之嫌,进而衍生出一系列矛盾和法律争端。
3、选举人团制,埋下了导致选举结果不公正的根源。美国选举制度的核心是选举人团制。它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可能缺乏民意基础的真正要害所在。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由选民选出的选举人选举。因此,每个选举年的11月第一个星期一后的第一个星期二,美国民众投票选举的是选举人而不是总统。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联邦政府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没有国会议员,1961年生效的宪法修正案赋予它3个选举人名额。由此,目前全国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人。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只要所获选举人票达到270票,即超过全国选举人数的一半,即可宣布当选。由于总统候选人是作为政党代表人参加竞选的,总统选举人也是以各政党为单位进行选举的,一般情况下,选举人总会投票支持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因此,总统选举人的选举实际上也就等于总统选举。
选举人团制有时难以反映民意。因为,各州选举人票的归属采取的是“赢者通吃”原则,即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只要在某个州获得相对多数的普选票,哪怕只比其对手多出一票,就可获得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由于各州人口多寡不一,各州选举人票数又是以其人口而定,最后可能出现普选票结果与选举人票结果相矛盾的情况,即一个州人口不多但选民的大多数都支持候选人甲,但其选举人票很少;而另一个州人口较多,而候选人乙仅比甲多得几票则可获得该州所有选举人票。最终结果是,获普选票较多的总统候选人由于所获选举人票数较少而落选,相反,获普选票数较少的总统候选人则会因为获得了较多的选举人票而当选。
截至11月底,获得确认的选票统计结果显示,戈尔与小布什获得的普选票分别是5014.014万张、4978.2288万张;(注:中国新闻社纽约2000年11月29日。)在决定胜负的选举人票方面,两人的得票分别是267张、246张,戈尔的普选票数比小布什多出近36万张,选举人票多21张,但谁也没有获得过半数选举人票。因此,谁在佛州获胜进而得到其25张选举人票就可当选为总统。但是,在11月8日凌晨2点佛州选票统计结果初步揭晓时,许多媒体一度宣布,小布什由于在该州获得较多的普选票而赢得了关键的25张选举人票,使其选举人票总数达到271票,从而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实际上,据当时的统计,小布什在佛州所获的普选票仅仅比戈尔多将近1800张,但却因此可以拿到决定他入主白宫的最关键的25张选举人票。这一结果如果得以确认,则意味着1800张甚或更少的普选票可以战胜36万多张普选票,违背了“每一票都有效”和“多数获胜”这两个最基本的民主选举原则!这种荒唐的少胜多败的选案在美国历史上已经是第四次。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有识之士都对其公正性提出质疑。英国主流媒体的态度非常鲜明,认为那对戈尔太不公平。俄罗斯、南非、津巴布韦等国舆论甚至奚落说,应该向美国派遣国际观察员,以监督并保障其选举和计票的正常进行。
然而,由于小布什与戈尔在佛州获得的普选票相差太小,上述选举结果并未得到确认。根据佛州法律,如果候选人所得普选票的差距小于0.5%,就必须重新统计选票。由于计票结果的法律诉讼已经上至联邦最高法院,最终到底谁能胜出还要待其裁决之后才能知晓。依靠法律裁决出一个总统意味着对选举结果的忽视,它将使选民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进而使总统选举程序的公正性更加受到怀疑。(注:新加坡:《联合早报》,2000年11月15日。)
二、金钱助选滋长政治腐败
在影响美国大选结果公正性和公平性的诸因素中,令普通选民感受最直接、最深切的一点是竞选捐款问题。可以说,没有金钱,就没有大选。金钱与大选的违规结合,增加了大选结果的不公正性,甚至滋长腐败。
1、金钱为大选铺路。有人形象地说,能否当选美国总统,取决于两票,一是选票,二是钞票。其中,选票是门票,钞票是铺路石。参加总统竞选,必须有一套竞选班子,为其制定谋取选举胜利的战略和策略,在报刊、电视、网络、广播乃至街道上做广告,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以尽可能多地拉选票。这一切,需要大量的金钱。通常一个总统候选人启动竞选的经费至少要2000万美元,所以,筹集竞选经费向来是总统候选人竞选活动中的头等大事,竞选经费是否充足是竞选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美国今年大选的花费创历史新高。截至9月底,各政党、利益团体和总统竞选人总共已经花去了20亿美元,预计这次选举的全部花费高达30亿美元,比1996年的大选多花50%左右。民主共和两党和戈尔、小布什两人所花电视广告费累计达9000万美元。相反,没有足够的钱,竞选也会半途而废。共和党内的卡西奇和麦凯恩、民主党内的布拉德利等人从1999年起就分别挑战小布什和戈尔,竞选各自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后都因为没有筹集到足够的经费,提前退出竞选。亿万富翁福布斯连续3届自掏腰包参加竞选,但都未能成功,这次据说因为在金钱上难敌党内对手——捐款滚滚而来的小布什,遂早早挂冠而去。在今年参众两院议员的竞选中,花钱最多的候选人九成以上都得以当选。(注:美联社华盛顿2000年11月9日电。)
