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论文_耿国营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论文_耿国营

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河东区 300171

摘要:海绵城市的理念体现了城市建设观念的改变。对于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人员而言,也需要进行有效转变。同时,这种改变不但可以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中,还表现在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树木类型的选择、景观用水设计等,这些都是园林绿化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园林绿化;应用与推广

1导言

在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问题日渐突出。在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城市管网建设改造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考虑雨水渗透和综合利用,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资源,那么既缓解城市内涝,又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调节气候,从而改善城市环境。

2加强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原则

2.1 注重生态优先

修复水生态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首要前提。要严格实施蓝线控制,保护、恢复和扩大原有的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开展河湖水系整治,充分利用自然的排水系统,实现积存、渗透、净化的自然性,因地制宜地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通过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海绵城市理念推广及应用的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建设,让城市建设在环境的现有基础上“顺势而为”,从而让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做好引领规划

“海绵城市”建设是针对城市水的问题而产生的,但要想实现有效的径流控制需要从形成雨水汇流的源头着手。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就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既要协调各部门以及各专业规划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系,又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层级。做好相应的规划引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海绵”技术的推广应用效率。

3海绵城市理念与园林绿化工程之间的联系

构建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就是结合优质的给排水系统,要求给排水系统在日常中将自然水储存下来,结合自然力量进行排水,在需要的时候将储存的水量释放,以此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工作注重的是,将自然环境融入到城市建设工作中。现阶段,因为城市注重经济发展,导致水循环系统在不断被损坏,依据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可以设定全面的水循环系统,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工程的另一观点。结合园林绿地和植物等特点,可以将现代化城市建设变成海绵城市,如在森林、湿地等区域降低积水的情况。由于绿地可以像海绵一样自动调整水资源,因此,在实际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实施,促使其拓展海绵城市的功能,增加调节温度、湿度等性能。

4海绵城市与园林规划建设

应用园林绿化建设的方式推动海绵城市的形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做好海绵城市的规划工作。园林规划设计者要参与海绵城市的负荷预测工作,这是应用风景园林建设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着眼点。

4.2 模拟自然水流过程建设园林绿地,运用自然渗透肌理令绿地建设能迅速地吸收并释放水资源。

4.3 强化关键区域的规划,城市区域排水系统与主要河流、湿地、园林绿化景观连接起来,沿河伸展绿色带状空间,让绿色空间与冲击沉淀物紧密结合,发挥绿地和绿色植物的海绵功能。

4.4 保护地形。在所有的绿地规划设计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不能随意搞大挖大填,移山填海。保护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其实就是保护自然的海绵体,是海绵城市的题中应有之意。

4.5 适当改造地形。我们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也可以从降峰减流的角度,在地形的低洼处尽量保留和改造一些小尺度的水塘、旱塘、旱溪,搞一些小型的拦水坝,增加降雨时的雨水汇集与滞留。过于平坦的地上建设公园,也可以适当挖湖堆山,增加公园的水体面积。水体更不应随意地硬底化,阻塞补充地下水的通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漏水也是自然过程!

5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主要应用措施

5.1 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适用的区域较广、施工方便,其具有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但易堵塞,寒冷地区有被冻融破坏的风险。按照面层材料透水铺装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透水铺装需满足以下要求:(1)对于路基强度和稳定性有潜在风险,透水铺装可选择半透水铺装结构。(2)在透水铺装的透水基层内设置排水管或排水板,来铺设透水能力差的土地。(3)如有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透水铺装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 600 m m,并应设置排水层。主材以透水砖为主,设置中间高、两侧低的坡度,便于排水,并在与周围绿地相接的部分铺设植草沟,种植生态、野趣、耐水湿的植物,在丰富景观面的同时体现了海绵城市中“渗”“蓄” “排”等技术。

5.2 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也可称为种植屋面、屋顶绿化,其适用于符合屋顶荷载、防水等条件的平屋顶建筑或屋顶坡度≤15°的坡建筑。其可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同时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但对屋顶荷载、防水、坡度、空间条件等有严格要求。项目中设计的管理用房、厕所、驿站全部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用不同的植物来表现它的魅力,植物配置也很好,如紫薇藤、野玫瑰、紫色画眉草、垂花葱和线叶金鸡菊等。绿色屋顶能保留总雨水的 75%,植物形成的保护毯比防水膜防水能力更有效,由于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所以绿色屋顶有助于净化空气。同时,绿色屋顶对使用者和观赏者都具有视觉审美的乐趣。

5.3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主要建在园林绿地的低洼区域,并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其不但可把水分补充到地下,而且还可降低暴雨地表径流引起的洪峰。在绿地分布时,建设雨水花园,使绿地高程低于周围地面一定的高程以利于周边雨水径流的汇入。雨水花园透水性能良好,建设成本与常规绿地相近,可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环境。雨水花园可以临时蓄积雨水,遇到暴雨的时候,即使一时来不及渗透,也可以积蓄近10cm 雨水,然后慢慢渗入地下。雨水花园区域以耐水湿的植被为主。

5.4 生态植草沟

植草沟—— — 海绵城市中“排” “渗”。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植草沟应满足以下要求:(1)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2)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 1∶3,纵坡不应大于 4°。纵坡较大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3)植草沟最大流速应小于 0.8 m /s,曼宁系数宜为 0.2~0.3。(4)转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控制在 100~200 m m。沿一级园路两侧设置植草沟,通过植草沟将雨水汇入周边水体或排入市政管网。草沟宽 1m,深 0.5m,部分地区植草沟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部分地区直接代替雨水管渠。生态植草沟不仅有治理污染的功能,在搭配植物后,本身也具有景观性,可以带给人特定的景观视觉感受。

6结语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有效发展,社会、人口构成和数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农村人口逐渐涌入城市,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但城市区域的基础建设工作却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求。同时,现代化道路建设促使路面偏向于硬质化,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加大了城市发展的风险,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黄丽江.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3):197-199.

[2]王倩.市政园林设计工作中海绵城市理念得到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198.

[3]孙丹阳.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7(08):169.

[4]胡思涵.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共建筑绿化设计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6.

论文作者:耿国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论文_耿国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