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810003
摘要: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与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公元 978 年,佛教转化为具有西藏地方形式的西藏佛教,即藏传佛教。它的形成从11世纪中叶开始,直到15世纪初才完成。在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宗教形式方面,具有浓厚的苯教成分;在教义上,特别重视密宗;在政权组织方面,政教合一制度和活佛转世制度是其重要形式。
关键词:藏传佛教,发展,意义
一藏传佛教的形成
藏传佛教的形成时间一般认为是在公元978年。此时在西藏扎根了的藏传佛教已经不是最初传入西藏的佛教,而是一种全新的佛教——印度佛教与吸收了汉地佛教的西藏本教相结合的佛教。此前被称为西藏佛教的前弘期,此后被称为后弘期。严格意义上的藏传佛教是指后弘期形成的佛教,此处从一般意义上讨论藏传佛教。
据西藏佛教史籍记载,佛教最早传入西藏是在公元5世纪的拉托多聂赞时代,但大规模正式地传入则是在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时,从印度和唐朝两个方向传入。突出标志是松赞干布与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641年入藏)联姻。这两位公主各从自己的家乡带了一尊佛像到吐蕃。两公主建了佛寺,以供养带来的佛像,所以拉萨的名称,即“佛地”的意思。两公主的影响使松赞干布送顿弥桑布札等人到印度学佛,他们造除了藏文字母,佛经于是有了藏文译本正是传入西藏。这大大方便了佛教在西藏的传播。
佛教传入西藏后同本教势力发生了尖锐激烈的冲突。先后两次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分别是赤松德赞统治前期(约755年前后)佛教被信仰本教的大臣迫害以及朗达玛赞普(836-842)灭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佛教传入之后,本教逐渐被佛教化。
二藏教文化的发展
从前,藏传佛教曾被西方学者们认为是离佛祖所传正法最遥远的、最堕落的一种宗教,根本就不配被称为佛教,所以只能称其为喇嘛教,甚至是萨满教。更有西方传教士曾把藏传佛教视作魔鬼的作品,或者说是上帝的恶作剧,因为它的外观太像罗马天主教了,可它所传的又绝不是上帝的福音,所以应该被消灭。但是,在今人眼里,藏传佛教却是最具慈悲和智慧的一种宗教,是可以达到物质享乐和精神解脱之双运成就的最高级别的佛法。
今天,藏传佛教流行于全世界,修行者可以是西方人,也可以是东方人,他们或坐在自家舒适的客厅里,或坐在精心装饰的禅房中,藏传佛教成为一种随时可以修行的极其时髦、高尚和随心所欲、即时成就的宗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与来世的精神解脱和成佛涅相比,人们更热衷的是从活佛、上师那里得到神通和加持,企求的是现世物质利益的满足和小我之心灵的安宁。他们不想对佛法有多深的领会,却对各种瑜伽修习和法事仪轨十分的向往。显而易见,这样的信佛和修佛偏离了践行佛法之正道,堕入了精神拜金主义的泥潭,有百害而无一利。
然而,这种世界性的新形式的藏传佛教,也对藏传佛教在西藏本土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藏传佛教在今天能够成为一种“世界宗教”,这一现象本身就给它在西藏本土的强劲复兴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和推动。可是,与此相随的是,外部世界对藏传佛教的重新设计和构建,也为它在西藏本土的重建和规划设定了基本的框架和发展方向。就像人们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西方人对香格里拉这一后现代乌托邦的想象来设计现实西藏的未来发展蓝图一样,人们也很容易会接受西方主流世界对藏传佛教的想象和改造,自觉地自我东方化,遂将藏传佛教推上心灵鸡汤和精神拜金主义的邪道,万劫而不复。这就是全球化对藏传佛教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最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三藏传佛教的社会意义
1、终极关怀的意义
宗教主要的意义是提供对信众的终极关怀, 从而起到慰藉人的心灵的作用。藏传佛教的这一意义是通过理想境界的价值追求和现实世界的楷模敬仰实现的。
2、教化教育的意义
宗教的教化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倡导一种人生理想,为人们建立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整套伦理准则,以规范的形式规定信众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在引导信众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持人际和谐中发挥作用。
3、发展艺术的意义
僧侣文学出于寺院。由于藏文的创制与学习印度佛教有关,因而历史上的藏族文字大权基本上为僧侣阶层所垄断,这种现象促使藏区产生了独特的藏族作家文化,即藏传佛教高僧在弘扬佛法的宗教生涯中用文字形式创作的文学作品。
4、政治和经济意义
政教合一即是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西藏历史上的地方政权形式。在西藏就是由活佛及其管家、贵族、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僧侣集团同时承担和行使政权与教权。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寺院统治集团为解决自己的领袖人物的继承问题而建立的一个制度,这一制度的创立证明藏传佛教各教派已经形成了以寺院为中心的统治集团,且与形成寺院经济密切相关,其中的政权是由中央政权授予的。
四藏传佛教对汉地的影响
其一,藏传佛教传入汉地,必然会使汉地佛教加深对密宗的认识,从而平衡显密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二,汉藏两地佛教的交流也促使了佛教经典的对译,校勘,有利于佛教的传播和发扬光大,也有利于佛教典籍的珍藏和佛教文化的传承。
其三,藏传佛教也影响了汉地佛教的建筑、绘画和雕塑等,加深了文化的多样性,为后世留下了不少汉藏合璧的佛教建筑、绘画、雕塑等,成为融入了中华文明的瑰宝。
其四,中华文化是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文化,藏传佛教的传入也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从而使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出更加斑斓的色彩。
其五,汉藏两地佛教文化的交流内涵着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包括政治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民族共同心理等方面。汉藏两地佛教文化的交流加深了汉藏两族的民族心理认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总结
藏传佛教是一个多民族信仰的宗教,在我国信徒众多,有深厚的信仰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将宗教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道德意识合为宗教社会“辨慧”形态。当今的爱国宗教力量秉承大乘佛教教义,主张以“诸善奉行、自净其心”为追求的终极目标,以揭示因果、净化人心、感悟众生、普惠世界为己任,长期实施平等博爱、破除恶染、明慧大悟的“入世工程”。 藏传佛教的历史实践证明,藏传佛教有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西尼翠臣 略述藏传否叫觉囊派 西藏研究 2011.6
[2]史金波 西夏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 2002.1
[3]李德成 元仁宗藏传佛教管理探微 世界宗教研究 2011.6
论文作者:索郎卓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佛教论文; 藏传佛教论文; 西藏论文; 宗教论文; 意义论文; 松赞干布论文; 藏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