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现代商业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理念之启示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现代商业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理念之启示

郝晓晖[1]2001年在《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标志着我国即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央银行已公布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也就是说五年内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中国金融业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正面临着一次十分迫切的战略调整,这对于应对加入WTO以后的局势是无可选择的,既有机遇,同时又面临竞争和挑战。 在同外资银行争夺中,我国商业银行究竟能有几成胜利的把握,其在国际金融领域中所处的位置到底怎样,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何去何从。金融,这个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的走向,将对我国整个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篇论文以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巴塞尔协议新框架的研究。揭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发展方向。对比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实际水平,查找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所在,分析其形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论证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这一经营理念,其基础和核心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充实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化解现有的不良资产,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和依靠专业的人才来实现这一目标。

孙继伟[2]2011年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对金融业实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生存,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百多年来,银行曾经面临过不同阶段的金融危机的威胁,风险评价及管理技术就是在危机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代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了国际金融环境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同时也赋予了银行的风险评价与管理的新的内涵。目前,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叁大风险的研究和防范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主要的方面。本文在第二章节里,深入地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特征和信用风险成因及特征;在第叁章节里,系统地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的分类等内容,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经济学界关于叁大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以及新旧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在第四章节里,研究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和控制现状,指出如何构建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的框架体系及其缺陷;在第五章节,从银行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价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对银行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度量和实证研究,构建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同时,以国内四万亿投资计划为背景,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这一国内新近大量涌现的银行业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针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科学分析了该类贷款财务指标的主要评价因素,又分别运用Logistic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对该类贷款的风险识别和分类进行实证和比较分析,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不同财务评价因素以及判别模型分类效果的讨论,得出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的财务评价体系以及判别模型必须要适用国内实际情况,并给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在第六章节,是以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新型的风险绩效银行评价体系,重点研究了以风险资本理念为核心,建立以风险资本为基的评价体系,用经济资本的杠杆作用来配置资源,有效提高银行资金回报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并完善以绝对量指标EVA(经济增加值)和相对量指标RAROC(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特有的风险约束和效益约束的双效应,激励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方式。在文章的第七章节,重点讨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防范策略,按照巴塞尔新协议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风险预警机制、风险缓释和转嫁机制以及信用风险管控文化和理念培育体系,对如何健全管理体系提出合理的政策性建议,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顺利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大课题。本文贡献之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大的环境背景下,与时俱进,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模型,对国内社会上出现的新的课题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从自身风险特征出发,体现出银行风险评价指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实现对风险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全面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证定量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加强对文献的综述和归纳,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苏阳[3]2014年在《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其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在收支结构方面的综合反映,也是决定其盈利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体现出组织内部资本积累的成效和水平,较好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保障银行资产安全,降低流动性风险,进而维持信用体系稳定。实际上,受制于政策、市场、客户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目前该方面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因此,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盈利模式转型升级的角度探索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为“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以信贷规模扩张为主要业务形式、以分业监管为主要监管模式”。银行业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但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仅意味着银行业市场化机制建设提速,我国商业银行的高利差时代也将终结。同时,以余额宝、活期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也将加快推进金融脱媒化进程,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调整业务发展战略。此外,我们看到,自2010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金融监管委员会发布第叁版巴塞尔协议(以下简称巴塞尔协议III)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苛的资本监管约束①,亟需调整战略,应对全新监管要求。金融环境的变化启示我们,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信贷业务主导的盈利模式必须转型。长期以来,宏观层面受到高储蓄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中观层面受到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结构制约;政策层面受到利率管制及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限制,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盈利模式存在“两个主体”的现状:一是利差收入占主营业务的主体,二是批发业务占利差收入的主体。与此同时,中间业务发展滞后,呈现叁方面特点:第一,中间业务品种较少、附加值低、创新力不足;第二,重规模、轻效益、缺乏统一规范,中间业务创收能力低;第叁,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低,服务手段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型。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用于综合评价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现状进行分析,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特点、成因、转型的障碍及驱动因素等维度展开研究。之后,以美国、德国、瑞士和香港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然后,本文以我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代表)2005年-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利用Stata11.0作为分析工具,运用面板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来看,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间存在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以“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衡量标准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与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第二,从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来看,比起国有四大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综合盈利能力的正向拉动作用更大,因而今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在业务战略调整上可向非利息收入业务倾斜;第叁,与传统存贷业务相比,开展中间业务为代表的非利息业务对营业利润的提升更为有效,且这种趋势在加剧,这也为我们倡导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业务主导向信贷业务与中间业务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转型提供了数据支撑。第四,我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总资产收益率、税前人均利润、总资产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贷存比、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九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提取及合成,该合成指标可以测查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资金流动性管理、未来成长能力、资产质量管理、股本扩张能力、成本管理水平、资本获利水平等若干方面的能力,通过运用此指标体系对15家样本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的排名,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落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此指标体系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跟踪监测自身的综合盈利能力,从而及时调整业务重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在转型过程中,应当重点把握“一个目标,四个维度”。一个目标即:盈利模式由传统信贷增长的粗放型高风险模式向利差模式与中间业务均衡发展的多元化集约型盈利模式转型。而四个维度即:以维持当前净利息水平为基础,以拓展非利息收入为着力点,以增强创新研发水平为驱动,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保障。以期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战略发展和盈利模式转型提供一定的角度和思路。

