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博志愿服务看大学生德性的建构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性论文,志愿服务论文,世博论文,过程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0)21-0009-06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个人内心品德的培养和塑造,即德性的培养。德性并非先天的禀赋,而是形成于后天的化性过程。[1]人的存在总要经历一个化天性为德性的过程,德性使人由自然意义上的存在成为社会的存在,并进而提升为道德的主体。德性的建构包括理论教化与实践教化两方面,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都会经历平稳、冲突和统一这样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潜在德性自我”、“自在德性自我”和“自为德性自我”三个状态。[2]志愿服务是一种道德实践,是塑造、培养、建构德性的实践教化过程。通过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大学生由知其善走向行其善,很好地完成了德性的建构过程。我们通过对大学生世博志愿服务的实证研究,探讨世博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德性建构过程的促进作用。
我们共进行了两次实证研究。在世博志愿服务之前,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2010年6月,我们首先在上海某高校世博志愿者中依专业和年级抽样发放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398份,有效率为97%。同时,我们又依专业和年级抽样选择20名志愿者进行个案访谈。
在完成世博志愿服务之后,就世博志愿服务收获等主题采取开放提问的问卷方式展开实证研究,共设计了以下五方面的问题:(1)通过做世博志愿者,你有什么收获?(2)世博志愿者的经历中,让你最难忘的是什么事(或人)?什么事(或人)让你最感动?什么事(或人)最让你激动或兴奋?什么事(或人)对你影响较大?(3)在做世博志愿者的时候,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比如,受到委屈、责难、非议,生病或者疲惫,等等)?你是如何应对的?靠什么信念坚持的?(4)你对世博志愿服务有什么建议(包括管理及激励等方面)?(5)如果让你再继续做下去,你愿意做吗?为什么?如果让你再做一轮,你将怎么做?2010年7月,我们从上述已完成世博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中依专业和年级抽样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0份,有效率为96%。同时,我们又对参与志愿服务前已接受过访谈的20名志愿者围绕上述五个问题进行了再次回访。基于上述问卷及访谈资料,本文尝试就世博志愿服务对个体德性建构过程的促进作用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一、潜在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认知过程
1.为善动机是潜在德性的体现
道德规范是外在规定性,德性是内在品质表现。个体德性的建构过程,也就是对道德规范的认同过程。认同是一个关系概念,又是一个实践概念。从实践的层面讲,认同强调的是“认”的过程。认同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在主体客体化及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不断感知对象、认识对象,逐渐将对象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并外化为行为,实现从他律到自律再到自由的发展过程。
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阶段是潜在德性阶段,是他律阶段,也是“待认同”的阶段。个体首先要认知规范、接受规范,方能认同规范。知之才能信之并行之,认同的过程一般而言是从认知经过情感、意志,最后到达行为。因此,认知可以认为是认同的逻辑起点。此时的认知是一种感性认识,它是对事物表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还不能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个体处于潜在德性自我阶段,现实的情境与社会所要求的价值意义对主体德性与德行的制约并没有进入现实层面,而仅在主体的意念之中存在,人们有对善的认知,却很难有趋善的定向和为善的冲动,为善的行为也成为偶尔的行为活动,人们对成为具有真实德性的人仅停留于理想状态,并没有践履为行为,人性向善便成为预期和预设。[3]但是,正因为具有这种人性向善的预期,使个体为善具有了可能性。
