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艰难的桥本内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步履艰难论文,内阁论文,桥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10月20日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果揭晓:在500个议席中,自民党239席,比解散前211席有明显增加,继续保持了第一大党地位;新进党156席,不仅与“超过半数单独执政”的目标相距甚远,而且不及改选前的160席;民主党的“新党旋风”未能刮起,只是保住了改选前的52席;社民党和新党魁党最惨,社民党议席由30席降至15席,新党魁党则由9席减为2席。
自民党在大选中获胜,早在日本传媒预测之中。但是,自民党在组阁过程中困难重重,原来的合作伙伴纷纷调整政策,不参加政权,使桥本内阁成为自民党单独掌权的少数内阁,这种情况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阁外协力”与政策合作
日本是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的国家。各政党和政治势力的胜败兴衰主要通过在国会拥有议席的数量反映出来。日本法律规定,由在国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如所有政党均不超过半数,则由几个政党联合组阁。众议院定员是500席,过半数即251席,如果要保持政权的稳定,则需要265席,日本人称其为“稳定多数”。参议院定员是252席。目前,自民党在众议院有239席、参议院110席,均不过半数,因此必须联合其他政党共同组阁。
社民党和新党魁党在大选前是自民党的合作伙伴。1994年6月成立的三党联合政权,社民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和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曾先后出任首相,三党有过合作的经历和基础。自民党要组织联合政权,自然要首选这两个政党。然而,自民党的想法落空了。因为此时的政治形势和力量对比与大选前已明显不同。社民党自从与自民党共同执政以来,自己的传统和特点被抛弃,基本上执行的是自民党政策,使其支持基础发生动摇。村山任首相期间,国会通过了将消费税由3%提高到5%,(1997年4月1日实施)的法案,引起了广大市民的不满,社民党的支持率明显下降,部分国会议员退党而加入新成立的民主党。为了克服危机,村山在大选前主动让贤,请曾经担任过社会党委员长和众议院议长的土井多贺子出任党首,重振社民党。尽管土井大幅度修改了村山时期的政策,提出“社民党从零开始”、“消费税重新讨论”,在大选中重点争取妇女和社会弱者的选票,但败局已定,目前在众议院有15席,在参议院有35席。针对自民党的共同组阁要求,社民党领导层的想法有三:(1)凭目前的议席数参加联合政权,在制定政策和左右形势方面根本没有影响力;(2)社民党要重新振兴,表现出自身特点,就要和自民党保持距离;(3)不参加联合内阁会更灵活些,可以更好地反映本党意志,对自民党起牵制作用。对此,社民党内部分歧意见较大,特别是参议院议员反对意见更强。经土井等人的再三工作,最后以“阁外协力”达成一致。所谓“阁外协力”,就是不派员参加政府,但对执政党的政策给以支持,在国会运作中给以合作,即“以不参加政府的执政党”的身份活动。
新党魁党面临的形势更是不妙。大选前,绝大部分议员加入民主党,该党事实上已经分裂。接替武村正义的新任党首井出正一在大选中落马,该党在众议院只有2席,参议院3席,人少力单,难以开展独立的活动,于是也选择了阁外协力的方式。
10月31日,经过自、社、魁的反复协商讨论,三党就政策协议达成共识,并签署了文件。文件指出:以前的三党联合政权是“联合政治的第一阶段”,在非常宝贵的两年多时间内,完成了“55年体制”下不能做的许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现阶段的联合政权“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创造和发展的新时期”。政策协议内容包括:遗留问题达成一致的4项;三党新达成一致的7项;需要继续协商的8项。
