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儿科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李迅

90例儿科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李迅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市 163714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实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同时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等来降低儿科工作中的护理风险。结果: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高,患儿家长反应强烈。以院内意外伤害、用药错误为主提高了护士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儿科护理纠纷。结论:规范护理工作者工作制度,从服务流程改进、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识别和评估护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和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程序和重点,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目标,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及效果评价,从而为患儿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理风险;护理管理

Study on 90 cases of pediatric nursing risk and safety management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s,and to discuss the many hidden factor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occurrence of pediatric nursing risk. Methods:through implementing pediatric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improving nurses' professional skills,and improving regulations and management systems to reduce the risk of nursing in pediatric work.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ediatric nursing risk was high,and the parents had a strong reac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nursing disputes in paediatrics,the nursing quality of nurses was improved by accidental injury and medication error in the hospital. Conclusion:standardized nursing workers work system,improvement,from the servic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other links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ursing service in the safety factor,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procedure and key point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nursing safety,formulate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to prevent the target,strengthen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effect evaluation the nursing service so as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a safe and practical,timely and efficient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paediatric nursing;nursing risk;nursing management

儿科病区收治对象是一组特殊的人群,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婴幼儿,患儿年龄小,自我能力差,缺乏危险意识和防护意识,患儿大多自我表达能力弱,加之病情常变化不定,症状常不典型,致使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增加,又因在治疗中用药的特殊性较强,合作性又较差,因此,儿科病房风险加大,护士责任加重。儿科病房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属于高风险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护理纠纷、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1.儿科护理主要风险环节及发生原因

1.1仪器设备因素

如使用远红外抢救台时未设定合适温度或感温探头未贴紧皮肤,会造成患儿烫伤;蓝光箱、暖箱内没有温湿度表及护士未按时巡视,也会给患儿造成不良后果(如湿度过高或过低、温度不符合要求等)。输液架坠落、液体外渗等。常由于患儿在输液及治疗时难以保持安静、躁动不安、四处走动所致。患儿将温度表咬碎、折断,水银、玻璃屑进入口腔、直肠等。

1.2人员及管理方面因素

儿科护士没有编制,所以也无法满足的床护要求,尤其是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病房的床位在不断的增加,门急诊输液的人数也呈上升的趋势,所以护士时常处在超负荷的状态,每一年都会出现新的忽视,这样也不利于管理。多数护士未经过大医院的锻炼,临床工作经验缺乏,有些站点一个护士在上班,既要兼顾科室的消杀、门诊收费、药房发药、测快速血糖、抽血等工作,又要做代注患者的治疗及病情观察,难免出现病情观察及巡视不到位等情况。潜在风险如下: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危重及脱水患儿未能及时补液和抢救用药而延误抢救;侵入性操作如鼻饲、吸痰、留置导尿管等护理操作不熟练等;氧气吸入观察不细致,氧流量与医嘱不符,患儿烦躁造成氧气管脱落等。

1.3患者及社会因素

住院儿童及门诊患者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存在,社会将责任推向医院,家长对医疗高技术、高风险不解,他们认为到医院就好像进了保险箱。医学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特别是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愈后等,往往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住院时问长、经济花费多的情况,产而治疗过中护士又是直接执行者,从而把矛盾转嫁给护士。

2.护理防范的安全对策

2.1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意识

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必须认清当前形势,除了提升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操作技能外,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强化专科知识及业务技能培训,儿科护理工作技术细致、繁琐,难度较大,涉及面广,是医疗高风险区域,因此针对常见不安全因素制定专科风险防范预案,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

2.2规范护理安全工作

对临床儿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提供相应的措施,如护理人员及时告知家长相关的风险因素:磕伤、跌倒、走失等,提高日常防范意识。建立科室护士的护理监控体系,对其护理流程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监控,同时不断强化使其牢记,增强执行的自觉性,消除有章不循和执行不力的现象,使护理风险管理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有秩序地进行。

2.3加强与家长沟通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告知患儿做的检查和治疗护理措施,当有重大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家长,与家长一道树立理性的风险意识。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病室及走廊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床档加固,以防患儿坠床。叮嘱家长勿让患儿玩手机、电脑,减少声、光及电子污染。给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利于康复。

3.讨论

儿科护理工作具有繁琐、责任重、难度大、风险高等特点,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护理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消除各种风险因素,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德凤.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9):225-225.

[2]邱巧玲,李丽红.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241-242.

[3]李美英.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61-362.

论文作者:李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90例儿科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_李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