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维分析论文_马晓飞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维分析论文_马晓飞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610041)

摘要:随着电网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随之产生,建设和使用对我国电网有重要影响。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有效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电网的稳定运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变电站设备特点,重点介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以及运维管理,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效率的提高和方法的改进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更好的发展我国电力事业。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和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所用电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国家电网发展的同时,电网运行的方式也复杂多变。

一、智能变电站设备特点

变电站的发展主要为集中式、分散式、集中分散式、数字化和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是以光电和电子互感器的数据采集方式代替传统的测控装置和保护单元的输入,新技术的互联网通信和高速光缆代替了传统电网中的电绳,最后信息共享和集成中的智能化测控单元代替了传统的测控装置。

智能变电器的主要特征是:在电网信息的采集和应用方面采取同步的标准。具体表现为设备、系统分层、信息、信息网络、信息采集和设备检修等优化和管理,其中智能化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互感器、断路器等。智能变电器采用了不同先进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都具有多种特点和优势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互感器优势。智能变电器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即 ECT/PT,此互感器能够提高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输的精密度,可以解决传统变电器出现的系统问题。

(2)高纤电缆的施工优势。智能变电器采用高速光纤进行数据的传输,高纤电缆的施工简便、易于铺设、成本低,能够简化电网变电站的布线问题。

(3)数据模型的协议转换优势。智能变电器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有统一的协议标准,即为 IEC61850 标准,这就避免不同厂家生产的变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不相匹配和协议转换的问题。

(4)信息采集数字化采样信息共享。智能变电器作为智能化的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数字化能够实现信息全站共享,可以提高设备的准确度,有效降低了设备在检修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消耗问题。

二、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维方式对比

在传统的变电站中,一台继电保护设备的退出,通常只需操作此套设备所在保护屏上对应的出口硬压板,就可以断开此套设备与站内其他继电保护设备。由于每个出口的硬压板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操作时也没有按照顺序,这类操作从地点上是固定的,从时间上的操作顺序是无序的。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检修机制的作用,一台继电保护设备的退出可能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会发生变化。例如线路合并单元的退出,由于合并单元是模拟量的采集设备,因此与保护装置等公用设备都存在逻辑联系。运维人员在退出合并单元前,需要考虑保护装置与相关的继电保护设备的操作。在智能变电站保护屏上除检修压板外已 不另设硬压板,因此对保护装置等公用设备的操作,从空间上也随着安装地点而变化。在投入该线路合并单元检修压板前,必须在保护装置中退出该设备元件,否则可能造成保护装置损坏,从时间上也随着操作设备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变电站。在日常的运维中,如果运维人员将传统变电站的运维习惯用在智能变电站中,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电网事故,会对人身和设备造成伤害。分析电网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模式,探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方式。

三、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

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作用是保证电网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也是电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在继电保护方面的优势在于,智能变电站在基础功能上能够顺利进行,可以改进变电器继电保护各设备间交换信息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今常用的智能变电器一般采用智能电子互感器和断路器等,能够实现高速光纤电缆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同时也达到电网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具有以下特点:

(1)传统的输入保护装置中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被数字代替。考虑到间隔数据要求的保护装置与不同间隔传输数据能够达到同步性。由于不确定或者差距较大,就无法满足保护装置的要求。

(2)在相同设备使用的前提下,传统变电器的继电保护一般采用跳闸式,而智能变电器的继电保护系统采用 GOOSE网络系统,此系统的特点是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达智能设备的终端后才跳闸,这样不仅增强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还能使变电器的继电保护具有安全性。

(3)智能变电器的继电保护中的合并单元,主要是进行检验工作,一般检验电压和电流信号的传输的准确性和通顺性。智能变电器的继电保护智能终端部位的检验工作,主要是看是否准确对设备控制、数据传输、报文保护等工作做出相应处理。

四、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和管理

(1)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框架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框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调度部门的管理,另一方面为变电运维人员的管理。调度部分主要负责智能变电站的监控、调度,变电运维人员主要管理智能变电站以及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检测到发射台的发射信号,信号传至调度台,调控人员分析发现的信号,并且结合变电器运行的方式和响应的继电保护策略,发出调度指令进行操作。智能型的电气设备构成了智能变电站,每个智能变电站都具有一个智能处理核心。处理核心接收调度指令,将调度指令进行分解,进行同步的操作,等到调度确认信息后,操作将被直接执行,指令执行完毕后,执行指令所产生的结果会返回给调度。每个指令、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都会自动记录在处理核的数据库中。

(2)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模式

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包括智能变电站的状态巡视和智能变电站的状态检修两个方面。智能变电站的状态巡视,是根据变电站内各设备的综合情况进行评分的,并且根据评分结果来确定变电站的巡视周期,制定相对应的巡视策略。能够将日常巡视和特殊巡视的有机结合使各站巡视时间分配合理,保证变电站巡视周期和巡视次数的合理性,在节约时间和资源的基础上,能够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智能变电站的状态巡视更多的依赖先进的技术和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智能变电站的状态检修能够降低变电站的停电检修。智能变电站一般采用线监测装置进行状态检修。将传统的预防性、故障性检修变为预知性,预防性检修不仅可以减少变电器设备的停电问题,还可以保证变电器设备的稳定运行。智能变电器的状态检修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状态检修是对设备整体进行维护和检修,第二类状态检修是对部分设备进行维护试验,第三类状态检修是常规的维护检查试验,第四类状态检修最为简单,只需要进行带电测试和外观检查。

结束语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建立更是得到大力推广。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的特点和优势,其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点和运行维护也在不断发展,在未来电力行业的应用中占有主要地位,能为我国和社会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运维人员根据继电保护设备的配置变化,随时调整运维方式,编制运维规范,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陆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J].电气技术,2014.15(10):137-138.

[2] 高中德,舒治淮,王德林,等.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培训教材[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15(22):37-38.

[3] 楚开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实用技术[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25(30):121-122.

[4] 付阳.智能变电器继电保护的新特点及其运维管理[J]安徽电力,2013.16(11):13-14.

[5] 韩卫恒.智能变电器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J].山西电力,2016.15(21):46-47.

论文作者:马晓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维分析论文_马晓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