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就业机会_拉动增长论文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就业机会_拉动增长论文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就业机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机会论文,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的战略先导,劳动就业是全社会最为关切、影响发展和安定的敏感问题,它们是首都社会经济的两大战略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究竟会增加还是减少劳动就业,这是进行决策、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前都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一、模型方法

各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结构各有特点,又由于它们在产业链上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在社会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因此使它们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仅用定性分析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揭示各部门在产业链上的关系。这里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描述产业链上部门间关系最有效的工具——投入产出技术作为定量分析手段。为清晰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就业的作用,编制了北京市1995年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投入产出表,将高新技术产业单独作为投入产出表的一个产业类别,使其与其他产业区别开来。根据有关规定和北京市的实际,将高新技术产业分为12个部门,传统产业分为33个部门,共45个部门。为描述各部门发展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在投入产出表的下方增加一个劳动力占用矩阵。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如表1所示。

二、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就业作用的分析

1.模型参数比较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产业及部门对不同层次劳动力的直接需求、完全需求、乘数等重要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劳动力需求上,高新技术产业的乘数最高、辐射力最强、拉动力最大, 它对劳动力的1个直接需求能够拉动全社会4.86个劳动力需求,比传统制造业高23.77%,比第三产业高35.66%。从劳动力需求的辐射范围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第三产业具有不同特征。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制造业、第三产业以及它本身的拉动作用较均衡,其亿元产值的完全需求系数依次为1085.28、1334.66和1215.14; 传统制造业对本产业劳动力需求的拉动作用最大,完全需求系数为2460.65,占总量的53.85%,对第三产业的拉动力稍低于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力最低,完全需求系数仅为166.29;而第三产业的辐射范围最小,仅对本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有较大的拉动力,完全需求系数为3090.77,占总量的67.92%,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力最小,仅为155.39。显然,在劳动力需求上,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辐射力强,且辐射范围广。

从部门分析的结果(表2)看,在制造业31个部门中,有14 个部门的乘数高于平均水平(4.0307),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各占7 个。

表1

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投入产出表模块划分示意图

(包括劳动力投入)

中间使用

产出 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投入

1 2 … n[,1] 小计 1 2 … n[,2] 小计 计

高1

新2

X[11] X[12]

技…

(n[1]×n[1]) (n[1]×n[2])

术 n[,1]

小计

中业

产传1

品统2

X[21] X[22]

产…

(n[2]×n[1]) (n[2]×n[2])

业 n[,2]

小计

合计

劳动报酬

G[1] G[2]

增税金 (3×n[1]) (3×n[2])

加利润

值 合计

总 投 入

(X[1])[T] (X[2])[T]

1

劳 2 D[1] D[2]

动 … (k×n[1]) (k×n[2]) D[Σ]

力 k

合 计 D[,1][1]D[,2] ΣD[1] D[,1][2]D[,2] ΣD[2] ΣD

[1]…D[,n1][1]

[2]…D[,n2][2]

最终

产出 产

投入 使用

高1

新2Y[1] X[1]

技…

术 n[,1]

小计

中业

产传1

品统2Y[2] X[2]

产…

业 n[,2]

小计

合计

劳动报酬

增税金

加利润

值 合计

总 投 入

ΣX

1

劳 2

动 …

力 k

合 计

2.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就业的作用分析

(1)技术进步直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 高新技术产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先进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它以强大的动力推动着技术进步;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新的生产部门的出现, 使生产领域扩大,为劳动就业提供了新的岗位和机会;

(3)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提出了新的需求, 刺激了传统制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就业,有效地扩大了传统产业的产品、服务市场,使其不断扩大规模,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 )高新技术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的服务领域不断延伸、手段不断更新,从业人员迅速增加;

(5)由于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需要发展生产、 扩大服务,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要求,这是拉动劳动就业的重要源泉。

表21995年北京市各产业部门亿元产值劳动力需求系数表

部门 编码

直接需求系数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 G01

591.6904

计算机软件业 G02

416.5455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G03

275.6097

通信及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 G04

466.5629

生物制品及医药制造业 G05

920.5495

新型金属材料制造业G06 1124.1358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 G07 1744.4723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业 G08

897.6852

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业G09 1370.5371

新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制造业 G10 1220.2398

高效节能产品与环保设备制造业 G11 1805.4631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G12

936.8453

农业 T01

3987.723

煤炭采选业T02 4901.965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T03

金属矿采选业 T04 1566.6595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T05 2363.4463

食品制造业T06

658.8742

纺织业T07 1554.1123

缝纫及皮革制品业 T08 1776.7023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T09 1631.8117

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T10 1628.7073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T11

685.8658

石油加工业T12

342.6638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T13 3515.2244

化学工业 T14 1026.3947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T15 1925.5121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T16

709.8082

金属制品业T17

1831.293

机械工业 T18 1721.374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T19

811.449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T20 1880.4949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T21