2、竞选资金的捐筹,越来越多地逾越法律界限。总统候选人的竞选经费一部分来自联邦政府的助选拨款,每人6760万美元,其余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个人和利益集团的捐款。但是,美国法律对竞选经费的捐筹做了严格限制。根据《1974年联邦竞选法》的规定,竞选捐款可分为“硬钱”和“软钱”两种,只有硬钱才能用于大选竞选。硬钱是指法律限定的捐款,包括个人向一名候选人的捐款不超过1000美元,个人在一次大选中向所有候选人和政党的捐款总额不超过2.5万美元(其中给政党的捐款不超过2万美元);利益团体不能直接向候选人捐款。接受捐款的候选人对于每笔200美元以上的捐款都必须申报。软钱是指法律没有限定的捐款,即全国与地方性政党为党建活动筹集的捐款,这类捐款不受个人年度捐款限额的制约,其捐款来源也不受限制,但不可直接用于竞选和为竞选人宣传造势。软钱的存在,给非法的竞选捐款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美国的非法竞选捐筹款就“像违反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规定一样”普遍(注:www.sina.com.cn,2000/10/08.),但却都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名义,从而躲过了法律的制裁。其一,筹款方总是以政党的名义拉赞助,甚至采取拍卖党内头衔的手段,有的还同时叫喊着要对竞选捐款制度进行改革,粉饰自己。今年5月,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募捐会推出“首席票”,认捐额为50万美元;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也增设“理事”虚衔,授予那些捐款25万美元以上的大户。5月24日,克林顿总统曾亲自督阵帮助戈尔举办了一次“拍卖”晚会,一份热狗售价50美元,出价2.5万美元的人可享坐在总统身边吃烧烤的“殊荣”,结果吸引了1.2万人与会,筹款额多达2650万美元。6月22日,民主党举办了一次筹款聚会,戈尔在会上所做演讲的主题竟然是:当选总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竞选筹款制度,并为民主党筹集到了110万美元;更滑稽的是,当时,司法部门正在调查他1996年在加州一次佛教集会上非法筹款14万美元之事。其二,私人捐赠数额不断增大,但都声称是支持某项政策主张。最多者被要求掏出100万美元,超过该数目的大有人在,如著名女演员简·方达的捐款达1200万美元之巨,但她支持的是堕胎权利。因此,对于竞选者个人来说,只要能找到名目和路子,筹钱很容易,花起钱来就更是无所顾忌。小布什由于善交际并凭借其“皇室”关系网而成了“敛财高手”,1999年通过寄信、打电话和晚餐会等方式就筹到了9000万美元,筹款总额到今年9月已高达1.5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筹款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但他每月要花费约900万美元。如此庞大的筹款收支,要说只是来自硬钱,无人能相信。于是,大选过后,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非法政治献金”案浮出水面。
3、金钱捐助大选,事实上就是权钱交易,本质上是一种腐败。众多利益集团甘冒违法的风险,提供如此庞大数额的竞选捐款,“不是为了支持民主”,而是为了“求得回报”,“获取影响”。(注:The U.K.:《Financial Times》,October 25,2000;www.eastday.com,2000/08/02.)从捐款方看,它们往往是两面出资,与其说是为了支持某个政党及其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不如说是为了“下注”。今年出手最为大方的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它分别向共和党、民主党捐款220万美元和120万美元。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给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捐款分别约为100万美元和84万美元。律师界是戈尔的最大资助者之一,却也向小布什阵营捐款530多万美元。建筑业作为小布什的捐款大户向其献金130万美元,同时还捐给戈尔约40万美元。就连民主党的铁杆支持者——工会组织在向民主党捐献巨资时,也没有完全落下共和党。从筹款方看,它们总是利用手中握有的权力对捐款者予以“报答”。得州一家天然气公司向小布什捐款50万美元,小布什则以放宽对排放有害气体的限制予以“酬谢”。保险公司纷纷向小布什捐款,企望小布什当选后能够兑现其减税承诺,以刺激国民购买其健康保险。尽管美国枪支泛滥,校园枪击血案已成重灾,但共和党及小布什一直反对枪支管制,因为枪械制造商尤其是携枪支持者组织在每次竞选中都向共和党候选人捐款,今年向小布什捐了200多万美元。因为西方石油公司也是戈尔的主要捐助商,戈尔曾经不顾有关人员的歧见,强行将21公顷的国有土地批给了它。候选人当上总统后,给在竞选期间为其出钱、出力和献计、献策者封官加衔的事更是公开的秘密,不足为怪。这就是美国的“金钱政治”:金钱不仅能买到选票,而且能买到为自己牟利的政治领导人。正如英国报纸所评论的那样,美国联邦选举制度已经沦为“集团贿赂制度”,美国的政治腐败已经非常严重。(注:The U.K.:《Financial Times》,October 25,2000.)