自民党在同社、魁两党寻求合作的同时,也向民主党抛出了橄榄枝。民主党在大选前刚刚成立,其成员以原社民党和新党魁党的国会议员为主,加上新进党中的一些人,最初的动机是想建立一个能和自民党、新进党抗衡的“第三极”政治势力。这一举动符合对自民党和新进党不满阶层的利益,一时引起很大反响。民主党的迅速发展,使社、魁两党受到巨大打击。新进党始终对其持强烈批判态度,而自民党表态则处处谨慎、不冷不热,为日后可能合作留有相当的余地。面对自民党的建议,民主党明确表示以在野党的身份活动。11月1日自民党与民主党达成“政策合意”:民主党不参加新政府;两党仅就个别政策建立合作关系。
显然,阁外协力也好,政策合作也罢,双方各自的动机是相当清楚的。对自民党来说,面对其他政党的无意入阁,国会、政府运作定会困难重重,上述举措或许是目前形势下维持政权稳定的最好选择。而对社、魁两党来说,阁外协力相当于不派阁僚的执政党,既可对自民党起牵制作用,又可突出自身特点。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进有进路,退有退路。
人事安排颇费心机
自民党在大选中获胜,其他政党均不参加内阁,有人说自民党又恢复了3年前的一党执政体制。然而,这种体制同以往的自民党一党执政体制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能协调好同其他政党特别是同社、魁两党的关系,稳定住局面,桥本在大选后的人事安排方面确实费了一番苦心。
首先是自民党三大要职即干事长、总务会长、政调会长的人选。干事长是党内仅次于总裁的二号人物,专司党务,一般由总裁的亲信担任。前干事长加藤纮一曾任官房副长官、防卫厅长官、官房长官、自民党政调会长等要职,1995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举时为桥本当选总裁立过汗马功劳,是公认的“自民党新领袖”、下届总裁候选人之一,本次大选自民党获胜,加藤功不可没。论能力,加藤当干事长绰绰有余,但是,由于他与共和公司1000万日元秘密捐款有牵连,新进党等对此穷追不舍。本次大选前,新进党决意追究此事,摆出了“不将加藤拉下马,决不甘休”的架式。如果加藤留任,必将还要受到追究,同时还会影响政府信誉,如果改换别人,眼下还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这使桥本大伤脑筋。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同意加藤留任。这可能是出于这样几种考虑:(1)论功行赏,激励后人。(2)加藤主张自、社、魁三党合作,而且同这两党首脑个人关系甚好,可以在维系三党关系方面继续发挥作用。(3)有利于稳定党内派系和新老议员间的关系。总务会是自民党的决策机构,自民党的所有政策要先在总务会讨论。由于前任总务会长落选,桥本选择森喜郎担任该职。森曾担任过自民党干事长、政调会长,10次当选众议员,是著名的“文教政策通”。政调会长负责党的重要政策的调整和决定。前会长山崎拓继续留任。他曾任官房副长官、防卫厅长官,政调会副会长、建设相等职。他与加藤个人关系极好,据说,此前他曾表示,如果加藤辞任干事长,他也不再担任政调会长。
关于内阁成员的人选,是桥本反复征询党内各方意见,多次协调,其中有些人是几上几下才最后确定的。本届内阁由21人组成,除桥本外,9人有以往担任内阁大臣的经历,其他11人是首次入阁。就其构成分析,可以看出,桥本在组阁时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用意:(1)重要省厅的行政首长均由经验丰富者担任,以推进竞选纲领的落实。本届内阁中重要省厅如外务、大藏、内阁官房、通产、农水、厚生、总务等大臣均由有阁僚经历的实力人物担任。为了推进大选前许诺的“行政改革”,而其中重点是大藏和厚生两省的改革,大藏大臣由三冢博出任,他曾任干事长、外相、通产相、运输相等职,直接领导过日本国铁民营化的改革。厚相由小泉纯一郎担任,此前他曾任过邮政相、副干事长和厚相,这次是在国民对厚生省工作的种种指责声中再次担任这一职务的。与行政改革密切相关的省厅,官房长官山静六留任,曾任总务会长、农水相、通产相和外相的武藤嘉文任总务厅长官。自民党还一改惯例,将外务、大藏、农水三省的政务次官由以往担任过阁僚的人士担任,以辅佐大臣工作,加强这方面力量。日本有报纸分析说,这种安排反映了政府“以政(治家)压官(僚)”和排除阻力,全力推进行政改革的决心。(2)平衡各派系关系,稳定自民党内部。自民党长期执政时期,党内存在若干派系,因政策分岐和职位分配常常发生争斗,历届内阁在组阁时基本上都是根据各派实力来分配阁僚席位的。