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整合是当务之急_科学教育论文

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整合是当务之急_科学教育论文

基础教育亟须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人文论文,科学论文,亟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养,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社会公益事业。理想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正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

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生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我们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地球,在于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子孙;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在于我们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就目前的基础教育而言,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理想的教育方向。功利性的教育观仍然主导着学校的教育,淡化着学校教育对人文素养的关注。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倾向。在新的世纪里,学校究竟应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为民族为人类的进步服务,这是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时代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学校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直接受制于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学校对人施加的教育也不同。

(一)社会的进步要求从知识教育上升到素质教育

在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尚不发达,受教育的人很少。教育所传授的基本是人类所积累的人文知识,培养为官之人。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一方面,工业化的大生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个人没有技术便很难在社会上谋生。这两方面的需要推动了教育的大众化,学校开始成为科学知识(主要是职业技能)传授的重要机构,学校的功能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的生产者和劳动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电脑技术的产生,使人类步入了新技术革命时代。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还减轻了人们在脑力劳动中的负担。在认识自然方面,宏观上人们的视线已达到银河外星系,微观上已深入到原子中的基本粒子。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新技术不断问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以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学校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步入了一个以智力资源占有和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教育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与过去时代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质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以,21世纪的学校应以开发学生智慧和精神资源为使命,实施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通的基础平台。

(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亟须学校加强人文教育

从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过渡到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直至发展到把两种知识的传授上升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文教育是一种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以人为中心,它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人文知识的核心是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哲理。人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教育是教会人如何做人。

科学教育是一种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教育。科学教育以物为中心,它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科学知识的核心是物质世界的规律和大自然奥妙。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会人们对周围的物质世界的变化作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教会人们如何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教会人们如何做事。(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教会人们如何做人)。

应该明确,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知识传授、科学知识传授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关注的是精神和素质的培养;后者注重的则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趋社会化,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指导并提供研究动力;人文社会科学也日趋自然化,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迫切需要借鉴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手段不断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科学发展成为人文研究的基础,人文精神又是对科学研究的升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成为现代大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兴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是最生动的例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正如人的左右腿,协调配合才能健步如飞。因此,科学和人文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个人的发展,其关系不仅是不可分也不应分,而且两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科学教人求真求实,人文教人求善求美;科学为人文奠定基础,人文为科学引导方向;科学要以人为本,人文要合乎科学;只有科学和人文比翼齐飞,物质和精神才能共同富裕,人类才能向着和谐的最高境界顺利迈进。

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播是社会进步,也是教育的进步。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仍片面地强调科学知识的作用,而忽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就会使学校教育背离时代发展的方向。在我国,由于“三大差别”的存在,教育一直被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或途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既反映了人们受教育的目的,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重视。在科学技术威力越来越大的当今时代,在人们的观念里,科学知识较之人文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谋求好的职业。因此,在这种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仍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始终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学校教育中的文理分科、重理轻文、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严重失衡,或者说是文化知识传播与人的素养培养的严重失衡,已经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片面崇拜,对人文知识的轻视,甚至对人文素养的轻视。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社会对于教育功利性的追逐,以及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弱化,很可能造成人的畸形发展。

21世纪是科技空前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为科学技术要靠人来掌握和运用,人既可以用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改造自然,建设现代文明,实现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制造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甚至发动侵略战争,造成人类和环境的灾难。所以,科学技术是不能用国家、地域、阶级、民族来界定的。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完全取决于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人的素质。尤其是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低下,人则可能囿于纯科学技术的范畴,不计其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人文素质较高的人,则会把科学技术的运用纳入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轨道中。50多年前,美国投向日本的原子弹已经敲响了滥用科技的警钟。时至今日,人类制造的核武器、生化武器可以炸毁成千上万个地球、灭绝或摧残无数个生灵。人类在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取得进展的同时,不得不担心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美国国防部曾设想,2010年将发生信息大战。电脑黑客将捣毁美国各个重要部门的信息中枢系统,造成整个社会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的混乱,特别是造成作战系统、交通系统的瘫痪,人们将陷入无助的恐慌之中。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掌握着高科技、但却缺少人性、缺少正确的行为价值判断能力的人是很可能造成这样的灾难的。清华大学学生伤熊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所以说,片面地崇拜科学技术,很可能导致人的精神空虚、感情冷酷,导致人成为只追求物质利益或感官刺激的“高等动物”。