崔鸿雁[4]2012年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叁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王相东[5]2014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在国内融资市场的各项融资份额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健康、有效的运营与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保障社会经济及金融的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信贷制度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急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贷制度安排。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不足。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指明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首先,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其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涵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再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第3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分析。首先,按照制度变迁的发展阶段,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历程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叁个阶段。其次,对中国信贷制度变迁历程梳理,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外动力。再次,结合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特点,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叁个特点,即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制度变迁、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最后,分析和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势: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与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第4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首先,从信贷组织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以及激励约束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即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信贷文化落后。最后,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非人格化的产权制度、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内部部门利益博弈以及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第5章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首先,从信贷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分别对美、英、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内容进行简论。其次,总结提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6章是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首先,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包括完善信贷组织制度、信贷决策制度、信贷审批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信贷人员激励约束制度等。其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包括完善信贷资产交易制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以及信贷资产退出制度等。再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相关的约束制度,包括完善信贷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贷监管制度,完善信贷市场监管制度等。最后,塑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刘新林[6]2016年在《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推动得较快,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还不是十分理想,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不全,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满足率不太高,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额度偏小,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在地区和校际之间不平衡。这些问题都说明,金融机构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惜贷”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推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和违约率,导致金融机构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太高。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40%。如此多的青年在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开展好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1999年开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一波叁折,经历了探索阶段、展开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改革阶段、完善阶段六个时期。随着时间的增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日益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准公共物品,采取混合供给方式,即由商业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对贫困学生的资助,而贫困学生的偿债能力很低,不要求贫困学生提供担保,具有很大的风险。政府提供的补助仅限于利率优惠、还款期限优惠、贷款减免优惠,没有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保护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金融机构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不太高。为了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保障金融机构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资金的安全,提高金融机构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地开展,从我国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开始,就让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承担义务。随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越来越多,到现在,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了催收义务、告知义务、接受联系义务、代偿义务、曝光附带义务等五项义务。我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在制度变迁上选择了强行性制度变迁的方式,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一步到位地安排预期制度。由于制度变迁的方向不太明确,导致制度不断地变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对以往的政策予以调整。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频繁地发布命令和规章,相互之间难免不和谐,有的甚至前后矛盾,相互抵触。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不具有制度的普适性、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制度实施机制的畅通性、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实现其功能的完善性,并且效用递减得特别快。无论从动态方面讲,还是从静态方面讲,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效率都不太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负效率。这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率提高的作用,甚至还起到了与预期相反的推高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和拖欠率的作用。为了保证所有需要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有必要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的义务予以检讨,重新设置用人单位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重新设置的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义务,要起的一种重要作用,就是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供给效率。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用人单位像我国一样,也承担义务。不过,在这些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义务,与我国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义务不同,他们承担的是提供就业信息义务、代扣利息义务、代扣代缴义务、出具证明义务。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义务只有一种,少数国家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的义务有两种。而且,这些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履行起来,都比较容易,不太难,费用不高,成本较低,负担不太重。国外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率高,与这些都息息相关。这些启示我们,让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义务,应当尽量少加重用人单位的负担,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率紧紧挂钩,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采取的是分期定额还款方式,这种还款方式一出台,就受到了广泛的诟病。分期定额还款方式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的正外部性有效内在化,无法使国家助学贷款的信息不对称得到改善,无法使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厌恶得到克服,有强烈的变更需求。缓解国家助学贷款价格的上升,需要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全额管理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制度上的障碍已经扫清;个人所得税征收技术的进步,具备了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方式的条件,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方式采取按收入比例还款的方式具备可行性。我国税务机关的征收组织早就已经覆盖了所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区域,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税务机关基本上能够控制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风险,税务机关参与国家助学贷款回收的成本低,税务机关不仅应当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而且应当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身份的方式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机构不必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只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大大降低了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机构的管理成本。税务机关以国家助学贷款回收机构身份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用人单位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代扣代缴毕业生应当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为了保障到国家鼓励的地区和岗位工作的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毕业生由国家代替偿还国家助学贷款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在毕业生申请国家代替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时,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代扣代缴义务和出具证明义务,原来在国家助学贷款中承担的催收义务、告知义务、接受联系义务、代偿义务、曝光附带义务可以废止。