三、恶性党争损害社会政治稳定
长期以来,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相互斗争、轮流执政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旋律。在今年的大选中,两党斗争异常激烈。从年初直至选举前夕,戈尔与小布什在历次民意测验中所获支持率交替领先,胜负态势一直混沌,在正式选举中的得票又极为接近,最后在佛州因得票差距不到0.5%而不得不重新计票。上文所述选票设计不规范、选民被拒绝投票等种种奇怪现象正是在重新计票过程中公开曝光的,并促使戈尔阵营与小布什阵营的争执由政治领域转向法律领域,以致对国家的法律秩序、政治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1、通过法律途径谋求选举争端的解决,使司法独立性受到干扰。随着两党竞选的口水战升级为法律诉讼,作为美国政治制度之重要基础的司法独立性乃至州权自主性日益遇到挑战。今年两党之间的法律争讼主要因佛州选票统计问题而起,其焦点先后集中于要否进行人工重新计票、是否将人工计票结果计入该州总票数以及人工重计的期限、佛州州务卿是否有权决定佛州计票的最后期限三类问题上。随着重新计票工作的进展,戈尔在该州的得票不断增加。其间,选情相对更为混乱的棕榈滩(Palm Beach)、佛卢西亚(Volusia)、布劳沃德(Broward)和迈阿密-戴德(Miami-Dade)四个县相继决定以手工方式对已经清点过的选票再做点验。因为这四个县都是民主党的重镇,支持戈尔者人多势众。如果人工计票顺利进行、其结果也计入总票数,就很有可能使戈尔找回更多选票进而反胜小布什。11月9日,棕榈滩县民主党的支持者分别向巡回法院和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控告该县误导选民,要求重新选举。面对失败的威胁,小布什阵营坚决反对人工重新计票,并于11月率先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后,戈尔阵营与小布什阵营又先后多次上诉至佛州联邦法院和地方法院,使选举诉讼日益升级。佛州最高法院的判决总体说来有利于戈尔阵营:佛州三个县的手工重新计票继续进行(戴德县已提前自行宣布中止),计票结果归入该州总票数。但佛州巡回法院此前的判决却留下了缺口,即佛州最高选举官——女州务卿凯瑟琳·哈里斯有权宣布该州重新计票(包括人工重新计票)的最后期限。哈里斯先是在13日宣布14日17时为该州重新计票的最后期限,15日宣布拒绝延长棕榈滩县手工计票期限的请求;后又在选票没有全部统计完、法院所定计票最后期限未到的情况下,于18日、26日两次强行宣布“小布什在佛州获胜”的选举结果。这在客观上违背了法院的判决,构成行政与司法的对立,给民众造成了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到底谁说了算,不仅美国民众和全世界感到糊涂,就连美国三权机构目前也说不清楚。争讼双方已就佛州选举及计票情况先后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使国家最高司法机构有史以来第一次卷入选举事务。不管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结果如何,败诉的一方都不会轻易认输,国家司法机构的权威和地位将进一步受到损害。
2、裁定争端的过程打上了浓重的党派烙印,有执事不公之嫌,以致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造成政治上的分裂。首先,佛州涉及选举组织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疑有党派倾向并与小布什竞选活动有利害关系。现任州长恰恰是小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共和党人。佛州女州务卿哈里斯也是共和党人,她本人及其亲友还向共和党捐款3.5万美元。两人共同担任负责小布什在佛州竞选活动的选举委员会主席。如果小布什当选总统,两人的晋升肯定是顺理成章的事。佛州依法开始重新计票时,棕榈滩等县正盛传选票设计有误导选民之嫌、投票过程有舞弊现象等消息。迫于压力,小布什的弟弟在8日晚宣布退出该州的三人核票委员会。在诉讼尚未完结之前,哈里斯宣布的选举结果仅具有象征意义,但她仍然执意逆佛州法院的裁决宣布“小布什获胜”,其动机不能不令人生疑。民主党人认为她是按共和党的意图行事,“运用她的职权来确保布什的胜利”。(注:中国新闻社纽约2000年11月17日电;www.eastday.com,2000/11/17.)其次,关于人工计票问题的裁定中有着抹不去的党派影子。棕榈滩、布劳沃德和迈阿密—戴德县之所以进行人工再次重新计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是佛州人口最多的县,也是民主党的支持者最集中的县,三县共有170万选民参加投票。前两个县的选举核查小组成员均为民主党人;选举核查小组成员中仅有一位民主党人的迈阿密—戴德县中途停止手工计票,即被民主党人说成是“共和党威胁的结果”(注:www.east,net.cn,2000/11/25.)。21日裁定佛州三县手工计票结果归入总票数的佛州最高法院,有七位大法官,其中六位是民主党人,另外一位虽为独立人士但在政治观点上也与戈尔靠近。但是,戈尔即使顺利过了手工计票关并在佛州的总票数上反胜小布什,也难过佛州议会的关。