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初探论文_马芸静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初探论文_马芸静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交通运输局 067400

摘要:公路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软基处理是公路建筑工程当中的关键环节,因为软件处理技术有着极强的技术性,而且非常的复杂,所以,在实际施工当中,应该以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软件处理方法的恰当选择,只有软基处理工程和公路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相符合,才能保证公路建设质量。另外,软件处理工作落实好,能够让成本减少,缩短工期,更保证工程质量。本文针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软基处理

前言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在施工技术方面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对于道路修建后的质量还不是很理想,怎么让道路修建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是我国目前道路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在道路施工当中,软土地基是主要的问题,由于我国土地比较广阔,所以,导致软土面积也很大,对于该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道路建设好后会存有很大的隐患。如果出现地基下沉,轻则会影响交通,重则会导致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交通行车安全。所以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我们必须做好软地基的施工工作。

一、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概述

(一)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原则

在开展软基处理工作之前,需要将施工地段的勘察工作落实到位,只有对施工地段的软土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才能以具体情况进行对应处理措施的解决,特别是有的施工地段在地质上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分区来实现管理,要以各个区域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软件处理方法的实施。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以施工具体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更要对详细的软基处理需要的机械设备等资料进行整理并且准备备用。在进行软基处理时,施工管理人员应随时关注当地的天气状况,应尽量选取天气晴朗时进行施工,保障施工期间的天气状况符合施工需求。另外,软基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和操作规范、施工工艺及方法,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从而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1-2]。

(二)公路路基路面软基处理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对填筑土层的厚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填筑作业是软基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想要让填筑质量得到保障,需要有效的控制填筑土层的厚度。在填筑作业过程中,填筑厚度应该与施工工艺相符合,不然会导致多道施工工序需要返工作业,如,填筑厚度太大,会让平整及碾压作业的难度进一步的扩大化,最终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不仅耽误工期,更会让成本费用增加,让工程的整体利益降低。其次,石灰原料管理的强化。石灰是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在软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消解石灰,避免碾压作业结束后,发生雨水天气,造成石灰发生自然消解的情况,造成路基的膨胀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另外,还要对石灰的存储进行科学的管理,石灰具有易受潮的特性,因此不宜储存时间过长且储存时要注意对其进行覆盖保护,以免软基处理时用到性能降低的石灰材料,对软基处理的质量产生影响。第三,是过湿土的含水量控制。当软基处理施工遇到雨季且过湿土的含水量>30%时,会严重影响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在软基处理施工时气温较高且公路路基相对较干燥时,也不能忽视内部的含水量,对其进行翻晒粉碎后再进行回填作业,防止过湿土含水量较高对路基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二、不同部位的软基处理策略

(一)路堑处

路堑处的软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掘挖路槽内的湿土,挖出湿土后,需要将适量的生石灰加入其中,然后通过搅拌设备,将湿土和生石灰搅拌均匀,然后开展闷料作业,时间为一天左右,然后将一定比例的生石灰加入闷料当中,再次搅拌均匀并且闷料,如此作业是为了充分溶解湿土和生石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测定土壤中的含水量符合施工标准后,按照设计规范采用挖掘机对土壤进行铺撒,要保证路槽内的土壤铺撒均匀,虽然路槽内的土壤湿度已符合标准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再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并对土壤进行再次翻转搅拌以及粉碎,进一步确保路堑处的土壤符合施工设计标准。为了保证压实度要使用压路机对其进行碾压,碾压作业需要在以上所有的工序完成后再进行。

(二)路堤处

在对路堤进行填充作业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分层进行。逐层进行土壤填充,每填充一层要翻晒、粉碎、压实,且要保证每层的压实度以及碾压均匀,直到符合验收标准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部分路段较干燥且施工期间雨水较少,则土壤的含水量就会偏低,这种情况下就无需填充白灰可直接翻转碾压,需要注意的是土壤颗粒的直径要<50mm,同时要使用重型机械对其进行碾压以保证较高的压实度。

(三)含水量较高地段

对于测量路段含水量较高时,需要对此路段进行土壤晾晒,前期处理工作要对此路段进行土壤开挖晾晒,当土壤经过晾晒后含水量满足施工要求时,在施工路段将晾晒好的土壤重新填充,然后粉碎土壤使土壤的颗粒直径<50mm,方可进行后面的施工工序。如需重复以上工序则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消石灰,并对其进行粉碎搅拌使土壤和消石灰充分溶解,之后使用压路机碾压且保证压实度。所有的工序应在一天内完成,以防出现别的意外情况,例如遇到雨天时,要采取防雨保护或者抢压措施,以降低雨水对路基造成的损坏[3]。

(四)掺入石灰尚未碾压路段

在施工期间遇到阴雨天气时,一定要做好掺入石灰尚未进行碾压路段的防护措施,在进行及时抢压的同时做好覆盖保护。雨水的浇灌将会使尚未进行压实碾压的路段渗入大量的雨水,对路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覆盖防水布在雨停后要及时撤掉,及时对土壤翻晒及粉碎,如果发现雨水对路基的影响较为严重,就需要对受损的基土再次进行重新填土、搅拌、碾压等作业。

三、软基处理方法

第一,换填法。换填法是软基处理施工中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在深度为3m左右的软基处理中较为适用,换填深度会受到路基承载力的影响。此种方法的施工可以采用机械设备或人工施工方式进行土壤挖除作业,采用的换土材料一般为强度较高的砂粒或是粘性土。在填筑弹簧土或是软土时,有的施工单位还会采用石头作为填筑材料,避免出现软弹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填筑的作业,进一步提升路基的稳定性。第二,石灰浅坑法。石灰浅坑法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路基中的含水量,将渗水及时的清理干净,进一步保障路基的稳定性。此外采用石灰浅坑法时可以在坑内加入一些石灰,防止出现弹簧土地。第三,排水砂垫层。排水垫层指的是在软基顶层设置一个排水层,以保证软基的渗水可以及时有效的排出,提升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随着填土施工的逐步推进,路基的负载量逐渐加大,导致软基的渗水因固结作用日益增多,而排水垫层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此问题。第四,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最先出现的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刚一出现就受到了道路建设业的广泛关注。这种技术是使用水泥与泥土搅拌,水泥起到固化剂的作用,使土地坚固达到固化低级的作用。使用这种技术来加固地基,可以达到国家标准。

结束语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工作。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做好每一项的监管工作。技术方面事先一定要做好沟通,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尤其是在类似于软土这样的土质上建设道路时,一定要做好地基的加固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建设中的突破性技术也要做好充分的交流工作,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加快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洪浩.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关于软基处理的浅析[J].大科技,2017(9)::1-79.

[2]朱玉涛,王勇.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浅析[J].公路建设与交通环境,2016(11):4001-4321.

[3]郭伟.关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过程中的软基处理分析[J].工程论坛,2017(4):178-231.

论文作者:马芸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策略初探论文_马芸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