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助产士;产前教育;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
妇产科诊疗中发现,初产妇首次经历分娩,面临巨大的生理改变、角色转变时,心理调适能力相较于经产妇弱,加之面对分娩过程中的剧烈疼痛,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疼痛阈值,严重时会诱发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1]。这也是部分初产妇无剖宫指征剖宫产分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帮助初产妇克服对分娩的恐惧心理,缓解应激反应是初产妇护理干预中的重点。产前教育通过分娩前开展较为系统的认知干预,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分娩过程,同时明确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从而提升分娩的安全性[2]。本文结合我院妇产科近年来收治的部分初产妇,就开展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妇产科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11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2~31岁,平均(27.18±2.39)岁,孕周37~41周,平均(39.85±0.73)周。纳入标准:初产妇;宫内单胎妊娠;足月分娩者;定期开展产前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者;符合阴道试产指征者;认知功能正常者。排除标准:急诊剖宫产者;精神状态异常者;诊疗配合度差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57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宣教,分娩前护理人员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向产妇进行分娩流程、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受、疼痛缓解方式等方面的介绍,帮助产妇对分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耐心解答产妇的提出的问题。
1.2.2、研究组:开展助产士产前教育,从分娩方式选择、产程进展、先兆临产征象、入院待产情况等方面进行产前教育,助产士通过言语讲解、视频资料演示等方式向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健康教育,就两种分娩方式的特点、优势、弊端等进行介绍,同时就现今产科常用的缓解分娩疼痛的方式如无痛分娩、自由体位分娩、呼吸减痛等进行介绍,供产妇自主参考。通过视频演示、模型模拟等方式向产妇进行先兆临产征象及产程进展情况的介绍,就分娩过程中头盆关系改变、胎头经线特点等详细说明,帮助产妇正确认识产程进展过程中胎头连续下降的情况,同时就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脐带脱垂等不良情况及对胎儿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介绍分析,同时就相关的规避方式进行说明,帮助产妇认识到分娩过程中常见风险的可控性,从而提升产妇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1.3.1、产程进展情况记录: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的时间。
1.3.2、分娩方式统计: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分为阴道顺产、阴道助产及剖宫产三类。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比较: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分娩是孕产妇需要经历的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分娩过程对孕产妇也是较为强烈的一种生理性刺激源[3],初产妇分娩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长达数小时,初产妇面临剧烈的分娩疼痛,易出现无法耐受、发生应激反应等情况,加之现阶段我国无痛分娩尚处于推广阶段,人们对无痛分娩的认知度及信任度均较为欠缺,这也在很大程度导致了我国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初产妇无指征剖宫的主要因素是产妇分娩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开展助产士产前教育,能够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分娩过程,对分娩流程、疼痛情况、缓解疼痛方式、常见不良事件及预防处理方式等均有较为全面的认知,从而提升对分娩的信心,改善负性心理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助产士产前教育的研究组产妇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阴道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开展助产士产前教育,有助于加快产程进展,同时提升阴道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具有较为显著且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一茗.助产士主导实施孕产期连续照护模式对初产妇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5):215-216.
[2]陈素华,丁慧丽.助产士引导全程心理干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1):2105-2106.
[3]陈淑红,钱小琴.产前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2018,25(11):60-61.
论文作者:章阿芳,郑雅芳,柯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初产妇论文; 产妇论文; 助产士论文; 产前论文; 方式论文; 阴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