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闲暇阅读现状与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闲暇论文,当代大学生论文,现状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闲暇阅读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解与研究当代大学生闲暇阅读现状及走向,窥探和把握他们各方面的基本动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笔者于1997年4 月在安微师范大学作了一次专项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在校学生。共发放调查表400份,收回392份,有效率为98%。其中,文科学生184名,理科学生208名;男生257名,女生135名;一年级84名,二年级101名,三年级95名, 四年级75名,研究生37名;来自城镇的学生173名,来自农村的学生219名。通过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结合其它有关调查资料和学生中的实际状况,作一些综合分析。
1、“读书”已悄然升温
“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方法,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读书”通常是指整个学业的学习,比如,长辈嘱咐晚辈“好好读书”,就是广义上的“读书”。狭义上的“读书”主要指的是课外阅读,获取知识与消遣两者兼而有之。“读书”的冷与热总是与社会风尚的变迁紧密相关的。前段时间,全民经商潮猛烈冲击大学校园,部分大学生耐不住寂寞,也纷纷“下海”。再加上“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教授卖馅饼”等社会价值观偏移的影响,大学生怀疑知识的价值,似乎对学习漫不经心,厌学情绪浓郁,“读书”也就随之落入低谷。
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的正向变化。知识的升值,科学技术含金量的提高,文化能量的不断释放,使“读书”逐渐恢复到应有的地位,重新受到大学生的珍视。
本次专项调查显示:92.8 %的大学生平常具有闲暇阅读的习惯,49.5 %的大学生有1 /2 的闲暇时间用于阅读。 另据《中国教育报》1996年7月4日刊载张真文可知:“武汉地区9所高校调查显示, 大学生在课余最爱好的是读书看报。”又如,只要留心观察,双休日图书馆的大门一开,大学生便如同潮水般地涌入,顷刻间就把各阅览室填满了;双休日教室里的自修率也在75%左右;已是晚上十时,明亮的报刊橱窗前还围着许多学生在阅报;走进大学生宿舍,课外读物琳琅满目;《人民日报》记者张宝瑞1997年3月16日也报道, “曾一度被冷落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最近不断传来‘人满为患’的消息”。这些情景与本次调查结果综合表明,“读书无用论”已失去大学生的宠爱,大学生们的社会心理已超越了1992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狂热和浮躁,开始恢复理性和平静。“读书”已悄然升温,新的一轮读书热正在兴起。
2、“读书”尚未“文理相通”
闲暇读书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科学素养和鉴赏、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季羡林等许多大学者主张,大学生读书范围应广泛一些为好“尤其要注意文理相通”。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等世界科学大师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科学审美水平非同一般,他们做到了最好的文理相通。对此,大学生自己怎么看呢?在本次调查的“你闲暇阅读的主要范围(在给定的11个选项前标出号码以示顺序,选项不限)”一问中,文科184 名大学生回答的排序为:“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含学报)”(82.1%)、“消遣性书刊”(80.2%)、“政治经济法律类书刊”(76%)、“股票、营销、公共关系、谈判术等书刊”(53.7%)、“文学作品(含名著)”(52.5%)、“武侠、言情小说”(41.2%)、“课外英语读物”(26.4%)、“计算机应用”(19.5%)、“其它”(10%)、“科普读物”(3.5%)、 “科技期刊”(2%);理科208 名大学生回答的排序为:“ 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含学报)”(86%)、“消遣性书刊”(75.3%)、“政治经济法律类”(67.3%)、“计算机应用”(63%)、“课外英语读物”(57%)、“科普读物”(45.5%)、“科技期刊”(25%)、“文学作品(含名著)”(24.5%)、“武侠、言情小说”(21.5%)、“股票、营销、公共关系、谈判术等”(20%)、“其它”(8%)。 上述排序告诉我们,其一, 文理科学生对“与专业有关的书刊”、“ 消遣性书刊”都很看重,表明大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有时是矛盾的,一方面想通过课外阅读巩固专业,另一方面又把宝贵的时间化在纯消遣上。其二,文科学生偏重“文”,对“科普读物”“不屑一顾”,理科学生偏重“理”,对文学作品兴趣不大。其三,对外语的重视度,理科学生高于文科学生。显然,当代大学生尚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理相通”。这是目前大学教育中,文科学生缺乏科技意识,理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重要主观因素之一。
3、经典名著渐遭冷遇