这种人性向善的预期可以表现为为善的动机,即个体主观意愿要帮助他人,要为社会作奉献,同时也要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的内涵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里的“进步”,既包括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包括个人的发展进步。因此,个体的为善动机也应包括社会与个人两方面。马克思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某种角度讲,个人发展的为善动机在今天更具社会动员力量。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大学生参与世博志愿服务的动机大致可概括为利己与利他两大方面。根据对每项动机题目持“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两者合计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如下(取前十位):(1)“参与志愿服务使我能够在团队中获得归属感”,90.4%;(2)“参与志愿服务可以使生活更丰富多彩,丰富人生阅历”,86.2%;(3)“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85.8%;(4)“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85.1%;(5)“参与志愿服务可以使生活充实,人生更有意义”,84.3%;(6)“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增进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感”,82.1%;(7)“参与志愿服务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81.6%;(8)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帮助他人排忧解难”,77.5%;(9)“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扩大社交圈”,75.3%;(10)“参与志愿服务可以让我学以致用,回报社会”,75.0%。
在上述动机赞同度排序中,第1、2、3、5、6、9项表现出当代大学生促进自身进步、提升人生境界的迫切愿望;第4、7、8、10项属于利他的奉献动机,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敢于担当的崇高志向。可见,大学生的为善动机还是很强烈的,这为大学生的德性建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为善动机的激发因素
探寻为善动机的激发因素,可以为我们有效开展德性培育提供操作思路。从世博志愿服务来看,为善动机的激发因素包括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方面。
外部因素主要是楷模的力量。访谈中有志愿者谈道:“我姐姐是在北京上大学的,她报名参加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放假回家以后她就给我描述她的经历和感受,使我羡慕不已。于是我对志愿服务非常憧憬,心里下了决心,一定要来上海读大学,一定要报名做世博会志愿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身边熟悉、亲近人物的鲜活榜样,其示范效应远远胜过我们课堂上干巴巴的抽象说教!
内部因素,一是作为东道主的自豪感。有志愿者谈道:“世博会是百年一遇、举世瞩目的盛会,我们应该尽这份责任。”“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是展示中国综合国力、上海城市形象的舞台,作为上海人、大学生,我能够亲身经历世博、服务世博,感到很自豪。我们能见证这样一种历史性的时刻很有意义。”这样的自豪感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是激发动机的内在力量。二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初步认识。“做志愿者不是为了钱、为了名,而是觉得这件事本身有意义,它可以让世界更美好。”这样一种初步认识更多的是学校理论教化的结果,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去践履社会的规范要求。
二、自在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
个体对道德规范的内化阶段是自在德性阶段,也是自律阶段。认同,强调的是“认”的过程。个体认识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然后通过内化,又自觉服从这种他律性的约束,达到自律的境界。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社会学家涂尔干最早提出“内化”概念,他认为社会本身具有超越于个人意识之上而独立存在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通过内化过程,植根于个人意识之中。“道德是一个命令的体系,而个人良心只不过是这些集体命令内化的结果。”[4]涂尔干认为,内化是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观转化为个体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的基本过程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当然,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性,这种规范的认同过程具有反复性。此时,主体的知、情、意已由第一阶段的平稳期进入现实冲突期,只有经过知、情、意的互动作用,个体才能最终走向自为德性阶段。
