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高新区青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江苏省江阴市 21441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管理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在城乡的建设和统筹规划中应用3S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分析了3S技术在城乡规划管理中具体的应用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3S技术;地理信息;城乡规划
前言
3S技术作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在地理信息的规划上有着突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目前来看,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与城乡的联系还不够密切。而3S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规划具体的流程得到完善,同时更加突出规划的主体,充分的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上的优势。
1 3S技术与城乡规划的概述
1.1 3S技术的规划应用范围概述
城乡规划包含了城乡分区规划和区域规划等内容,3S技术能够实现这些规划协调融合,并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1数据管理与现状调查
在进行城乡规划时,需要大量的收集系统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归纳和整理预算出规划的经济成本。利用3S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作为分析现状的依据,能够提升城乡规划的效率,减少预算中出现的误差。
1.1.2 更新基础地理信息
掌握基础地理信息是构建城乡建设地形图的先决条件,通过3S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和更新,能够为城乡建设地形图提供更大的比例尺,方便城乡的规划和管理。
1.1.3 经济分析
房屋拆迁量是随意性评价规划方案的重要指标之一,3S技术可用于房屋拆迁量的经济分析。
1.1.4 执法监察
城市规划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执法监察,执法监察需要通过现场勘察的方式来进行辅助规划,利用GPS、RS技术能够将勘察结果及时反馈到监察内容中。
1.1.5 交通分析
交通分析主要包含交通流量的分析和交通环境的分析,要想做好交通分析工作,首先要对城市交通进行模拟和调查,应用3S技术对交通流量即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交通信息。
1.1.6 城乡规划信息系统
城乡规划信息系统是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部分,对城乡的管理和规划起到领导和保护作用。利用3S技术构建一个地理信息的集成平台,能够对信息进行最直接的筛选、归纳和分析[1]。
1.2 3S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必要性
在城乡的规划管理中,3S技术可以看作是一项地理空间技术,在地理信息的采集、规划要素的有序排列,提升规划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统筹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各要素时,3S技术能够对所需数据进行基础的整理和分析,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加强各个要素间的联系。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前期,首先要通过对空间格局的规划来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3S技术的应用能够精确的掌握空间格局的基础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加强区域范围的规划,还能够使格局内部要素的发展方向和演化特征更加明显,使空间格局的规划更加切实可行。
2 3S技术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GPS、RS和GIS的基础应用
2.1.1 GPS的特点及应用
GPS技术具有实时性、高精度、多功能等特点。其一,利用GPS技术可以进行静态测量,在测图的规划和控制上能够做出最精准的判断;其二,GPS技术可以和RS技术实现完美结合,通过RTK技术对控点进行有效测量;其三,GPS能够最快速、最准确的掌握地理信息,并及时将有效信息用于地形图的绘制和测量。
2.2.2 RS的特点及应用
RS技术侧重于信息的采集与提取,具有探测范围广、制图效率高等特点。PS技术可以做到在距离测定目标很远距离,完全不接触目标的情况下进行测算,通过直接、可靠的高精确度遥感图像,为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各项数据的采集和更新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包括:其一,制作DOM、DEM、DLC、DLG产品,利用这些技术对土豆的信息进行监控,实时掌握土地的现状;其三,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根据相关的材料和信息,了解水质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其四,找出各项数据在不同时态中的具体特征,确保城乡规划更加全面的开展,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规律。
2.2.3 GIS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GIS技术侧重与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应用,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计算机系统的支持。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其中包括信息的输入、归类、测算、输出等多个环节[2]。GIS利用自身分析性强大的特点,结合城市化模型构建对规划空间进行分析,得出最直观的数据,来帮助规划决策的完成。同时,GIS技术还能辅助规划形成三维立体模型,从而使城乡规划管理更具动态性。
3 3S集成的应用研究
3.1 数据获取及管理
将GP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能够方便掌握最新的地理信息。通过对地理信息的分析,可以清晰的绘制出调查底图和规划地形图。同时,依靠二者相结合的遥感解析技术,能够更加直观的解析出丰富的信息内容,使信息的组合具有更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利用GIS技术,可以将各个种类的信息统一规划,其中包括的社会、人文、商业等信息都可以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将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的整合与管理,能够增强数据的使用效率,帮助更快捷的挖掘出数据之间的潜在联系,减少了规划管理过程中繁琐步骤,从而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规划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规划的成本。
3.2 规划编制及设计
3.2.1 踏勘及调查
将GI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能够为区域规划制定准最优的踏勘路线,并通过初步测算明确规划重点,减少踏勘工作的任务量的同时,增加了踏勘的准确率。除此之外,GPS技术、RS技术及GIS技术的结合,能够依托手持终端实现精确定位,方便了影像的采集和信息的收集,使调查手段趋于多样化。
3.2.2 分析及设计
GIS技术在应用于环境空间时还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如各种基础数据的调查、分析、测算和整理等。利用这些功能可以使各类编制的条件和方案更加明确,进而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辅助。
空间现状评价:在研究城乡空间发展时,要在掌握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心,离散度等因素做出评估。利用空间分析工具,对土地、交通、公共设施等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形态分析:空间分析工具还可以对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地形要素进行分析,即结合DEM技术,分析地形中的地势、流域、坡度等地理因素。
人口社会预测:在掌握地理信息的基础上,想要进一步了解社会信息,可以利用GIS模型对人口信息、经济信息以及热点信息进行预测,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信息资料[3]。
资源配置分析:在资源配置时,首先要对资源进行选址。在地址确定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对该地址进行进一步配置和规划。规划完成后,利用出行OD了解交通便利情况、建筑光照时长、视像和景观等具体情况。
统计分析与计算:GID技术能够依照空间信息提供的各项指标,自动采集空间分析所用到的要素,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计算,对规划作出调整。
3.2.3 成果展示
GIS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能够精准的模拟城乡建设要求的各种视图,并用三维场景将其展现出来。从这点上来看,3S技术丰富了城乡规划管理成果的展示模式。
结论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复杂的城乡地形和区域环境对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上文,3S技术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并且逐渐完善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案。相信随着3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势必会为城乡规划管理带来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宏志,黄欢欢,徐新良,等.基于3S技术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监测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浙江嘉善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7,37(04):563-572.
[2]覃永晖,吴晓,王晶.新时期“3S”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82-83.
[3]杜会石,刘奇鑫,孙艳楠,等.基于3S技术的公主岭市城乡居民区发展变化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03):149-151.
论文作者:王筱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技术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地理信息论文; 城乡论文; 数据论文; 信息论文; 空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