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哪?对我国父亲缺位现状的深入分析_爸爸去哪儿论文

爸爸在哪?对我国父亲缺位现状的深入分析_爸爸去哪儿论文

爸爸去哪儿了?——深度剖析中国父爱缺席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父爱论文,中国论文,去哪儿论文,深度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有关爸爸的话题成为一时的热门。据制片方强调,中国亲子问题是关系到祖国未来一代健康成长的大事,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些做父亲的往往忽视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有人说:中国的爸爸是全世界最不负责的爸爸!中国爸爸把孩子的养育都推到了妈妈身上!情况真的如此吗?中国的爸爸们怎么了?该如何挽救这种情况?

      1.沦陷在父教缺失的时代

      针对北京3岁~6岁幼儿的父亲的调查发现:80%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天津市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2008年,中日韩美四国的研究者发现:中国高中生将父亲选作第六倾诉对象,排在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后,其他三国的高中生也仅将父亲视为第五倾诉对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仅有15.5%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时,仅有8.5%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

      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每天早上,中国很多家庭上演着这样的一幕:孩子不愿起床,妈妈作战般催促孩子,爸爸熟视无睹。一个家庭的情况就呈现出来:焦虑的妈妈,缺席的爸爸以及无力成长的孩子。问题矛头指向了这个缺席的父亲,中国的爸爸,去哪里了?

      2.中国的爸爸为什么会缺席

      从整个世界的社会分工,到传统文化,到家庭观念,今天的应试教育,及现在婚姻的不稳定等多种理由来看,父亲的淡出已经不是孤立、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农业文明中,孩子生活的技能是要向父亲学习的,比如说木匠是祖辈传下来的,必须要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但是到了工业社会,没人再需要去父亲那儿学习,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了。

      另外,应试教育导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无从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学习,母亲照顾孩子的起居。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本身父亲就不是重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家庭。家长制也是中国的传统,父和子(包括女儿)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血缘、亲情关系,还有一种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父为子纲,即上下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一条迈不过去的沟壑。

      家庭中父爱和母爱的问题,并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问题,也不是当今的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这个问题的发生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谈起。一战之前,在西方各个国家基本上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但是当第一次大战发生的时候,很多男人走向了战场,因而大量的工作需要女人去做,所以从一战到二战期间,很多女人从家里走出了社会,承担了一些原来由男人承担的工作。二战结束之后,又出现了问题,就是女人要不要回归家庭,这个曾经在世界上开展过一次大的讨论,女人们已经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经济地位、社会经验了,那么她们要不要回到家里继续相夫教子?虽然没有结论,但实际上很多女人已经走出家庭了。这种情况下,西方就出现了男人的回归了,以前男人是不太管家里的。这在无形当中把父亲的、父爱的地位给强化出来,这就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3.缺席的父亲将导致……

      父爱的缺席将影响下一代,并带来恶性循环。中国女人对于丈夫的缺席,不要仅仅是愤怒或者冷漠地指责。一个被母亲过度照顾的小男孩,长大结婚后,内心仍然是个男孩,很难承受作为丈夫或者父亲的角色。他们进入婚姻,就会恶性循环复制下去。

      女孩长期生活在妈妈的照顾下,她学习到的就是如何做妈妈,她不知道如何做个真正的女人。老是跟孩子在一起的妈妈,很难去呈现她女人的一面。这样的女性不知道怎么跟丈夫去交流,她只会去做最擅长的事情:怎么照顾孩子。或者,她让隔代去照顾孩子,她继续做个小女孩。丈夫就会感觉:妻子在哪里?

      4.更大的危机

      从女性视角很容易简单认为:男人连基本的责任心都没有,直接把男人贬为动物层面。因为男人没有责任,父亲的角色缺失,所以孩子得不到照顾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换一个角度:一个男人为什么没办法执行父亲的角色?这不是为男人开脱,而是为把问题看得更深刻。从这个角度看,最大的问题是夫妻作为父母分工合作系统的破裂,这是更大的危机。

      很多母亲抱怨:你们这些男人知道不知道我有多么辛苦?男人也会说:我养家也很辛苦!双方都抱怨对方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于是就更不愿意去理解对方,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让大家更平和地看问题,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批判,批判只能带来反击,即使对方真的错了,但是也会出于面子去反抗。很多配偶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但其实,每个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被别人忽视、蔑视。

      5.系统地看问题,才能解决

      中国这几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如何处理情感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男人把生活的焦虑投射到工作上,女人把焦虑投射到孩子上,都是无法处理自己的状态。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男人的问题,那么只能造成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会导致孩子与父亲更大的隔离。

      问题的正解是:女性需要去发展除了家庭之外,作为一个人的生活。女性的天空很大,如果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那么,她是在浪费生命。一个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么,他无法去面对一个核心的主题,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怎么去挑战一个女人,而不是像躲避妈妈的小男孩一样去生活。

      父母、男女都要思考,到底该怎么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恢复些乐趣,多些放松,多些享受。工作有多重要?生活的享受有多重要?女人倾向于把家转化为痛苦的工作场所,也会把家变成男人难以回去的家!

标签:;  ;  

爸爸在哪?对我国父亲缺位现状的深入分析_爸爸去哪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