王恒[7]2007年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课题,本文选择目前与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密切相关的中小企业授信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总结与归纳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方法,结合(搜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的历史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对影响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有关经济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论证;同时结合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历史特点,探索适应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对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实践价值的授信风险控制理论和方法。本文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在简要介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损失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引出本文选题的背景、依据以及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从国内外金融风险损失的历史教训入手,阐明现代风险管理是一个全球化的课题,同时探讨了目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风险损失的异同之处;接着介绍了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演进过程以及在一些主要经济体里的实践情况;最后,简要地介绍了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息息相关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及其演变过程。第叁章在概述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思想及演进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目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情况。如我们熟知的信用矩阵、KMV以及在险价值VAR模型等,以及美国现行的经济资本配置体系,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结构模型和集合模型等。第四章详细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信用以及融资现状,指出中小企业信用低下是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直接原因。第一节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定义及分类,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的信用特点;第二节详细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融资途径等,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原因;第叁节结合中国中小企业的信用现状,通过对国内外商业信用制度建设的比较,提出一些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方法。第五章从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实务入手,详细介绍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实践方法。第一节简要地介绍了授信业务的概念、分类以及各授信环节的相互关系;第二节介绍了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以及商业银行授信中小企业的风险博弈关系;第叁节介绍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的风险评估指标,分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两种情况加以论述,最后详细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第六章主要以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经济计量检验。本章第一节选取某银行信用评级系统为检验对象,从标准、对象、实现方法以及审批流程等方面对其客户信用评级系统进行必要的介绍,使读者对所选取的检验对象有较深入的认识;第二节介绍了本章所运用的经济计量检验方法:排序多元离散选择模型;第叁节从检验变量的选择入手,利用排序模型从众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变量中,选取对信用评级系统影响较大的变量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最后确定排序多元模型的最终形式,得出各解释变量对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影响力系数;第四节利用建立的排序模型进行期望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运用排序模型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是可行的。第七章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的风险限额作为样本,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影响中小企业授信风险限额的企业财务及经营管理指标进行计量检验。第一节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对企业授信额度的概念、目的以及统一额度管理的意义;第二节首先介绍了检验企业风险限额的意义以及授信风险限额检验模型的设计和变量的选择标准;接着详细论述了模型的确立、估计以及结果分析;最后对模型进行总体评估,得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向大客户过度授信这一重要结论;更为重要的是,得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授信主要关注的企业经营管理指标,如企业信用等级、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负债等,为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授信的风险偏好提供了依据。第八章结合上一章经济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另一个角度对授信风险限额进行再检验,同时对两个模型方法和结论进行比较,得出两个模型的优缺点。本章第一节简要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二节首先回顾了授信风险限额的经济计量模型,接着建立了5个变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又建立一个10个变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和以上两个模型作出比较,结果发现:5个变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经济计量模型的拟合优度基本上差不多,而10个变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拟合优度明显强于经济计量模型。从而比较了两种建模方法的异同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适应输入输出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特点,因而可以容纳和利用更多的信息,这是它优于线性经济计量模型的地方。线性经济计量模型只能容纳具有线性关系的信息,排斥非线性关系的信息,但是它能确定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力系数,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却不能。这说明了两种模型各有长处,不能互相替代。同时也给出了对两种模型根据需要而做出选择的空间。第九章是本文的结尾部分,首先是对本文的研究工作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同时指出工作中的不足;接着介绍了与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密切相关的几个需注意的方面,如依法合规、反欺诈以及资产保全等。这些不是依靠掌握风险控制理论和方法就能解决了的,然而这些又在授信风险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以及法律监管等尚不完善、透明的状况下,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对一些尚待开展的工作做了前瞻性的概括,以此作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在于:一、针对中国银行目前使用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选用一个地区分行的实际数据,利用排序多元离散选择经济计量模型对评级系统进行检验,检验其信用评级系统中指标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冗余指标,各指标的分值设置是否合理,对评级结果的影响程度是否符合原先的设计思想,从而为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修订完善提供参考意见;二、利用中国银行对制造业企业的授信风险限额以及授信企业的财务数据,结合企业信用评级状况,建立加权最小二乘法经济计量模型,用经济计量软件E-VIEWS得出模型评估结果,分析影响授信风险限额的诸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为银行制定正确的授信风险限额或修改既有的风险限额提供参考意见。叁、通过对风险限额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再检验,比较经济计量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检验授信风险限额时的异同之处,分析各方的优缺点,以求能够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四、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人员提供信贷风险控制的理论和与方法指导,是基于实践指导的应用研究。本文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惯用的数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方法进行分析检验,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具有实践指导和应用价值。这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具有理论探索和实务操作创新的意义。作为一篇数量经济学专业的博士论文,本文侧重于对目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理论的实践检验,同时对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但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望老师们以及有意于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学者同仁批评指正。