740.8378

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业 T22 1570.8198

机械设备修理业T23 1344.8378

其他工业 T24 2125.5885

建筑业T25 1409.8058

货运邮电业T26 1014.0861

商业 T27 2488.9883

饮食业T28 1790.0852

旅客运输业T29

1751.225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T30 1633.8412

文教卫生科研事业 T31 2089.3721

金融保险业T32

131.3979

行政机关 T33 2790.3264

部门 间接需求系数

完全需求系数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3303.2495 3894.9398

计算机软件业2210.1446

2626.69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3123.5283 3399.1381

通信及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3250.1021 3716.665

生物制品及医药制造业4014.5275 4935.077

新型金属材料制造业 2900.4294 4024.565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3487.7139 5232.1861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业3226.4731 4124.1582

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业 3272.3873 4642.9244

新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制造业3267.6155 4487.8553

高效节能产品与环保设备制造业 3274.9805 5080.4437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2970.7646 3907.6099

农业 2449.3894 6437.1124

煤炭采选业

1432.7965 6334.761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金属矿采选业 2885.1482 4451.8077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

3585.629

5949.0753

食品制造业

4260.5307 4919.4048

纺织业

3372.199

4926.3113

缝纫及皮革制品业 3861.229

5637.9313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3356.9412 4988.753

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 3322.2603 4950.9676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 2658.3443 3344.2101

石油加工业

1902.6991 2245.3629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4151.1016 7666.326

化学工业 3473.6546 4500.0492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383.1486 5308.6608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11.5414 4021.3496

金属制品业 3083.8155 4915.1085

机械工业3191.1099 4912.484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492.6791 4304.128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13.3285 5093.823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213.0612 3953.8991

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业 3348.7374 4919.5572

机械设备修理业 3552.6052 4897.443

其他工业3506.2133 5631.8018

建筑业 3258.9242

4668.73

货运邮电业 3767.7838 4781.8698

商业1250.426

3739.4142

饮食业 3527.5952 5317.6804

旅客运输业 3124.0756 4875.3006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3173.0804 4806.9216

文教卫生科研事业3185.0694 5274.4415

金融保险业 3387.0293 3518.4272

行政机关3478.1942 6268.5206

部门 劳动力乘数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 6.582733

计算机软件业 6.305891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

12.333156

通信及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7.966054

生物制品及医药制造业5.361012

新型金属材料制造业 3.580141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业2.999295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业4.594215

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业 3.387668

新型仪器仪表及监控系统制造业3.677847

高效节能产品与环保设备制造业2.813928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4.171030

农业1.614233

煤炭采选业 1.29229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金属矿采选业2.841592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 2.517119

食品制造业 7.466380

纺织业 3.169855

缝纫及皮革制品业3.173256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3.057187

造纸及文教用品制造业3.039814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4.875896

石油加工业 6.552670

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2.180892

化学工业4.384326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57012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665403

金属制品业 2.683955

机械工业2.85381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30424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08768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5.337064

仪器仪表及其他计量器具制造业3.131841

机械设备修理业 3.641661

其他工业2.649526

建筑业 3.311612

货运邮电业 4.715448

商业1.502383

饮食业 2.970630

旅客运输业 2.783937

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2.942098

文教卫生科研事业2.524415

金融保险业 26.776886

行政机关2.246519

综上所述,对于劳动就业来说,高新技术产业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因推动技术进步而减少就业机会,又因其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总的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增加失业的担忧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三、几点结论与认识

1.必须特别重视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市场的边界已超越国界、地域的今天,即使是国内市场也已不单纯是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因此,要着眼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市场,认真研究国际前沿动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在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体制上有所创新。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含量、功能、档次作为选择标准。重点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2.应将电子元器件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加大投入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决定着电子计算机、通信及广播电视制造、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部门的发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元器件是劳动力乘数最高的部门,它对劳动就业的拉动是其他部门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如此关键的部门,应加大投入、重点发展,使其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应十分重视高新农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而困扰发展的难题之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为此,应十分重视高新农业的发展,有计划地建设若干高新农业示范基地,创建高新农业模式,带动多种经营和规模经营的发展,使传统的农业、养殖业转向农、工、商多业共同发展之路,促使农村劳动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稳定农村劳动力,并吸引部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分流,以缓解城市的压力。同时,达到尽快启动农村市场的目的。

4.高效节能与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应取得突破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高效节能与环保设备制造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产业又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薄弱环节。环保、节能已成为社会经济问题的焦点之一,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必须集中力量,取得突破。

5.要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

从人才的作用来说,高新技术产业也可以称之为高技术人才产业。有了人才,才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未来,所以要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一方面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视人才为发展之根本;另一方面要提倡多种形式办学,加强对下岗和在岗者的培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劳动者培训机制,这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争夺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6.要把劳动就业率作为重要的效益指标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就业率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息息相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产业结构调整时,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的高低作出判断,应统筹规划、优化结构,充分研究该结构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和产业的拉动能力,既保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又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1999年1月

标签:;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就业机会_拉动增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