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样也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替代所有的教育,更不能取代人文教育的作用。科学知识的教育虽然能够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毕竟只是一种培养人力的教育,而不是提升人性的教育。要提高人性,使人具有完美的心灵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还需要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懂得人生价值的教育。科学教育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教会人们学会了怎样做事,而人文教育在完善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灵魂的过程中教会人们该做什么事,不该作什么事。科学技术越进步,物质文明越发展,就越应重视人文教育,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高尚人文素养的培养。反之,片面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不但不能通过科学技术本身来解决,还将使人类失去精神支柱,使人类文明陷入危机,社会将遭到极大的破坏,人类将尝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惨重后果。没有科技进步,人类将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坠入社会灭亡的深渊。

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是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深刻反思后提出的人类的新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把发展理解为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之间的持续、整体、协调、平衡的运动过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人类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特别是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人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社会和自然的良性运行和发展。所以,在学校中加强人文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保护人类仅有的一个地球的需要。

二、在基础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教育的本体价值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21世纪,培养具有高度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人,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前提。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这“四个统一”是对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它既体现了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又强调了人文教育的重要。应该说,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灵魂。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渗透的教育。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现,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与传统的教育观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教育观是就教育论教育;而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则跳出了传统的学校教育范畴,把学校教育的功能扩展至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包括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

传统的学校教育观,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价值。在对个体的认识和培养上,个体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对个体的价值认识基本停留在机械的、固定的“镙丝钉”水平上,也就是强调个体的受动性和服从性。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教育重视共性上的统一要求,忽视个性的培养;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地位;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信息反馈;重知识的承继与复制,轻学生的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致使培养的人只能成为一种缺少生命活力的“教育产品”而不能成为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人。

由于传统教育是知识本位、“目中无人”的教育,其压抑人性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从学前教育开始,就要求孩子对教师的绝对服从,不许孩子随便说话、随便玩耍;到了中小学更要求步调一致,甚至不允许学生喜怒哀乐情绪的正常流露。如学校带领学生参观展览馆,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对所见所闻常常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之声。老师却认为学生大声喧哗违反了纪律,给予禁止或训斥。他们没有想到,这种对情感的压制实质上就是对人性(正常的感情和理性)的压制,这种压制会严重阻碍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人的情感冷漠,影响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曾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的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育的一大缺陷,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讲,教师对于学生某些特殊行为的宽容和理解,是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情感健康发展的尊重、关怀和帮助,有利于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对学生一定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

可以说,一个缺少个性的人,必然缺少主见,缺乏责任感,缺少质疑精神,缺乏竞争意识,更缺少独创精神;一个情感压抑的人,也不会有对人生、对事业、对真理追求的激情。列宁曾经说,没有情感,就永远没有,也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个性和情感在人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一个人的动力系统和导向装置,只有每一个学生个性、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所以,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改变关门办学、重智轻德、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人的发展的现状,学校才能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得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都能沿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行。

(二)在新课改中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课程(教学科目)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必须通过课程得以实现。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从课程功能来看,新的课程功能改变了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与课程功能相呼应的课程结构亦改变了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了综合实践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就在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的课程结构淡化了学科界限,强调了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显而易见,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体落实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课程功能和课程结构反映到课程标准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设计课程;第二,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第三,在课程要求上,既结合知识点设置了具体的结果性目标,又结合学科特点明确提出一系列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对教学过程、教材编写和学生学习质量和评估明确了具体要求。

由此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突出体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强调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21世纪所需要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毫无疑问,新课改的实施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举措。

学校实施新课改,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是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组织精神,渗入到学校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到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二是活化课程。包括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再设计、再创造;对校本课程的挖掘与建设。在学科之间、活动之间、社会实践中加强文理渗透和知识的整合,开设人文和科学教育的选修课、活动课,构建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的校园文化。

三是拓展社会实践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一个亮点,它是一门非学科领域的、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与学生的直接经验、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课程。学校应广泛开拓社会实践领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探索视野和研究视野,创设使学生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整合和运用的空间与时间,使学生通过实践,学会交往与协作,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乃至关心未来、关心后人和超越追逐个人物质利益的局限性的深厚情怀,进而形成现代人所应具有的人类共存亡,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等人文素质。

四是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是先导,教育方式是载体。要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育方式的改革体现在把教学过程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过程变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过程。对教学而言,交往与互动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合作意义的建构,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意味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对学生而言,交往与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竞争、协作,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挑战心和冒险精神。使他们的聪明才智、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掘。

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活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即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已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升。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新机遇开放的人。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使学生既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懂得“为何而生”的社会哲理,而且还掌握系统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具备“何以为生”的技能。这种人不仅能领会“为什么而活着”的人生意义,同时还掌握了怎样活下去的才能。既会做事,还会做人。这是21世纪应该给予学生的教育。

标签:;  ;  ;  ;  ;  ;  ;  ;  

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整合是当务之急_科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