1.身份认同过程
世博志愿者的身份认同过程,其与众不同之处首先是通过对志愿者服装的认同,继而延伸至对志愿服务岗位职责的认同以及对志愿者角色的认同。
世博志愿者的“小白菜”服装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绿白相间的志愿者服装,远看活脱脱一棵棵绿叶白茎、青翠欲滴的新鲜小白菜。由此,“小白菜”就成为世博志愿者的代名词。“我是小白菜”,这种昵称,既充满群体的归属感,又亲切贴切,形相似、神相通。有志愿者回忆道:“有一次,一个游客突然问我:‘请问你是小白菜吗?’我说:‘您好,我是的。请问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助你吗?’那位游客说道:‘没事,我就是想确认一下,你是否就是小白菜’。”“在我第二天做志愿者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由她妈妈带着来参观。她大概只有十来岁左右,一进园区就指着我说:‘哦,小白菜,小白菜。’那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小白菜,我当时就特别有自豪感。”
认同的成功构建,经历了从外表着装到内心体认的确认过程。“如果要问穿上‘小白菜’衣服是什么感受?那就是很光荣、很自豪。不管是否挂有工作证件,只要你穿着它们,在园区不管是去买东西还是在休息都会有游客向你寻求帮助,这使我随时随地可以为人们服务。我认为,发挥自身价值帮助别人,这种感觉是很好的。以前一直是自己接受别人的帮助,现在我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别人,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很自豪的。”
“小白菜”的装备受追捧,有人欲高价收购,但“小白菜”们毅然回绝了。“不卖”是一种境界!“当我们穿上这一身衣服,就有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这是由外而内、发自内心的觉悟。一旦个体对规范普遍认同,就会自觉去调整自身的行为。“小白菜”们气宇轩昂地宣称:“我们不白也不菜。”“不白”是因为“小白菜”们都被骄阳晒成了褐色的“梅干菜”,这是外表的变化;“不菜”是宣告“小白菜”们都变成了问不倒的“优质白菜”,这是内涵的提升。
正是得益于“小白菜”的这身装束,大学生对自己的志愿者身份形成了快速的认同,这为大学生的德性建构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2.情感体验过程
情感体验对于大学生的德性建构起到了催化作用。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因为:第一,体验使道德教育与受教育者发生实际的情感关联,使受教育者经历感动;第二,体验使道德教育的存在形态与价值形态取得一致;第三,体验可恢复道德教育实践过程的道德性;第四,体验使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发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第五,体验有助于受教育者融通生存实践中的关系,达成一定的道德境界;第六,体验中可生成新的道德,达成新的道德境界。[5]
世博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次千载难逢的人生体验,这里既有作为志愿服务者的角色体验,也有置身世博会现场,面对热浪、人海的情境体验。在这里,志愿者们品尝到了五味杂陈的情感体验。
正向情感体验。这是指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受到的各种积极的情感感受,如对祖国的自豪感。一名志愿者说:“令人感动的事情,就是有一次一位四五十岁的阿姨见到我,拉着我的手对我激动地说:‘这就是中国馆嘛,中国馆就是和其他的馆不一样,红色的外观是多么的喜庆,中国真的是繁荣强盛了。’她激动的话语感染了我,我也油然而生一种特别的自豪感。”再如,受人尊重的情感。“其实自己做好了,是会得到别人赞赏的。我记得曾经有一位母亲指着我对她的孩子说,你看姐姐多优秀。当时我真的很开心,自信心完全树立起来了。”“记得我敲完章有个小女孩对我说了句:‘姐姐辛苦了。’这句话让我感动了好一会儿。”“一个阿姨带着自己的孩子,流着泪对我说:‘你能帮帮我吗?我的照相机丢了。’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相机应该是蛮贵重的东西,我带他们去了援助中心。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十几分钟以后,阿姨带着孩子特地走到我面前对我说:‘相机找到了,谢谢你,你真好。’我当时就想哭,我不过做了一件很小的事,但在她看来我却如此值得她感谢,我很感动。”正向情感体验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对于大学生的德性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负向情感体验。世博志愿者之所以被戏称“小白菜”,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契合了我们传统观念中对“小白菜”的认识,那就是,忍辱负重、吃苦耐劳、起早贪黑、不厌其烦,能吃苦,能受委屈。总之,“小白菜”是“受气包”。