经典名著指的是中国古典、现代及当代文学名著与世界文学名著。经典名著阅读通常分为文学阅读和非文学阅读。文学阅读一般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非文学阅读则大多与所学专业有关,目的是为有助于专业的学习。不管何种阅读,阅读经典名著是需要兴趣和耐心的。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阅读名著者只占30.7%,与1993年的同类调查数据(51.2%)比较,已降低20.5个百分点,这种变化是十分惊人的。《中国青年报》1997年3月30日载林新华文说, “一项对武汉地区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结果34.8%的学生‘没事做时,偶尔翻翻’,19.8%的人‘几乎不读’,‘想看,因种种原因未看’的占27.8%,在10个大学生中还找不到1人爱读名著的。”《安微青年报》1996年12月11 日载张瑞田文称,“中文系研究生没有通读过《论语》、《红楼梦》等书的大有人在,甚至研究现代文学的人连《鲁迅全集》也未通读过。”另据《解放日报》记者1997年6月3日报道,“大学生还坚持系统地阅读名著的比例为 5%”。当今也已很难见到为买名著而排长队的壮观景象了。数据与现实告示人们:经典名著渐遭冷遇,经典崇拜热已不复存在。
本次调查还要求大学生回答了“你曾阅读过表中所列的哪些名著【20本(套),选项不限】”,他们的答案是:“红岩”(6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0.4%)、“西游记”(48.1%)、“红楼梦”(39.5%)、“水浒”(38.7%)、“青春之歌”(35.5%)、“三国演义”(20.4%)、“野火春风斗古城”(19.5%)、“史记”(12.1%);“简·爱”(65%)、“茶花女”(64.3%)、“红与黑”59.8%、“安娜·卡列尼娜”(59.5%)、“牛虻”(55%)、“呼啸山庄”(43.6%)、“尤利西斯”(26.8%)、“罪与罚”(17%)、“斯巴达克思”(9.3%)、“三个火枪手”(8.4%)、 “其它名著”(18.2%)。
当问及“你阅读名著的方式”时,大学生作了如下选择:“细细品读”的占17%,“从头读到尾,但只是走马观花”的占20.4%,“只看精彩部分”的占15.6%,“随便翻翻,权当消遣”的占27.2%,“从来不看完”的占19.8%。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文学阅读者多于非文学阅读者;偏爱世界名著,对本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关心不够;阅读名著缺乏耐心,有的纯粹消遣,有的确是“装装门面”。昔日炙手可热的经典名著在当代大学生中失宠,是否预示着传统文化力的某种衰退,致使“经典回归”的浪潮又跌入低谷?是否为新的一轮“起伏跌宕”的开始,从而重新勾勒出社会文化心理变幻的轨迹?目前尚难定论。
4、政经书籍走俏大学校园
曾一度在大学校园独领风骚的武侠言情小说《秋雨散文》、《廊桥遗梦》,已被当今的政经书籍所取代。如:《科技日报》1996年11月10日刊罗未然文指出,“在南京市第三届读书节上,一批政经类图书‘浮出海面’,大学生竟成了排着长龙竞购这类‘抢手货’的首领。”本次调查也发现65%以上的大学生争相购买和传阅政经书籍。在大学生宿舍,如《邓小平文选》、《邓小平与“一国两制”》等政经类书籍随处可见。那么,他们当前最青睐哪些品类的政经书籍?调查显示:《我的父亲邓小平》排在首位,占87.1%,《邓小平与“一国两制”》名列第二,占85.8%,《中国可以说“不”》位居第三,占85.3%;其余依次为,《中美较量大写真》(82%)、《’97香港回归风云》(80.4%)、《国是论衡》(78%)、《香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76.5%)、《击败美国》(70.5%)、《20世纪纵横》(62.8%)、《当代中国大写意》(57.9%)、《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50.1%)、《台湾福祸》(41.8%)、《第四次浪潮》(22.5%)、“其它”(14.6%)。这些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喜欢政经书籍,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与96年初同类型调查所得的“大学生对政治、哲学、经济、法律方面书籍的阅读率不高”形成很大反差。仅一年多的时间,大学生的阅读走向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说明大学生的闲暇阅读始终处于动态之中。
当代大学生青睐政经书籍是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的,一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的逝世,大学生们深感极大的悲痛,他们纷纷急盼多了解邓小平的经历和学习邓小平的思想;二是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复杂化;三是关注香港的回归;四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与自身切身利益的联系;五是阅读品位的不断提高;六是受社会时尚的影响。
政经书籍走俏大学校园是件好事。大学生闲暇阅读此类书籍,对思想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都有好处。这至少表明,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们关心政治,关注国内外形势,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有一颗真诚的爱国心。
5、喜读何样的文学作品
文学从来就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忠实朋友,也是大学生寄托青春理想和美梦的芳草地。前几年的“琼瑶热”、“汪国真热”、“席绢热”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近一二年间,大学校间似乎再未出现轰动整个校园的“文学热”,显然,纯文学在降温。当今大学生在追寻什么呢?
