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 265301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民主性、人文性、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在广阔的空间、有限的时间里借助课堂这一教学主渠道达到教育质量的最优化,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体会到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力引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富趣味和情感的,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渊博的学科知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左右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现代技术为语文课堂提供了全面而又感性的教学机会。我们可以借助幻灯片、多媒体等网络教学手段,将声音、画面、图片、文字、情感等内容融合,使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相结合,化抽象为可视,化枯燥为神奇,引导学生走近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心理处于热切的求知状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如《鸿门宴》中,教师对座次的讲解每每都是费尽口舌,而学生往往记过便忘。这就是因为讲解过于干巴,学生又缺少实际的环境,所以死记硬背后还是咬的不硬。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戏剧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亲身体验一下。在游戏中自己安排座次,轻松愉悦而又深刻记住这一知识点。这远比我们用纯客观的文字讲解、翻来覆去地提醒记忆生动形象且记忆效果可能终生不忘。
二、充分准备,优化课堂
1.精心准备,薄发厚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是以分秒来计算的传授知识的净土,教师必须提前精心准备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对答如流。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现在我认为应改成“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应该拥有一条河”。因为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幽默的语言,高雅的谈吐,睿智的应答潜移默化中就会影响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注定要使语文老师成为“杂家”,这样一旦有教学需要即可信手拈来。而要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就决定了教师准备要最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备教材,要了然于胸,熟烂于心,轻车熟路,甚至达到脱本教学;备教法,灵活多变,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备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才能默契协调;备学法,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厚积薄发,才能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简单快捷的学习方法。
2.课堂交流,寓教于乐。
带着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充满信心地步入课堂。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做一个有血有肉的组织者,一个收放自如的引领者。在自己主导的步伐下,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使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非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木偶。课堂如水流,教师如水渠。渠引至哪里,水就会流到哪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不断地传授给学生新奇有趣的知识,这样,死寂的课堂才会沸腾,“死水”变成了“活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轻松愉悦且成功的完成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掌控好授课时间和授课重点,熟悉学生的认知水平,预想学生会遇到的困难,准备好让学生积累的知识,提高的能力,掌握的重点,务必“当堂事,当堂毕”,使学生能及时主动消化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期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3.精讲精炼,信心满怀。
语文课教师要学会适当放权,把时间和思考放给学生。摈弃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向分析文本的做法,把“独角戏”变为师生间的“对台戏”,使课堂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共同表演的舞台。因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在讲解中要秉承“讲一个,会一类”的宗旨,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我们老师要放弃无重点、无扩展、无层次、无深度的滥讲,提前挑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问题,以点带面,使得大部分难题在课堂上得到解决,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训练,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历练学生自学的能力。从课堂到课外生活,扩大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的领域,发挥语文的大生活观。高效能、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就好比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树,其根本在于使学生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习而熟之,熟能生巧,达到自学的目的。不搞题海战术,不用挤时间的方法迫使学生学习,使学生对语文生厌,让学生对我们产生教师只会发卷、批卷、讲卷的黔驴技穷之感。
三、课后反思,有的放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堂课下来并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我们的教案都应有教学后记,经验感悟,课堂教学也必须要有课后反思。有句话在教育界经常传说“教三年成不了特级,写三年反思却可以成为专家”,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课后反思这一环节,以便做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讲解。首先我们要及时将学生这一节课的学习情况掌握在手,尽快将信息反馈回来,把握住课后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在哪一环节中反应热烈,哪一环节反应平平,哪一环节脱节等等,这都将是我们下一节课的最好参考和借鉴。根据这些情况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还应作哪些调节和改进,不断研究和实践,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有声有色,充满色彩和活力。
只有秉持一份责任,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内学出信心,学出兴趣,学出质量,轻松愉悦的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使语文课堂焕发魅力。
论文作者:吴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这一论文; 知识论文; 课后论文; 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