因为在佛州议会,共和党人占2/3的绝对多数。佛州众议院议长费尼在咨询了宪法专家后已提前表示,该州25张选举人票到底归谁,该州议会具有决定权。第三,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定仍将难免“党派政治”之嫌。联邦最高法院现有九位大法官,其中有七位是过去共和党的总统所任命,只有两位是由民主党的克林顿总统任命;首席大法官瑞恩奎斯特是由共和党的尼克松总统任命的,坐镇联邦最高法院已达15年。而且,论政治立场,五位大法官近乎保守,四位倾向自由派。这无疑有利于持保守立场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注:www.people.com.cn,2000/11/28.)所以,有人断言,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增加副总统希望的裁决据认为是极不可能的”。(注:The U.S.:《Boston Globe》,Novem-ber 27,2000.)
两党势均力敌的竞选再加上不断升级的选举诉讼,加深了双方的对立情绪,使党争白热化。在诉讼过程中,两党间的相互指责越来越恶毒。双方的竞选班子、其在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乃至各自的支持者均纷纷上场。共和党方面强调要遵循宪法规定的“原始游戏规则”,称民主党要求佛州一些县以人工重新计票是幌子,是为了“窃取”选举结果。民主党方面则坚持应“使每一张选票都得到准确统计”,认为对方阻止手工计票是企图剥夺宪法赋予每个人的选票都应统计的权利。(注:www.xinhuanet.com,2000/11/22.)因此,最后无论是戈尔还是小布什得以当选,他既要面对全国一半选民的“冷漠”,还要承受1/4的选民对其“窃取”总统权位的指责,从而注定要成为现代美国最为弱势的总统,行使的都将是“美国人民授予的不那么完整的权力”,(注:The U.S.:《U.S.News and World Report》,Novemer 20,2000;《Far Fastern Economic Review》,November 23,2000.)其作为总统的公信力以及执政的合法性都将大打折扣。
3、选举诉讼久拖不决,延迟了新总统人选的出炉和新旧政府的权力交接,对新政府今后的运作将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新总统是在其当选后第一年的1月20日宣誓就职。但在此之前,有一个过渡期。首先,新总统要完成从一个政党候选人向国家领导人的角色转换,要通过各种礼节性的活动向选民致谢、安慰并问候,以弥合竞选期间造成的分立甚至怨恨情绪,为下一步施政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由于宪法既定的日程安排,这个过程所能利用的时间原本就很短。此次选举诉讼使新总统耽搁了实现这一转换的宝贵时间,在过渡期里的角色转换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其次,新总统从选举日当天晚上选举结果公布后就要开始筹组新政府,一般要持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其间,新总统大约要挑选、安排数千人任职,其中相当一些职位尤其是外交职位的安排必须报经参议院批准;还要拟定具体的施政方案,制定一系列行政法规,将其政策主张和对选民的承诺转化为新政府的政策。由于新总统迟迟不能出炉,为了争取时间,戈尔与小布什在选举结果尚未最后确定之时,已经于11月26日着手筹组新政府。27日,现任总统克林顿宣布成立一个称作“交换协调委员会”的机构,用来向总统竞选人阵营提供有关私人事务等方面的协调服务;白宫已下令中央情报局从12月起向两位竞选人进行有关事务的文稿演示。但是,作为弱势总统,他们在角色转换、人事安排和行政立法诸方面都将遇到来自对手党国会议员的巨大阻力,需要下大力气寻求妥协与合作。(注:《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November 23,2000.)这些问题都不是抢时间就能善加解决的。
总体说来,通过今年的美国大选可以看出,美国“民主政治”既有制度上的弊病,也有操作层面的问题,但根子还是在于制度。选举争端由口水战升级为法律诉讼的全过程从侧面表明,尽管宪法开宗明义“主权在民”并赋予每个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选举权,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多如牛毛,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公民权利尤其是选举权还远未得到保障,有时还会被忽视甚或遭剥夺;有钱、有权势者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关于民主的理念也还是一本糊涂帐。
标签:乔治·沃克·布什论文; 重新计票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美国选举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美国总统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