本次调查表明:(1)当代大学生渴望文学作品贴近自己(85.5 %),原因很简单,眼下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文学作品太少,有那么一二本刻意描写大学生的,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不真实。作者包括一些影视剧的编导根本就不了解大学生,把握不住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可以说在胡编乱造。由於缺少喜读的文学作品,大学生们只好把文学作品的阅读目光投注于经典文学或通俗文学作品上。(2 )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显现个性化(57.2%)。当代大学生个性的独立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使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由趣味性追求转为具有自我投入、自我陶醉的个性化选择,他们特别在意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现实价值意义,他们不仅把文学阅读的目的归于“陶冶情操,体味人生”,而且把文学作品的主要功能放在“探索人性的真实”和“褒场高尚的伦理道德”上。由此,当代大学生钟爱有关当前社会热点的报告文学以及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尤其是大学生自身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包括纪实性视听作品),他们特别喜读《大学生》杂志,也就不难理解了。
6、当代大学生的藏书
当笔者走进当代大学生宿舍,便毫无例外地发现在每一位大学生的床头都有一书案,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书籍,当然以专业书籍及教科书居多,但引人注目的当数诸如《红楼梦》、《简爱》、《红岩》等装帧精美的中外名著。然而,随便问起书中的内容时,不少名著的拥有者却答非所问。一名大学生在尴尬之余不无羞涩地说:“其实,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阅读名著。有些是同学作为生日礼物送的,有些是自己买的,一是‘装点门面’,二是作为‘藏书’,等以后有时间再读。”
提到“藏书”,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怎样的景况?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藏书类别主要有下列几种:“专业书籍”(94.5%)、“中外辞典”(69.1%)、“工具书”(65%)、“经典名著”(35.8%)、“热门书”(24.7%)、“有价值的期刊”(10.5%)、 “专业期刊”(3.4%)。大学生的选择告知我们,“专业书籍”是自己将来“吃饭”的“家伙”,不能丢失,但也有近5%的大学生不大爱惜自己的教科书, 用完就乱丢;“中外辞典”及“工具书”都是经常要用的,不可或缺;“经典名著”一般是“闲时浏览,提高档次”,不收藏也未必不可。“热门书”有点赶时髦的迹象,全凭一时兴趣和“手头宽绰”。“专业期刊”的收藏是凤毛鳞角,只有科研型的大学生才有可能花钱订阅。仅从“专业期刊”收藏率最低这一点来看,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容器,自身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显然十分欠缺。
当问及“你每年花在藏书上的费用大约多少(正常的教学用书除外)”时,大学生的回答如下:0元的占23.1%,0—50元的占26.2%,50—100元的占33.4%,100—200元的占11%,200元以上的占6.3%。 可见,以读书为业的大学生买不起书,这已成为时下大学校园里一个普遍现象,大学生中不藏书的大有人在。这与《文汇报》记者吴学霆1997年2月16日报道的“有45%的复旦学生月购书费在20元以下, 而在华东理工大学,一个学生年购书费在50元以下的占40%”的情况基本相同:“想藏,但买不起”(62%),或“根本不值得”(21.5%),或“很忙,没有时间”(9.8%),或“能借阅,不必藏”(6.6%)。于是,新书买的不多,“藏”旧书和折价书就成了大学生的新时尚。本次调查显示,70.5%的大学生经常光顾旧书市场和折价书店。
当代大学生的藏书是个沉重的话题,这里有经济条件、价值观念、思想水平的问题,也有战略眼光的问题,更有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但愿当代大学生们能善待“藏书”。
7、高校图书馆的尴尬
高校图书馆被誉为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但实际上重视不够。据《北京青年报》1997 年1 月2 日吴名报道, “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1987年的文献收藏总量为4027万册,1996年为4175万册,9 年内仅增长了3.7%。仅以1995年为例,年进书总量只有1987年的30%左右。 ……另据1996年对北京地区80所高校图书馆的经费调查显示,年度经费占教育费用的平均值已由1990年的4.1%下降至3%。安徽某高校的图书馆有一幢8000平方米的大楼,藏书量达250万册以上, 居全国高校图书馆前30位,绝大部分图书比较陈旧。由于学校经费拮据,投入逐年递减,图书更新十分缓慢,新购图书几乎没有复本。而新书或好书在借阅者处停留周期长,书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的现状颇有怨言,这从本次调查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在“你对学校图书馆是否满意”这一问中,答“满意”的仅为10.1%,选“基本满意”的占31.2%,而择“不满意”的却有58.7%,显然,半数以上的大学生不满意。他们对图书馆“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本借不到新书”(65%),很多大学生反映,我国出版新书的速度是惊人的,不少新书深受欢迎,但图书馆很少购,同学们借不到新书。二是“很难借到专业参考书”(23.4%),在目录卡中尽管能查到书目,可就是难借到。 三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态度不好”(3.9%),图书馆工作人员态度粗暴,有时还故意刁难学生,引起学生不满。四是“座位太少”(7.7%), 图书馆的阅览场所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要,大学生常为争座位而发生不愉快的事,平添不少烦恼。
图书馆的功能是否充分发挥?本次调查结果不很乐观。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率偏低上。在一周内大学生去图书馆,“零次”的为41%,“1次”的为31.2%,“2次”的为18.3%,“2 次以上”的为9.5%,很多同学认为,“既借不到书又看不到期刊, 我去图书馆干啥?”
由于图书馆的功能在衰退,一些个体书刊经营者则“乘虚而入”,瞄准了大学生这批读者群,在校园内或周边纷纷开办“书店”、“书斋”,备置一些热门、畅销的新颖书刊。一些大学生囿于经济条件,自己买不起书,个体“书店”便成了他们的好去处。在那里,心灵似乎得到些许安慰。如此一来,难免接触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不健康的书刊,使原本纯净的大学生的闲暇阅读变得复杂浑浊起来。这种现状又使高校图书馆越发显现尴尬。看来,加大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大学生闲暇阅读条件,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