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环境行为群体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12所高校的调研数据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高校论文,效应论文,群体论文,实证研究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类的环境行为的研究备受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其国民的日常行为表现出来。“环境行为”是影响环境品质或环境保护的行为。大学生群体作为人类社会的行为主体,一方面是未来社会的决策者、建设者和创造者,是人类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大学生有着特殊的主客观条件,导致其从众心理倾向较强,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大学生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群体效应比较明显。那么,大学生的群体效应与其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目前,通过对此研究领域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环境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通过观察大学生个体在群体效应中的相互影响,围绕提高其环境教学质量的目标,笔者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群体效应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作用,并提出如何利用大学生群体效应影响其行为矫正的具体建议,从而为我国高校提高大学生环境行为教育质量和改善大学生日常环境行为表现等提供探索性的理论支持。
2.概念界定。环境行为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被提出后,至今仍没有明确而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环境行为”的见解,比如Kollmuss和Agyeman(2002)指出,环境行为是一种被个体所采用的有意识的努力去最小化他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并且建设环境的行为。谭千保等人(2002)认为,环境行为是行为主体对环境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包括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积极行为和破坏、污染环境的消极行为。张兴莲等人(2004)认为,在人们具有环境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必须采取行动,参与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这种行动就叫环境行为。笔者认为,环境行为是指面对不同环境情景时人们所表现出的环境保护行为。
本文所研究的环境行为主体为在校大学生,他们是一个经常集中在一起活动、学习、交流、传播信息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群组合体,并且遵守着共同的学校纪律和大学生行为规范,在情感上相互融合、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互为启迪。大学生特殊的主客观条件,导致其从众心理倾向较强,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群体效应”比较明显。而且,本文的“群体效应”是指大学生个体由于群体的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3.文献综述。环境行为强调个人主动参与、付诸行动来解决或防范生态环境问题。目前,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环境行为和环境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
综合分析现有文献,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大多数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资源回收[1]和能源消费[2]等领域的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了环境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公民的环境教育以及环境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Hungerford[3]和Tomera[4]基于环境教育学的研究视角提出了环境素养模型(Environmental Literacy Model)。Hines等学者应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整合了128篇有关环境行为的研究文献,提出了“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Smith Sebasto和Ayre S.将环境行为归为六类:公民行为、教育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物理行为及劝说行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开发了问卷来测量大学生的环境行为[5]。国内学者对此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环境教育研究[6]和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单位完成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香港学者Chan关于居民垃圾管理和绿色采购等特定环境行为的研究[7];台湾学者郑时宜通过考查学生和环保分子等特定公众群体的环境行为探讨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问题[8]。关于群体效应的研究,国内学者彭何芬、孟雁等人探讨了群体动力论在教学中的应用[9][10];童建福、沈锐强分析了大学生群体行为的若干现实表象,从特征着手围绕情感内化、从众态势和行为过激等方面,深入探析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11];李昱星则分析了学生从众心理的教学效应[12]。姚建银通过对从众心理影响下的大学生行为分析,就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明辨了大学生的从众行为,为大学生行为提供正确的行为导向,树立正确价值取向[13]。
然而,这些关于大学生环境行为的研究很少与群体效应联系起来共同分析大学生的行为机理,而且对大学生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多数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其缺陷在于不能区别因素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无法定量评估因素作用的大小,也不能计算变量的测量误差。而笔者所采用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尝试利用该方法来探讨群体效应对大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
二、实证研究
1.研究数据。为了探索大学生环境行为的群体效应,对辽宁省12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问卷的设计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学者专家咨询两种方法,还与高校的教师和辅导员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在设计问题上尽量涵盖了国内外文献提及的环境因素。由于大学生样本比较大且分散、调研数据难于获取,为了保证不失一般性、提高回收率和有效率,我们联系各校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亲自给学生发放问卷,并进行讲解,统一收集问卷。
