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红 四川省德阳市黄河路小学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的到来,学校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对待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得出正确的答案,对社会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得知,现在小学大多数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集中思维,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了解的知识点和基础都可以满足教学的目标,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提起学生对于数学教学的兴趣,因此,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乐于求异;鼓励独创;多种形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09-01
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做出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意在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仅供同行业的其他工作人员参考。
一、在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结合课堂的实际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一些相似的情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学生的看法和态度,对其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数学教学和学习都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作为基础,数学教学说到底就是思维教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对于一道题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可以养成学生的求异意识,帮助他们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方式,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最便捷的解题方法是最终的目标,既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两者在数学教学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变通,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做出改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变通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标志。在解题时,要摆脱自己习惯性的思维,不断的进行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才可以获得更加完美的解题方法,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获得一种解题方法后,会形成一个解题习惯,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他们培养变通的能力和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解答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和多角度,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变通方法,将一到问题可以引出多道问题,比如在解答应用题时,原来提的内容是,李师傅做了一批零件,九天做了这批零件的1/3,剩下的工作可以用几天完成?学生借助平常的解题思路,都会由公式来进行解答,在应用发散思维的解决方法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根据该题的意思和涉及的知识点,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比如,完成这批零件一共需要多少天?所剩零件占所有工作的百分之几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自己的思维,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变通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的发散思维,又锻炼了自己反应的灵敏力,一举多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鼓励独创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以至于在面对同一道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式和各种新颖的想法,这是每个人思维方式的表现,虽然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心理和智力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在思维独特的体现上也可以表现出来,当学生提出自己新颖的看法以后,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询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思考?然后给予正确和客观的评论,同时鼓励他们求同存异的独特想法,表扬他们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同时肯定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在解答应用题时,该应用题的内容是一个玩具厂生产了一批玩具,按照原定的计划,每天生产30件,两天可以完成任务,但是实际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所有的任务,提问实际每天比原来的计划多生产了多少件玩具?一般来说,按照常规的解题思路都是先求出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然后,将两者得出的数据相减得到最终的结果,而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却说只需要用30÷2就可以了,他的理由是这一天的任务要在一天内完成,就需要多做15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得知,该学生省略了分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针对该学生的思路做出表扬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思维,往往可能会超出常规的习惯和想法,但是却简便了自己的解题过程。
四、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一些特点,设计出符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借助时代发展的潮流改善课堂中的枯燥乏味,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能力,达到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1.一题多变。在课堂中解答任何数学题时,都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点,构建一个关于本题的知识框架,加强和巩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印象,通过问题的转变,也可以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结构,比如有一批零件甲单独完成需要八个小时,乙单独完成需要四个小时,丙单独完成需要三个小时,如果三个人共同做,则需要几个小时可以完成,在解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问题分解成几个相似的问题,第一,甲丙共同完成该工作,则需要几个小时?第二个问题,甲乙先合作两个小时,再由丙单独做一个小时,是否能完成这批零件的所有工作等一些相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些题的基础构造和所要考察的知识点,还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一图多问.在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同一问题和统同一图形时,要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来观察和思考,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结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自己班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升自己教学的质量是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之文.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J]. 学周刊B版,2014,(12).
[2]张群. 小学数学中逆向思维训练浅析[J]. 中外交流,2018,(16).
[3]王琳.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J]. 学周刊,2015,(35).
论文作者:谢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思维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