葛清俊[8]2007年在《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竞争及获得竞争优势的路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业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开始更多地依赖竞争战略,竞争战略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导向力量,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问题开始逐渐走进理论研究的视野。现有文献尽管从环境、能力和资源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本源问题,但没有将环境、能力和资源等因素放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动态地研究它们对组织竞争战略的影响。本文尝试了以商业银行产业为背景从绩效的视角研究组织竞争战略问题,并在界定竞争战略效率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累积Logistic统计分析模型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环境、能力和资源是竞争战略效率的叁个决定因素的结论,进而对环境、能力和资源叁个决定因素分别进行了独立分析和系统分析,并通过对前提和假设两个方面约束条件的规定构建了反映竞争战略效率生成过程的竞争战略效率模型。在对模型的深度研究中,分析了模型运行的主要效应、机制和障碍,设计了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解释了模型指标的度量和评价方法,检验了模型的运行和评价过程。本文的结构包括绪论、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商业银行竞争状况分析、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决定因素、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实例验证及结论和展望等七部分内容。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依据、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有关概念的界定等内容;在相关理论研究进展部分,重点回顾并重新梳理了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和最新发展;在商业银行竞争状况分析部分,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商业银行竞争状况的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归纳出了当代商业银行竞争的导向模式和战略特征,这部分是进一步探索商业银行竞争竞争战略效率决定因素问题的依据;在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决定因素部分,根据在问卷调查中提炼出的统计信息,借助于累积logistic统计分析模型,归纳出了环境、能力和资源叁个竞争战略效率决定因素,本部分是构建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的分析平台和框架基础;在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部分,依据竞争战略效率环境、能力和资源叁个要素决定的基本结论,通过对建模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的理论界定,构建了以环境、能力和资源叁个要素为基点的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模型运行机理的分析,给出了模型运行过程中的若干机制和效应,同时,对影响模型运行的主要障碍因素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实例验证部分,以CITYGROUP、HSBC HOLDINGS、MUZIHU和中国工商银行四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叁个方面。一是将在运行效率范畴中通常被视为外部因素的环境要素内化在竞争战略效率范畴之中,使其成为竞争战略效率决定系统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竞争战略效率范畴既反映了竞争战略制定的质量,也反映了竞争战略执行的效果;二是提出了核心能力生成于环境、能力和资源叁要素系统作用的观点,认为核心能力不是能力要素中的核心元素,而是组织在竞争中环境、能力和资源叁要素长期整合和交融的结果;叁是以环境、能力和资源叁个要素为基本框架,建立了反映竞争战略效率决定过程的逻辑模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2001年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于2006年底已全面开放金融业,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已完全融入世界商业银行竞争的大潮之中。有鉴于此,本研究的结论和成果对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到竞争战略导向下的全球商业银行竞争中去,并在竞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将具有重要意义。