在世博志愿服务期间,“小白菜”们十分辛苦,还时不时到处受气,饱受委屈、误解、无端指责等。有志愿者写道:“因为我们是在中国馆9米电梯口服务,需要催促游客加快脚步,还需要劝导滞留的游客尽快上楼,所以往往会造成游客的不理解,个别游客甚至态度比较蛮横。”“记得服务期间,有个游客就质问我,为什么进了园区却拿不到地图。我给她指明了地图的领取地点以后,她还大声抱怨说,为什么把地图放那么远,你们是怎么考虑的,让人走来走去!当时我就憋屈得直想哭。”对于这样的受气事件,“小白菜”们感觉很受伤。
体验是个体道德成长的助推剂。生活是复杂多样的,只有经历了各种道德冲突的情境,尤其是各种负向情感的体验,个体才能快速成熟、成长,才能积极应对冲突,提高选择能力,提升道德境界。志愿者们由最初的不适应、想不通,到慢慢学会了忍,学会了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是何等重要的道德成长!“遭到游客的抱怨和被游客误解时,想想他们也不容易,还好不容易拿到预约券,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想想这些就好了。”“在世博服务期间,会遭遇一些游客的不理解,我渐渐学会了克制自己,耐心解释,换位思考,尽量体谅游客的难处。记得在上海馆负责盖章的时候,由于拒绝某些游客在硬质扇子上盖章的要求,个别情绪激动的游客还说要投诉我。我哭笑不得,只能尽量好言相劝。”“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沟通时,我发现微笑是几近万能的。如果微笑面对游客的不理解与抱怨,游客也会配合很多。”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6]以生命的体验、意义的获得为标志的道德教育,注定难以完全用科学的逻辑、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和实现。回到生活的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发现自我,提升道德境界。
3.意志锻炼过程
意志主要表现为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坚持精神。个体只有依靠坚强的意志,才能保证德性自我的不断提升。在世博志愿服务中,大学生们遭遇到了各种困难的考验。有志愿者这样写道:“平时总是娇生惯养的,对于太阳暴晒和长时站立是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有时还要被游客抱怨说为什么人这么多,为什么中国馆的票发得那么少,等等,半个月下来整个身心都得到了高强度的磨炼。”“志愿者都会经过兴奋期-适应期-疲惫期-不舍期。在疲惫期,总会产生想放弃的想法,这对毅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是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面对种种困难,绝大多数志愿者坚持了下来,他们主要依靠的是坚定信念的支撑。有志愿者这样描述道:“南广场的工作量非常大,骄阳似火,又或是狂风暴雨,而且面对游客的问题没有间歇。所谓的能让自己坚持下去的信念,或许是南广场所有兄弟姐妹将我们的志愿精神凝聚在了‘坚持’两个字上。也正是因为众多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和陪伴,让我能够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也有的志愿者坦言,之所以能坚持,主要靠的是榜样的作用。“我们组里有一个研一的学生,感冒发烧头疼,嗓子也嘶哑了,但他坚持不离岗,这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染我,所以我也咬牙坚持到底。”
三、自为德性阶段:道德规范的外化过程
个体对道德规范的外化阶段是自为德性阶段,也是自由阶段。道德规范认同的落脚点是要使知行统一,即个体既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观念,又外化为行为。通过信念的中介,个体可以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从而从自律走向自由。自由是主体在对必然性认识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化的结果,自由以行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为特征。此时,个体对于道德规范的认同既不是一种异己的约束力量,也不是自己内在意志约束的准绳,而是个体内在深刻的道德需要。进入这一阶段后,主体的知、情、意经过前一阶段的冲突后最终达到了统一。
1.奉献是一种快乐
“奉献是一种快乐”,这是世博志愿者日的主题词,也是自为德性的最好体现。此时,奉献的规范对于个体而言已不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内心切实的道德需求,是理性的自觉;并且,个体在奉献的同时还伴有快乐的感觉。这是一种最美妙的人生境界!
