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四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小麦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晶白麦1号”晶白麦1号是继8901、白硬冬2号、藁优9409之后,原8901优质麦育种人小麦专家李振桥培育的又一新品种。2003年9月通过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2003006号。该品种已被河北省正定县种子公司独家买断开发,并申请保护,保护号为CNA001326E。2004年5月1日已在《农业植物新品种》刊物上发表公告。
1.1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幼苗半匍匐。抗寒性较好,根系发达。成株株型半松散,株高73cm左右,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且落黄好,克服了8901秆高,抗倒伏能力差、落黄差的缺陷。长方穗多花型,穗层整齐,籽粒卵型,白色,硬质,有光泽,饱满度好。容重800g/L,穗粒数38~46个,千粒重39克。中抗条锈、叶锈,轻感白粉病,抗叶枯病、赤霉病。
1.2突出优点 强筋优质,是加工面包粉、水饺粉的上等原料。2003年在小麦普遍欠收的情况下,该品种平均亩产500kg左右。2004年小麦普遍丰收,晶白麦1号表现出了较大的增产潜力。高产地块平均亩产570kg,充分体现了该品种“灾年不减产、丰年产更高”的优势。经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该品种越冬率在98%以上,能够在冀中南及黄淮北安全越冬。
1.3栽培要点 在适宜区域播期10月1日~10日为宜。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因其分蘖力强,高水肥地亩播量7~8kg,中等地力亩播量8~9kg。据我公司今年实地调查,中等地力播量为9kg,产量都在500kg左右。强调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同时拌种,如小麦专用种衣剂、全蚀净效果都很好。播种时,要施足底肥保好底墒,底肥增施含硫类肥料,利于品质稳定。强调浇好封冻水,保证壮苗越冬。春一水至关重要,要视苗情而定。对三类苗要早促早管,争取冬前蘖、春分蘖同时成穗夺高产;对一、二类苗,要促进两级分化,控制春分蘖,充分利用冬前大蘖成穗。后期浇水视天气、地力具体安排。抽穗至扬花期及灌浆期切实搞好一喷综防,及时防治病虫害,以免对产量造成影响。收割前15天停止浇水,对品质积累有利。
1.4适宜范围 河北省中南部及黄淮北部地区,中高肥水条件下种植。相邻省份在同等条件下可引进示范种植。
正定县种子公司 曹宗义 联系电话:13932194697
2、优质小麦新品种“农大135”
2.1品种来源 农大135是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以陕225为母本,临汾5064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2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冬性,中熟,成熟期比京411晚1~2天。幼苗半匍匐,苗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株高80厘米左右,繁茂性较好。茎秆柔韧,蜡质较轻,抗倒性较好。成穗率中等,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长圆形,角质,千粒重45克左右。产量要素比较协调,产量与京冬8号相当。抗寒性稍弱,但在北京平原地区能够安全越冬。抗病性较好,高抗条锈病、叶锈病、中抗至中感白粉病。成熟落黄好。加工品质优良,属优质面包小麦品种。
2.3产量和品质表现 2002~2003年参加北京市区试,两年平均比对照京411减产2.98%。其中2003年位于第一位,比对照京411增产7.92%。2002~2003年度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5%以上。
2.4栽培要点 该品种抗寒性稍弱,适宜在北京平原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9月25日~10月8日播种,基本苗23万~40万/667米2。重施底肥和拔节肥,返青期视苗情和土壤墒情进行返青期肥水管理。生育后期须浇好孕穗、灌浆水,促进籽粒灌浆。
2.5适宜地区 北京、天津等北方冬麦区。
3、抗旱小麦新品种“中旱111”
3.1品种来源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徐育成研究员、孟凡华副研究员经连续3年旱地、3年水地培育与选择育成。2005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3.2特征特性 冬性,中熟。长芒,白壳,白粒,穗圆锥形,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幼苗半匍匐,生长茁壮,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茎秆坚韧;抗倒伏,抗条、叶锈病,白粉病轻。抗寒、抗旱,耐盐碱,抗干热风,成熟比中旱110略早,落黄好,呈金黄色。
3.3产量表现 天津市宝坻区种子公司于2000年水地产量鉴定试验,平均667米2产419.8千克,比京冬8号增产8.5%,居65个供试品种的首位。2001年盐碱地产量对比试验,667米2产312.9千克,比对照中旱110增产11.75%,居23个供试品种的第三位。2002年盐碱地产比试验,667米2产255.3千克,比对照中旱110增产5.5%,居7个供试品种的第一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2002年旱地产量对比试验,667米2产327.1千克,比对照中旱110增产2.1%,比晋麦47增产5.3%。2003年、2004年参加北京市节水组区试,平均单产385.9千克,比京冬8号增产11.2%,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三位。
3.4栽培要点 施足底肥,适期播种。北京地区9月25日~10月5日播种为宜,每667米2基本苗旱地25万~35万,水地20万~30万。旱地种植在早春应用碌碡压麦,并随即搂麦松土,以保墒增温,促进麦苗早发快长。水地在浇足冻水的基础上,春季根据水源情况,主攻拔节肥水,浇好抽穗灌浆水,以提高粒重。
3.5适应地区 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以及山西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种植。
4、高产小麦新品种“京9843”
4.1品种来源 京9843是北京市种子公司于1998年选育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组合为京411/冀87-5108//Q6,2005年通过北京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2特征特性 该品种冬性,幼苗半匍匐,生长健壮,分蘖成穗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角质率高,商品性状好,千粒重45克左右,抽穗期比京411晚1~2天,成熟期相近,抗逆性较好,抗病力强,高抗白粉病,抗倒伏,抗穗发芽。 ^4.3产量表现 2001年参加北京区试高肥组,平均667米2产396.8千克,比对照京411减产0.11%,名列第三。同年,天津市区试平均667米2产399.5千克,比对照京冬8增产3%,名列第四。2004年参加北京市区试,平均667米2产417.1千克,比对照京411减产3.1%,减产不显著,16个品种中排名第七。2002年北京市良种场大田繁殖130亩(667米2),平均667米2产401千克。
4.4栽培要点 9月25日~10月5日播种,基本苗20万~30万/667米2,底肥施二铵15~20千克/667米2,尿素10千克/667米2,拔节期施尿素12.5~15千克/667米2。在保证底墒的情况下,在入冬前、拔节期和开花灌浆期灌3水,沙土地应增加1次返青水。冻水不宜过早,以夜冻日消时为宜。拔节水应在春4叶展开至5叶露尖时为宜。
4.5适宜地区 适宜在北京及北部冬麦区与北京气候特征相似的地区种植。
联系电话:0311-88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