刘国强[9]2003年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形成了一股开发新业务的浪潮,作为金融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表外业务空前活跃,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把表外业务的发展作为主要的经营取向。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表外业务成为继传统资产、负债业务之后的第叁大业务支柱,其重要性日益提高,规模也直逼资产负债业务。表外业务不但以其成本低、收益高、对资本要求少、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等特点为现代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而且起到了服务客户、联系客户、稳定客户、促进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作用,因而受到国外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尤其是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逐渐壮大,更使业务表外化成为当今国际金融界的二大发展趋势之一。 本论文以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归纳与具体分析、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结合,以及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产生的原因、引发的影响、进展的状况及其风险管理、风险监管等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战略构想。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方面的一种尝试,是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以金融创新理论为起点,从约束诱导、规避管制、委托——代理理论、竞争市场、TRICK理论、投资不足、临界点与逆转、特征需求等多个不同角度探求表外业务产生及发展的理论根基。 2、在澄清表外业务广义和狭义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对表外业务概念与中间业务概念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中间业务概念界定不准,其特征含义容易引起误解;而表外业务是国际金融界、国际会计界以及巴塞尔委员会公认的名词概念,概念准确、清晰。所以从规范的角度出发,为了便于国际比较,本文主张统一使用“表外业务”概念。 3、表外业务在西方产生主要源于当时金融环境的变化:一是金融环境的剧烈动荡;二是金融当局对银行经营限制的放松;叁是金融脱媒现象所导致的激烈同业竞争;四是逃避资本管制的需要;而此间科技进步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表外业务的出现并迅速拓展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并以其所具有的信用创造功能扩张了社会信用总量。此外,表外业务还降低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加大了货币政策执行的难度。 4、收益与风险的不可分割性告诉我们,表外业务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风险。所谓其避险功能不过是风险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转移,在整个金融体系内风险并没有消失。本文从研究表外业务风险案例入手,选取巴林银行、大和银行、奥兰治县财政基金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典型分析,归纳总结导致亏损的共性原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突现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必要性。并利用VaR(在险价值)这种测量风险的新技术,重点对表外业务中出现频率最高、最重要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严厉而不失灵活的内外部风险监管是表外业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提出对表外业务进行风险监管的叁个层次,即商业银行的自身监管(内控制度)、交易所及行业协会的监管(行 东北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业自律)、金融监管当局及国际组织的监管(外部监管)。 5、充分的信息披露是表外业务监管的重要环节,而这必须有赖于准确的会计记录。由于传统会计制度对表外业务只以附注形式进行记录的做法,己经无法满足充分披露信息的要求,所以,表外业务的发展对传统会计制度提出了挑战,进而对会计的后续工作——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基础、会计报表,以及审计准则、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会计、审计制度的未来改革提出了建议。 6、本文最后对国内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近况进行了比较,并阐明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同时,本文将一般企业战略管理中的SWOT战略分析方法,运用到商业银行这个特殊的行业中,对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所处金融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带来的威胁进行逐一的细致分析。在SWOT分析矩阵的基础上,笔者站在科学的、客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战略设想。

朱娜[10]2016年在《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与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自21世纪以来,从经营模式和经营活动视角来看,国内外商业银行历经变革,每一次变革都非常深刻,引领了一个时期金融发展的主旋律。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的开放,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新变革的转型期。每次变革都存在挑战与机遇,除旧立新,适者生存,唯有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策略!近几年,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持续下滑的现实,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着巨大挑战,然而曾经微乎其微的零售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却在逐年攀升,各商业银行对零售业务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升。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能否在此次变革中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的大环境中,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的探索转型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对各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状况进行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将为我国商业银行从战略发展态势进行把握,对于零售业务转型问题提供有利的借鉴,可见其现实意义的重要性凸显。本文以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发展中关键理论进行综述,再对其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上,把零售业务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归纳出来,紧接着对品牌与金融创新理论在零售业务发展上的意义进行了论述,针对零售业务发展和转型中客户关系管理和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对其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成为本文的理论核心。然后,深入剖析美国花旗等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中的成功案例,对其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启示进行了总结,具体体现在把科技的支撑力量坚持不放,注重对产品创新的推动,把客户需求作为始终围绕的核心,对服务驱动进行持续完善,注重品牌策略的推进,在竞争力提升上实施差异化发展模式等,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开辟一条新路。接着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发展,分析和研究了其基本现状和转型必要性。并对普遍存在于零售业务产品业务流程科学性匮乏和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相关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分别从转变经营理念、找准市场定位、推进技术创新、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市场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贡献自已的一份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

[1].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D]. 郝晓晖. 厦门大学. 2001

[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孙继伟. 复旦大学. 2011

[3].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 苏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4

[4].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

[5].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 王相东. 吉林大学. 2014

[6]. 用人单位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义务研究[D]. 刘新林. 武汉大学. 2016

[7].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 王恒. 华侨大学. 2007

[8].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效率模型研究[D]. 葛清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9].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D]. 刘国强.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10].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与创新研究[D]. 朱娜. 河北经贸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现代商业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理念之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