奉献真是一种快乐吗?如何理解快乐?亚里士多德指出,个人最终目标是对幸福的求取。德性是使我们能获得幸福的内在品质。德谟克利特将责任与快乐联系起来,将快乐宣布为人的行为标准。我们说,快乐包括感官快乐与理性快乐两种,奉献所获得的快乐主要是理性和精神上的快乐,是理性的升华、精神的愉悦,这是一种真实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境界,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也是道德上的自由境界。累并快乐着,辛苦却很幸福,这些都是上述境界的真实表达。
有志愿者这样写道:“这十四天的生活很充实,虽然是重复劳动,但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辛苦和快乐。在游客的护照上盖章、为迷失的游客指路、回答游客稀奇古怪的问题、对误入出口的游客进行导引等,志愿者的工作很有意义,帮助了很多人,让我感觉很开心。”“我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份价值,我发现了帮助人的乐趣,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今天是一棵‘小白菜’,明天是一棵‘大白菜’,让更多人获得自己的帮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内心的充实才是最大的快乐!”“当满头是汗的孩子仰头喊叔叔,要我告诉他公交车坐到哪站时,心里被幸福感笼罩着;当拎着大包小包的阿姨问,小弟,附近哪些场馆比较好看时,心里被自豪感充斥着;当迷途中的老人喊着‘小白菜’,问我回家最近的路怎么走时,心里被信任感包围着。”这里表达的是被需要的快乐。
“我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了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这种感受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当因为站了太久,很想回去坐一会儿的时候,游客对你说‘谢谢你’、‘你们辛苦了’、‘你们真是不容易’等,听到了这些话,我就觉得我还能再坚持一会儿,因为我的辛苦是值得的。”这是被理解的快乐。
“作为志愿者,我们被别人信赖着、理解着、支持着、鼓励着、感动着,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融洽,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也希望能把我自己的感受传递给更多的人。”奉献带来了人际关系的融洽、社会的和谐,带来了温馨幸福的美好生活。
2.精神成长是德性的建构结果
世博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促进了他们的精神成长。这种精神成长包括价值观的确认、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热爱等。
“原来帮助别人真的可以获得很大的快乐和自我的满足,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听到游人的感谢,觉得自己志愿者做得很有价值,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了体现。现在再去看一些伟人说过的话,如,人的价值不在于从社会索取了多少,而在于自己对这个社会、对身边的人奉献了多少,我现在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志愿服务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对待别人,那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每天看到游客比我们志愿者还要早到,在烈日或是风雨下辛苦地排队;中午也只能啃着自己带的面包和食物,但却依旧激情不减,这让我非常感动。想想自己做志愿服务虽然也辛苦,但饿了可以吃食堂免费的饭,累了可以在休息室睡觉,来回还可以有车接送,比起游客来,我们真算是很舒服了。这么想着,我便会很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游客,即使有些游客心情不好,说话的语气也比较生硬,我依旧会热诚地对待他们。”“多想想游客的不易,设身处地,也许你就会知道他们最想得到的解释是什么——不是装聋作哑的‘置之不理’,也不是不关痛痒的‘不着边际’,更不是简单粗暴的‘以暴制怨’。他们想得到的仅仅是合理、公平的解释而已!用诚恳的态度给他们解释疑惑,让他们觉得公平,如此而已。世博志愿服务期间,几次劝导的深刻体会让我感触良多:人们有很多的淳朴之心,在持有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我们不卑不亢,用诚意给予合理解释,很多时候我们能收获足够的谅解。”
“我们离开自己岗位的那天下午,很多男生都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南广场凝视了很久,至少有半小时,真的很怀念这段难忘的志愿者生活。”“志愿者工作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岗位,心里真的想再把这个岗站下去。很多女生都流泪了。这一天经历的点点滴滴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如果让我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志愿者工作我是非常愿意的。校内留言上大家都表示,做志愿者是挺让人难忘的,大家都对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充满了感情,非常留恋,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志愿者岗位。”
德性的力量就是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从义务的“必须”转变成责任的“应当”。志愿者们自觉将“爱心、耐心、细心、恒心、责任心”贯穿到自己的行动中,转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在自为德性阶段,志愿服务已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
世博志愿服务在让“90后”大学生迅速成长的同时,也加速了他们德性建构的过程,使原先可能要很多年才能完成的过程在经过两周志愿服务后初步得以实现。世博志愿服务让大学生德性建构从可能到现实,从应然到实然。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当代志愿精神研究”(项目编号:DEA100219)的研究成果,得到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平台”资助;课题组成员:陈海青、曾琰、周琦、张典琛、万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