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创伤血管外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髂内动脉栓塞术对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并分别为其采取骨科常规治疗与抗休克治疗+髂内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围手术期血液补充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血液补充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术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有显著疗效,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髂内动脉栓塞术;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ernal iliac artery embolization on massive bleeding of pelvic fracture. METHODS:Eighty patients with major pelvic fracture hemorrhage who were admitted between July 2017 and July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and the study group(40 cases)and were orthopaedic. Treatment and anti-shock treatment + internal iliac artery embolization. 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erioperative blood replenish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ioperative blood supplement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 Conclusion:Internal iliac artery embolization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lvic fracture hemorrhage,which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internal iliac artery embolization;pelvic fracture;major bleeding;treatment effect
骨盆骨折是外科急症,发生骨盆骨折的患者多伴有血管损伤,易因盆腔急性大出血而发生失血性休克,若是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患者甚至可能因此而死亡。对于骨盆骨折大出血,临床主要可以髂内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以达到快速有效控制急性出血的目的[1]。传统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通常采取用骨外科常规疗法,这种方法需要为患者大量输血且死亡率较高,对此,临床尝试为患者采取更加安全有效的介入疗法。本文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试探究髂内动脉栓塞术对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具体资料为: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3岁~73岁,平均(48.56±11.64)岁;车祸致伤29例,高空坠落9例,其他原因2例。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4岁~72岁,平均(48.41±11.77)岁;车祸致伤28例,高空坠落8例,其他原因4例。比较两组骨折大出血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盆骨折,且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90g/L,经血管造影证实髂内动脉存在出血;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③患者对研究内容完全了解并签署了相关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也予以批准[2]。
排除标准:①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存在严重创伤或功能障碍;②存在手术禁忌症[3]。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治疗,为患者建立急诊基本路线,对其骨折损伤程度进行快速评估,及时为患者输血、补液,维持其生命体征,为骨盆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对髂内动脉进行结扎止血。
研究组采取抗休克治疗+髂内动脉栓塞术,患者入院后先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随后为其取仰卧体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于右侧股动脉进行改良Seldinger穿刺,借助翻山技术超选择进入左侧的髂内动脉并进行造影,探查髂内动脉分布位置是否存在团块状或云雾状的出血征象,若存在则以明胶海绵颗粒(规格为20mm*20mm*20mm)栓塞。若出血的血管较大、无法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则可使用弹簧圈栓塞出血动脉主干,退管成袢型髂内动脉主干造影,查看出血是否停止。术毕,将导管与血管鞘拔除,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为患者采取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围手术期血液补充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有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其表示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本研究中计量资料有住院时间与围手术期血液补充量,其表示形式为(),检验t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住院时间与围手术期血液补充量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血液补充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论
骨盆骨折作为常见的骨折损伤类型,其患者除了存在骨折端出血,通常还合并有动静脉损伤,如髂前动脉主干或分支大出血等,大量失血导致患者因血量不足而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将有一定的死亡风险。黎显瑞在其研究中指出,大出血是导致骨盆骨折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的患者占25%以上[4]。对于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而言,给予及时有效的止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中对照组为患者采取了骨科常规治疗,通过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端,以结扎术行局部止血,但是这种方法疗效并不显著,首先腹膜后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且侧支循环丰富,手术很难充分显露骨折端,出血位置很难准确判断,手术带来的创伤较大,局部压迫止血可能因为手术而遭到破坏,导致出血加重,而动脉结扎虽然可以止血,但风险高、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并且患者需要术后大量输血与补液,来纠正患者的低血容量与休克状态,但是这一操作也会影响到酸碱平衡与脏器功能[5]。而研究组为患者采取的髂内动脉栓塞术可以借助造影快速准确地找到出血位置,以明胶海绵颗粒或海绵圈为血管进行针对性栓塞,这不仅可以达到快速有效止血的目的,还能减少围手术期输血量,避免多器官衰竭、酸碱与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6]。见结果,研究组研究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5%vs7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vs27.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血液补充量少于对照组(P<0.05),正是髂内动脉栓塞术显著疗效的直接体现。
结语
髂内动脉栓塞术对骨盆骨折大出血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加快患者康复,临床应积极推行这种术法。
参考文献:
[1]蔡成成,罗海滨,王海峰.经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近期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2):58-60.
[2]周政.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术在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03):345-347.
[3]方波,宗刚,应凯.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1):93-94.
[4]黎显瑞,谢咏丹,黄万昌.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髂内动脉造影与栓塞止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4):98-99.
[5]刘颖,孙文发,张明珠,等.经动脉导管髂内动脉栓塞与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治疗骨盆骨折动脉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05):493-496.
[6]韩旭东,付守忠,黄晓英,等.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效果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01):63-65.
论文作者:游艺,曾纳新,陈琼,甘萌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骨盆论文; 动脉论文; 栓塞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