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困惑已久的实践课题,从“两张皮”、“自拉自唱”到“服务服从”当“配角”,思想政治工作总是不能逾越企业活动的边缘沼泽。伴随着企业文化理念的导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羁绊顿卸,前景豁然开阔。毋庸质疑,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崭新天地,才能充分展现其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扮演影响企业生存状态和未来命运的重要角色。
一、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首先,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纵观数百年工商发展史的轨迹,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就是管理模式被反复刷新:从“经验管理”管理模式到更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然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管理”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再优秀的“科学管理”模式都能够被其他企业复制和效仿,仅仅依靠“科学管理”已经无法造就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优势,于是,“文化管理”模式应运登场,并迅速风靡全球。因为,企业管理中所蕴藏的理念、精神和文化特质绝非一日之功,也不是其他企业能够轻易模仿克隆的,文化因素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创新的内在要求。随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升,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法与企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矛盾的焦点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的相互错位,导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总是走不出“不受重视、不见作为、不起作用”的“怪圈”。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各层面的切入位置
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
“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愉悦”原则。因此“质量”和“品牌”便成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两大任务。打造优秀的质量与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业务管理和质量保证流程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切入的空间,而品牌的形成却是一个层面更为丰富、过程更为复杂的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找到切入的位置。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
企业的服务行为从关系学角度看可分为“内服务”和“外服务”两个方面。“内服务”强调企业内部机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要求,“外服务”关注企业与外部组织、个人之间的需求满足与效果。一般来说,默契、满意和愉悦的服务是优质企业行为文化的共同追求。
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这里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制度、员工素质和观念水平,企业制度属于企业中层文化范畴,员工素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联系紧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从观念水平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观念”。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
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化的规则总和,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企业利益的立场,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或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四)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团队再造”。
精神文化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企业文化从表面上看是动态变化的:企业被外部环境所制约,时代的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都会导致企业产品、服务和行为、规则的变化,但是一旦我们接触到企业精神文化这个灵魂,往往会发现,企业精神会比较稳定地发挥作用,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团队精神等因素就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主要内涵。
企业精神文化不是空中楼阁,是可塑造的。优秀的企业应该着力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团队再造”,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切入点。打造优秀团队是需要持续推进的“慢工细活”,正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强项,除了企业内部培训和团队自我提升、结构优化外,日常的帮教、引导和精神鼓励、心理疏导都为思想政治工作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对策思考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中的感性取向。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国作为东亚的主流文化更偏重于“感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团队再造”实践中的感性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优化规则”中的理性取向。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内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普遍现象,中国企业学习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培育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三资企业”的管理实践是检验国外企业文化先进性、实用性和可移植性的“试验”,合资企业的制度文化能够为我国一般企业学习和吸收国外企业先进企业文化提供实际经验和教训。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规则优化”方面要注意两点:
首先,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绝不能盲目照搬,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而言,学习—消化—吸收—创新是各类企业追求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规则优化”的具体实践中也应如此。
其次,要处理好学习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文化、进行企业“规则优化”与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是否能建立起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还必须依靠企业自身加强管理,进行包括文化管理创新在内的各类管理创新,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因此,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管理结构。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的目标和任务
从某种角度上说,思想政治工作从被动灌输到自觉吸收是质的飞跃,思想政治工作在“强化理念”中应该树立的目标是培育“学习型”企业环境。就是强化每一位员工培育“工作+学习”的持续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总之,对应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性,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的切入点也呈现从“团队再造”、“优化规则”、“强化理念”到“品牌塑造”的阶梯结构,这些阶梯分布的结构内容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任务和目标。可以预见,随着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目标,相应的工作内容、方法、措施都会因势而动,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