问卷调查时间为2010年3-5月,采取非随机抽样的判断抽样方式发放问卷25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2473份,问卷回收率大约为99%,问卷中包括13项大学生环境行为倾向和2项群体效应的问项语句,作为研究的可测变量。调查问卷的选项均采用5进制李克特量表(five-point likert scale)测量。经过信度分析发现,15个可测变量的样本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602,说明样本变量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2.模型构建的思路。为了解释大学生环境行为的群体效应,将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根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或经验,如按照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或行为科学的既有理论设定潜变量;然后,提出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理论假设;最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已搜集的实际数据检验相关模型假设,并进行模型估计和解释。
3.潜变量设定。结构方程模型主要研究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潜变量的设定是模型建立的基础[14]。潜变量的设定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研究对象的既有理论或经验设定潜变量;一种是通过因子分析从数据中提炼出潜变量。在本文中,潜变量的选取方式按照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或行为科学的既有理论设定,也就是按照第一种方法设定潜变量。
研究大学生环境行为与群体效应的关系,根据理论经验知环境行为包括正面环境行为(保护环境的行为)和负面环境行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两方面,因此,共选取3个潜变量,分别是正面环境行为、负面环境行为和群体效应。潜变量是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所以根据调查问卷的选项设定了代表潜变量的可测变量,如表1所示。
4.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艾森(Ajzen)提出了经典的计划行为论,预测个人对某行为所感受到周围的规范压力越大,个人采取该行为的倾向越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归属感是人成长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生活在群体中,必然希望能与他人关系融洽,不喜欢被群体视为越轨者,因此人总是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杨宝泉等人认为,大学生群体具有严格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在不断得到认可后会形成一种力量和心理尺度,成为大学生对自己和周围的人进行行为判断的标准,以此来调整群体中各种关系和规范个人的行为。基于上述研究理论,笔者构建了环境行为与群体效应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见图1)并做出了如下研究假设:H1——大学生的群体效应对正面环境行为有正的影响;H2——大学生的群体效应对负面环境行为有正的影响。
图1 大学生环境行为群体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
5.结果分析。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的路径系数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得知,大学生的群体效应无论对正面环境行为还是负面环境行为都是负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259和-1.519,并且路径系数在99%(***)的置信度下与零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群体效应对抑制负面的环境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能通过群体效应促进正面的环境行为。环境行为对每个问卷中的可测变量选项的系数都是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的,说明参数估计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各变量间的关系,本文给出了大学生环境行为与群体效应结构方程模型路径系数图,如图2所示。另外,对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与可测变量之间进行了效应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负面环境行为对群体效应的总效应为-1.519,表明群体效应对抑制负面的环境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正面环境行为对群体效应的总效应却为-1.259,表明大学生的群体效应不能促进正面的环境行为,这与我们的假设相反。这说明理论与现实总有差距,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群体效应来促进大学生采取正面的环境行为。因此,在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中应该特别强调利用积极的群体效应培养大学生的正面环境行为,环境教育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不破坏”的层面,而应该向“改善环境”的行为方式转变,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整个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环境质量。
因此,就如何发挥大学生群体效应来改善其环境行为提出以下三点具体建议:
首先,要树立大学生群体典型,诱导积极群体效应。学生干部在群体中有较高的威望,他们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被普通个体模仿和接受,从而发展成为群体的行为模式。因此,在群体价值观形成的初期,我们首先要加强先进“点”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环境教育和管理,还要通过公开场合、公开形式表扬先进人物的环保事例,对积极向上的环境价值观念、环境行为方式给予肯定,使大学生群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个体从众有正确环境行为的参照物。
其次,通过组织集体环保活动,增强群体内部凝聚力。群体活动是个体向群体展示自我的有利途径,每个人都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因此,在集体环保活动中,个体会尽量展现自己优良的品格,积极发挥自己对环保的力量。这样通过集体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可以使各成员加深对环保意识的了解,增强群体内部人员对环保的信心和责任心。
最后,应该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群体效应吸引力。群体的规模、构成、规范都影响着个体从众行为发生的强度。学校有关组织部门可适当地成立多种规模的群体,通过各种环境行为活动吸引个人的参与。比如大到一次全校的活动,小到院系、班级或宿舍内的环保活动,通过这种群体效应的发挥来吸引大家对正面环境行为的参与,从而达到环保目的。
(致谢:本次问卷调查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舰艇学院、大连交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部分师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合作,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