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云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云南大理 672700
摘要:根据云龙县园林县城规划建设的过程,对云龙县园林县城的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云龙县园林县城规划设计特色,阐述在园林县城规划建设要体现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
关键词:园林县城;规划建设;特色县城
一、云龙县的基本情况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滇西横断山南麓的澜沧江纵谷区。因“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 而得名为云龙。全县总面积4400.95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20.5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3.5%。云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山河壮丽,云龙有两千多年建制历史中形成的原生态文化遗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诺邓村。有世界地理奇观天然太极。有正在开发的水能、矿产、林业等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开发程度较小、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但具备巨大发展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国家级贫困县。
云龙县城几经迁移,1927年搬迁到现在的诺邓镇。由于区位及地形地貌的制约,空间狭小、容量受限、开发成本高成为云龙县城建设的最大特点。立足实际,以建设“精巧、典雅、秀美、文明、独具特色的山区明珠”为总体目标,以功能定位为导向,以规划为龙头,以争创园林县城为载体,在“小而精”上作文章,在“巧且美”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县城的建设。
二、云龙县园林县城规划建设的基本概况
(一)以“精巧”统领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云龙县城诺邓镇分布在“三山”、“两河”之间,地形窄长曲折,地势高低起落,形成不规则的“T”字型格局,长期以来单位和居民建房未进行统一规划,导致布局零乱。由于道路、绿地面积少,公建设施、环境卫生差,与县城的作用、地位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极不相符。
近年来,我县首先从调整县城总体规划入手,理清思路,明确把县城定位为全县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计划到2010年末建成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左右,居住人口达2万人左右,重点要在“特、精、巧”上做文章,按照“组团串珠式、台阶式、白族民居式、山水园林式”进行布局,在建筑风格上体现白族民居特色。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精巧”统领规划,以项目落实规划,把“廊、区、路、园、场”合理布局在各个区域进行建设,突出抓好河滨绿色长廊、小区开发、市政道路延伸与拓展、休闲园改造、广场拆建等几项重点,同时大力推进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建设,县城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二)以“休闲”为取向,建设居民休闲大通道
云龙县城主要沿狮尾河及沘江河条形布局,区域内人流量大,但道路单一,形成混合交通,事故隐患很大。为了缓解通达矛盾,给市民提供通行和休闲为一体的良好环境,我县分别于2000年和2009年建成了两条总长度达2600多米的县城河滨绿色长廊。该工程以休闲、观赏、分散人流为设计宗旨,突出“绿色长廊”特点,现已成为居民休闲的大通道,也是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针对县城绿地面积小、房屋建筑密度大、居民活动空间少的情况,以“拆房补绿、见空建园”的方式,先后建设了一个黄龙山公园,两个广场即腾龙广场和文化广场,四个休闲园即江边休闲园、太极休闲园、沘江苑和蟠龙休闲园,给广大居民民提供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通行能力建设上,通过对新云路、职校路、胜云街、交林路、环北路的建设和改造,形成了新、老城区内的道路骨架和网络,明显改善了通行、卫生和消防条件,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
(三)以“秀美”为目标,“三化”工程妆点县城
“亮化”工程使县城亮起来。通过在城区安装广告灯桥来美化街道,对虎头山公园实施灯光亮化来方便群众登山健身休闲。在人流集中的狮尾河、沘江沿岸修建栏杆,配置各型路灯和灯箱,对城区老路灯进行加密改造,在绿色长廊和职校路安装古朴典雅的路灯,宁静的夜晚灯光河水交相辉映,增添县城秀色。
“美化”工程在县城建设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使群众性的集会有了场所。在县城西北角的沘江河畔建设了江边休闲园,在县城北入口建设了占地10000多平方米的沘江苑,小小山城内几个广场和休闲园的建成,使县城的面貌大为改观,品味有新的提升。
“绿化”工程为县城注入新的生命力。在抓小园区绿化和道路绿化的同时,在县城三大出口处拆除了一批杂乱的临时建筑,腾出空地,统一规划,增加绿化面积,使县城更加秀美。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县城的绿地系统规划,正以申报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推进绿地系统建设,使城区绿化上一个新水平。
(四)以“特色”为抓手,打造白族特色居住环境
云龙县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1.7%,在园林县城规划建设上,建造以白族民居建筑格调为主体的县城沿江综合小区,同时,实行“谁经营、谁投资”的措施,广泛吸纳社会融资,拆除一批临街的危房和陈旧的老房,建成具有时代建筑风貌又具白族民居特色的大楼,极大地改观了市容、市貌。目前,小区内建设已按规划基本完成,开发建设已见成效。
(五)以“小处”为着力,提升园林县城文明形象
长期以来,县城脏突出表现在厕所陈旧、容量小,无垃圾集中处理场,街道清扫难度大。对此我们积极探索“谁投资、谁经营”的路子,分别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和公建拍卖的形式对县城6个公厕进行了全面改造建设,彻底打破了县城无收费公厕的落后状况,在建筑风格上和经营方式上独具特色,属大理州首创。在城区环境日常管理上,长期实行门前包保责任制,制定并颁布了市民公约,开展了“文明云龙”建设示范工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既减轻了公共管理的压力,又提高了居民爱城、护城的文明意识。
三、云龙县在园林县城规划建设中的体会
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建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云龙作为一个边远的山区贫困县,其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也必然制约了城市(城镇)建设的速度和水平。云龙县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目前还处于低水平的建设和发展阶段,与全国大多数地方相比,无论在建设方面还是管理方面的差距都还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园林县城规划应突出战略性和宏观性
一个城市规划从论证、编制、审批到实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而且实施的过程也是一个较长的阶段。如果编制内容过于详尽,在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必然有部分内容不能符合人们的新要求。因此,在规划过程中,既要看得深、看得远,也要看到现实中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出现的偶发因素制约。小城市的支撑体系往往很脆弱,一个项目的上马、一个企业的落成或是倒闭就会使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生质的改变,而这些现象在规划中未必能够预见,所以规划的编制应是战略的、宏观的,在内容上要更简洁,要具有“弹性”,不能理想化的认为规划就是“终极蓝图”。