1993年8月,自民党内派系斗争和腐败政治而发生分裂,失去了执政地位,此后,派系斗争一时被同其他政党的斗争所掩盖。本次自民党一党组阁,传统的按派系实力分配位置的呼声再次抬头。桥本本人在自民党内虽未当过派系首领,但他深知维系派系平衡对自民党的重要性。本届阁僚中,小派6人,三冢派4人,宫泽派5人,渡边派4人,河本派1人,基本上反映了目前自民党内的“派系力学关系”。(3)论功行赏,安排为自民党在大选中获胜的有功者入阁。除前面提到的加藤和山崎在大选中做出贡献而继续留任外,自民党原组织广报本部长龟井静香,副干事长古贺诚、冈野裕,总务局长白川胜彦等人也因在大选中组织得力,作为一种回报而被吸收入阁。4人中,龟井曾担任过运输相,其他3人则是首次入阁。
政权运作困难重重
第二届桥本内阁刚刚起步,今后政权如何运作,许多还是未知数。但日本舆论认为,新内阁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桥本能否把好帅舵,实现竞选公约,普遍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提出,桥本内阁能持续多久?笔者认为,由于桥本内阁是自民党少数内阁,在今后的政治斗争和政府管理中定会困难重重。就目前的状况分析,至少面临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政权根基不牢,稳定性差。如前所述,根据日本议会政治的原则,执政党要维持政权,必须在国会拥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而自民党在众议院只有239席,占48%,低于近几年执政的历届联合内阁。细川内阁时为51%,羽田内阁35%,村山内阁58%,第一届桥本内阁是59%。自民党在参议院的这一比重还要低。这种状况决定了第二届桥本内阁从开始运作之日起就必然步履艰难。国会选举首相时,自民党是联合了新党魁党和无党派人士,并在和社民党达成妥协后,桥本才取得刚刚过半数的选票的。
第二,一些分岐较大的议案难以在国会通过。本次大选,各政党的竞选纳领都涉及到消费税、行政改革、日美安保体制、冲绳问题、对外关系等内政外交诸多方面,其中消费税和行政改革是竞选的热点问题。自民党要将自己方案付诸实施,必须经国会审议通过。按日本立法程序,法案在国会要先交有关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提交大会表决。目前自民党在国会19个常设委员会和6个特别委员会中只有12个委员会任委员长,其他的则由在野党任委员长,国会运营非常困难。自民党要在国会取得支持,新进党和共产党与其势不两立,民主党明确表示“坚持在野党立场”,唯一有可能的只有社民党和新党魁党。虽说政策协议将三党一纸相连,但彼此各有各的打算,这是明眼人都清楚的。而且,政策协议中三党分岐之处明显,特别是关于彻底禁止企业和团体的政治捐款、缩小冲绳美军基地等问题,被明确记载为“需要继续讨论的事项”。如果社、魁两党对自民党政策稍有不满,政治势力的天平就将倾向在野党。
第三,与主要在野党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桥本内阁成立后,在首次召开的内阁会议上桥本表示,为了适应高龄化社会,要对战后50年来的政治、行政、经济和社会进行改革,政府的目标是“变革与创造”。对此,在野的主要政党却是另一番评价。新进党认为,桥本内阁“恢复了自民党一党执政时期的派系人事”,是推行“逆向改革的政权”。该党的斗争目标是,继续追究自民党干事长加藤接受秘密捐款的问题,联合社民党在临时国会上提出冻结消费税法案,从基础上动摇自民党政权。共产党亦是持强烈批判态度,委员长不破哲三发表谈话,称桥本内阁是“增加消费税内阁”、“全面推进安保的内阁”,当前最重要的斗争目标是全力阻止增税,为此将和新进党等进行合作。
可以预计,桥本内阁今后将继续推行自民党的既定路线,保守政治的特点可能会更加鲜明。但由于是自民党少数内阁,要时时受到在野党的牵制,政权运作十分艰难。如果与阁外协力的社民党和新党魁党的关系处理不好,或因某些重要问题发生分岐,政府危机或倒闭的危险将是随时存在的。目前日本的各种政治势力仍然处于变动和调整过程中,这一过程大约还要持续一年左右的时间。桥本内产阁如何渡过这一年,对自民党政府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字库未存字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