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儿科 541002
【摘要】 目的:探索高渗盐水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钠离子浓度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高渗盐水治疗。观察和对比患儿治疗4天和6天后钠离子浓度变化和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经过治疗后,实验组钠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能够有效的提高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钠离子浓度,而且临床效果良好,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高渗盐水;危重症手足口病;钠离子浓度;及临床治疗效果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知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最为常见[1]。5岁以下的儿童患病率较高,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口通、低热、厌食、手、足、口等部位出现典型的小溃疡和疱疹,大多数患儿能够自愈,少数患儿病情加重引发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个别患儿病程发展极快,可能危及生命[2]。因此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该疾病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该疾病的致死率较低,致死原因多为脑水肿引发的颅内压升高、脑疝等。临床常使用甘露醇缓解脑水肿,但是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干扰患儿电解质平衡影响肾功能,所以临床效果较差[3]。而高渗盐水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高渗盐水能够有效的改善危重症手足口病儿童的内环境,提高治疗效果。为此我们对高渗盐水应用于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研究,疗效显著,现总结呈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50例,患儿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6岁,平均年龄(3.5±1.2)岁,病程为4-18天,平均病程为(12.1±2.3)天。全部患儿就诊时均满足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无力;心率和呼吸加快;末梢循环不良、出冷汗。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症状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对症治疗,采取必要的镇静、降颅压、止痉和抗病毒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高渗盐水治疗,使用方法:静脉滴注3%的高渗盐水2ml/kg,每隔8h一次。分别在患儿就诊时以及经过治疗后4天和6天抽取静脉血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AU2700型)检测患儿的钠离子浓度,随后对全部患儿的危重症状(小儿危重症评分法)和昏迷症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进行评定,并统计两组患儿的危重症状评分和昏迷评分[4]。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患儿症状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但仍存在;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得到改善或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有效人数)/患儿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结果使用SPSS 14.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 ±s)形式表示,组间对比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差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危重症状评分、昏迷评分和钠离子浓度对比
在经过治疗后4天和6天后实验组的患儿重症状评分、昏迷评分和钠离子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多发于4-6月,易感染群为5岁以下儿童,多数可自愈。少数病程发展较为迅速,在患儿发病1-5天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脑水肿等,极少数可能危及生命。其中脑水肿最为常见,脑水肿促进ADH的分泌量,影响体内渗透压感受器并致使ACTH分泌不足引发低血钠症。因此使用高渗盐水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低血钠症,从而提高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高渗盐水通过渗透性脱水的作用影响患儿的渗透压调节,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其内环境,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预后。高渗盐水在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过程中还需要密切的观察患儿电解质变化,防止钠浓度过高导致血脑屏障失衡,导致高渗盐水渗透到脑组织中,加重脑水肿的症状,避免出现二次损伤。
本次研究也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高渗盐水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实验组的患儿经过治疗后昏迷评分、危重症评分和钠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也证明了高渗盐水应用于危重症手足口病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媛媛,杨思达,陶建平,邓力,郑可鲁,林海生,魏谋,钟发展,孙广超,龚四堂. 累及神经系统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危重症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02:135-140.
[2]孙广超,杨思达,陶建平,曾华松. 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04:251-255.
[3]付四毛,罗序峰,温小丽,何冰洁,刘玉玲,朱建萍,吴涛,张胜,龙晓玲,马立忠. 危重症手足口病(4期)患儿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04:403-407.
[4]刘瑞海,李晶,曲先锋,徐迎军,曲妮燕,冯向春. 需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03:249-253.
论文作者:黄文娟,王慧,贺兼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患儿论文; 手足论文; 盐水论文; 实验组论文; 危重症论文; 浓度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