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中的应用论文_柯鹏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中的应用论文_柯鹏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黄石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配网调控班 湖北省 435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量的需求不断扩大,对配网的运行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如果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将导致长时间大范围停电情况发生,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升级电网技术成为我国电力工作的重点。目前,在电网运行中运用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有利于提高配网运行效率,避免故障发生,已达到广泛应用。

关键字: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网运行;应用

1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内容及主要功能分析

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有着诸多的内容,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其中包含着配电网电压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票专家系统等等。在配变自动化这一内容上,就能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以及监控等,能够和配调通信以及远方终端FTU相连,在数据的转发功能方面也能有效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自动制图的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这一内容能实现故障的保修管理以及设备和用电的管理等功能。在馈线自动化的内容方面,馈线故障主要能发挥自动隔离以及恢复供电的作用,实现无功控制的功能。用电管理自动化的内容方面,对客户信息以及电量计费等相关的功能能有效实现。配电网运行和管理功能,运行计划模拟和优化功能,运行分析和维护管理功能,用户负荷监控和故障报修功能等都是比较基础性的功能。

2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模式分析

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之前,首先便需要对其模式加以了解。总结起来,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模式主要包括:(1)分布智能模式;(2)集中智能模式。下面就对这两大模式加以分析:

2.1分布智能模式

在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建设中,采用分布智能模式,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快速重构、对故障的快速判断与处理。在配网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时,配网的智能开关会自动对故障进行分析判断,在开关中监测到的故障信息不会发送到电网主站中,配网会自动将故障隔离,实现配网的自动化管理。在采用分布智能模式的配网中,各设备形成了重合式的分段开关,配网的主要设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电流计数型;另一种是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设备通过对故障电流的分析检测,计算电流流经设备的次数,来实现对故障区域的判断。电压时间型设备是通过电流流经的设备的时间长短来判断配网的故障区域。通过这两种设备的检测,可以实现对配网故障的快速判断,同时不需要配网的通信系统与主站系统参与,因此所需耗费的成本较低。但是配电系统配网的分布智能模式还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对故障的处理时间较长,会造成恢复供电较慢;在故障检测中,需要多次自动闭合开关,会对配网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在配网进行构架重构之后,配网的参数会恢复到默认值,需要对配网参数重新进行设置。因此,在简单的、通信系统不完善的配网中,选择分布智能模式才能最大化的发挥配网的作用。

2.2集中智能模式

集中智能模式是当前较为常用的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模式。集中智能模式是通过配网中的断路器,来实现对故障信息的检测,然后将故障信息发送到配网的主站系统中,主站系统通过对配网故障的分析,确定故障的区域,通过闭合故障的区域开关,实现对故障的隔离。在集中智能模式的自动化管理中,也会考虑到配网超负荷、自我损耗的情况。对于配网超负荷与自我损耗的问题,主站系统通过相关的计算,制定相应的方案,从而实现对超负荷与损耗问题的解决。集中智能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配网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系统的自动化指令进行故障的处理与运行监测操作,也可以按照相关人员输入的操作指令运行;集中智能模式可以将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自动上传到主站系统,主站系统通过对某一区域用户用电情况的分析,优化电力能源的配置;集中智能系统具有电压无功以及配变计量监测功能,可以实现对配网的自动控制;集中智能模式可以实现对故障的自动判断与处理,可以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中的应用

3.1自动化采集技术的应用

与传统的信息采集环节相比,自动化采集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采集效率发生了36%~69%的提升。技术人员在配网运行中引进了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其对配网运行有着全天监测的作用,对配网远程监控的实现起到显著效果,使配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还有检测作用,检测所有重要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会被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及时检测出来,并发动警报装置。听到警报以后,检修工作人员会及时赶到现场对设备进行维修,不仅有利于避免设备故障进一步加大,还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此外,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还可以与网络对接,实现数据的资源共享,对远程控制工作和设备的统一调度工作提供了方便途径。

3.2仿真技术的应用

对配电的管理、对需求的管理、对变电站的管理等都是配电网运行中包含的。但是配电网中包含的这些管理,是远远达不到自动化管理的标准的。在配网中要运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仿真技术。仿真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支持配网中的暂态和稳态同时进行试验,有利于得到大量试验参考数据。此外,仿真技术的应用对科学技术人员检测新装置、对其他现今设备进行全面掌握提供了大量帮助。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操作装置闭环工作,还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为以后配网中设备的运用奠定基础,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仿真技术在配网中的应用,在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使工作人员研究出了新的相关技术,在配网运行中提供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3.3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的特点是在掌握配电网具体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此外,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根据电源的设计情况、电网在用电高峰时期的通畅性及电网在实际运行中对电量的承载等情况,科学合理的调度电力分布,保证各个地区电力供应的充足,同时使电网中电量负荷的运行工作的效率达到最大化。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大大加强了在电网调度中的作用。电网调度中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对电网中管理电能损耗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比如,在配电网运行中,对电能损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将得到的信息数据整理出来,技术人员课堂通过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降低电能消耗值直至最低。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它能对有效采集和分析数据,做好电网运行中整体状态的评估,合理预测电力负荷值,因此在配电网运行中,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某市级电网调度机构为例,应用自动化技术之后,其电网调度故障的发生概率降低了17.36%。从这个角度来讲,加强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总之,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在促进城市电网运行的稳定、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可以实现对故障的快速处理,提升供电质量与供电的可靠性,对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有必要做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周经纬.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172.

[2]罗安生.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04:75-76.

[3]王立勇.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165.

[4]张建华.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27.

论文作者:柯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中的应用论文_柯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