(二)规划应要强调生态
北京大学俞孔坚老师提出的“反规划”概念,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不占用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反规划”就是优先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通过这些景观战略,建立大地绿脉,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条件。“环境并不等于生态”。
现在人们都在强调营造宜人的生态环境,但“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绝不是表面的化妆和美化。而是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是创造一种符合人类审美与现实相结合的生活场所,创造一种安全而健康的生态系统,富有意味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即天——地——人——神和谐的人居环境”。
一个生态规划,是生态和环境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当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规划。所以,不论是规划的决策者还是编制人员,都应该树立生态规划意识,加大对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保护和利用,加大对生态链的保护,按照生态的理念编制和实施规划,创造宜人的生存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云龙县城而言,“群山环抱、江水依偎”是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在保护好这一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推进建设,应是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规划应以人为本
人是城市中“活”的要素,建设城市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因此,规划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把为人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最高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规划设计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充分考虑市民的所思、所想和所需。比如,作为广场、公园,设计人员在设计手法上的谦卑和对市民情感的关怀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不适宜人们聚集休闲而只能关注鸟瞰的大草坪、大广场,决不是大家期盼的。
交通、环境等方面应该着眼于满足人们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研究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云龙县城的“廊、区、路、园、场”规划和建设,突出的一点就是尽可能满足居民活动的需求,即便城区土地在紧缺,也绝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把县城建设成纯粹的“钢筋水泥盒”。
(四)规划应具有公众性
从前我们的规划过于看重专业性和技术性,只涉及政府职能部门、编制单位、评审专家,规划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城市规划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和立体化的,决不是几个部门或几个人能够掌控的,所以规划应该有公众参与。
要考虑城市居住者整体的感受,所以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请一些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以及住在城市中的百姓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现规划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公众性。
2004年,我县委托大理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我县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规划修编期间,向单位和个人发放了征求意见函,同时召开领导干部、单位职工、社区代表和地方知名人士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还通过一年一度召开全县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期间向代表们做宣传展示,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规划。
在县城详规编制过程中,通过召开征求意见会、听证会等形式来完善规划内容,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不但使我们的规划修编内容更加完善,还使广大干部群众熟悉和了解规划,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作为市民要做些什么、遵守些什么。当大家通过提出意见建议完善规划的同时,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就会相应而生。
实践证明,只有当规划的编制有了广泛的公众参与,规划的综合性也就能体现出来。
(五)规划应具有法制性
城市规划虽然涉及面广,但最终落脚点还是空间上的布局,做规划时要考虑到城区整体布局的平衡。一个建筑物、一个居住小区建成后不可能马上拆毁,虽然规划本身不是法,但它的实施需要法律的支持,规划一旦通过审批成为正式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后就不能随意更改,如果涉及到重大变更或确需调整,也必须按规划管理程序依法依规调整,在日常的城市管理中,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来实施,避免“因人而异”人为干预,这样才能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城市的加快发展不可避免带来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在做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时,一定要注重与上一轮规划的衔接问题,要把重点放在“修”上,而不是纯粹的“编”。规划要依法编制、依法调整、依法实施,同时也要依法管理,只有这样才会使规划更加严肃,更加规范。
(六)规划应突出自己的特点
一个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着发展的历史文脉,存在着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风格,只有在规划中把这些固有的风格和现在的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才不会丧失独特的风格,才能发挥和体现出城市的风采。
近年来,云龙县城相继建成一些公园和广场,在规划设计理念上,不和发达地区比规模、比气派、比投资,而是因地制宜,突出显示本土的建筑特色,展现我们固有的文化特色。在建筑的规划设计上,以体现民族特色为设计脉络,在公园、广场使用的红砂石栏杆上体现石雕传统工艺。
在铺贴地面和花坛贴边用的青石板和江卵石上体现板岩建材优势,在房屋和栏杆上配以的诗文展现了白族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
结语
云龙县通过县城规划修编,确立了园林县城的发展思路。在县城规划编制中结合地域特点,提出建设“精巧、典雅、秀美、文明、独具特色的山区明珠”为总体目标,并融入地方人文特色,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小县城独具特色。
论文作者:杨蕙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县城论文; 云龙论文; 云龙县论文; 白族论文; 城市论文; 园林论文; 特色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