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MC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家属母婴护理能力的作用论文_朱海燕

朱海燕

宁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评价FCMC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家属母婴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产科分娩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一共2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母婴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母婴护理的前提下,对产妇采取FCM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自我照护能力、新生儿照护能力与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情况。结果:(1)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产妇自我照护能力明显更高,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明显更强,P<0.05。(3)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明显更高,体温波动明显更小,P<0.05。(4)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体质量、身高、头围增长明显更优,P<0.05。(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更低,P<0.05;和护理前对比,两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FCMC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连续性、程序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家庭成员对母婴照护知识的认知度,同时有利于增加产妇家庭成员的和谐度,有利于提高母婴护理质量,减轻了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感,有利于促进产妇和家属形成良好的母婴照护行为。

【关键词】FCMC护理模式;新生儿家属;母婴护理能力;作用评价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FCMC)是一种现代的母婴护理模式,以产妇妊娠、分娩、产后护理和新生儿护理作为主要内容,为产妇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监护模式[1]。该监护模式凸显个体化的特点,注重家庭支持和参与,强调为产妇与家属提供有利于促进家庭凝聚力的母婴照护,为母婴的身心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充分凸显了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2]。通过FCMC护理模式的干预,有效地促进母婴护理质量提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产科分娩的孕产妇进行对照试验,探讨FCMC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家属母婴护理能力的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产科分娩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一共20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为28.10±3.50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06±1.00周,文化程度为:小学与初中55例,高中100例,本科及以上45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00例,观察组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为28.00±3.50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02±1.00周,文化程度为:小学与初中30例,高中50例,本科及以上20例;对照组年龄为20-37岁,平均年龄为28.14±3.58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9.06±0.99周,文化程度为:小学与初中25例,高中50例,本科及以上2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母婴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照护新生儿,指导母乳喂养,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负责实施,同时保持母婴分离。

观察组:在传统母婴护理的前提下,对产妇采取FCMC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包括以下:

(1)产前护理

孕产妇、家属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带入病房,全程实施护理,包括一切治疗措施、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

(2)产时护理

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根据孕产妇的意愿选择家属陪伴分娩,安排1名家属陪护,共同参与产程护理,让孕产妇在家属、助产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分娩的过程。在产程护理的过程中,助产人员应当主动询问产妇的感受,让产妇身心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下,同时需要认真观察产程,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则需立刻报告医生和配合处理。

(3)产后护理

实施全天24小时母婴床旁护理,由家属亲自参与新生儿的预防接种、筛查、沐浴、脐部护理、抚触等,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新生儿喂养、换尿布,护理人员协助指导家属,以家庭护理为主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对产妇家属进行母婴照护知识的培训,开展专门的健康讲座,传授产后保健知识。分娩后立即进行90分钟的皮肤早接触和早吸吮,对新生儿进行早期吸吮护理,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每次喂养成功以后指导产妇将新生儿头部伏在产妇肩部,轻轻拍打背部,有利于防止新生儿吐奶。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保暖护理,新生儿沐浴完后不再使用爽身粉,而是用柔软浴巾进行全身沾干水,24小时内不再予以常规沐浴,定期消毒新生儿的衣服、毛巾、尿布,保持新生儿每天的清洁。产后24小时不再另外进行脐带包扎,而且让其自然干燥脱落,同时指导产妇进行脐带护理与观察。使用75%乙醇消毒新生儿的脐带残端和肚脐窝,观察新生儿脐带、周围皮肤是否发红、出血或者存在分泌物等等。[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自我照护能力、新生儿照护能力与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情况、体质量、身高、头围增长情况、产妇的负面情绪。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自我照护能力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产妇自我照护能力明显更高,P<0.05。(如表1)

2.2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明显更强,P<0.05。(如表2)

2.3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情况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明显更高,体温波动明显更小,P<0.05。(如表3)

2.4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高、头围增长情况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体质量、身高、头围增长明显更优,P<0.05。(如表4)

3.讨论与结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产妇优质护理服务备受关注。尤其是初产妇,许多初产妇对产前产后保健知识缺乏正确的认知,导致母婴护理不当,引发产妇负面情绪和新生儿发育不良[4-5]。现代产科护理强调以家庭为中心,传统的护理将产妇和新生儿作为不同的主体,注重满足产妇和新生儿各自的需求,忽略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作用,也忽略了产科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6]。FCMC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对产妇、新生儿实施产科监护,弱化了护理人员的护理主体作用,将产妇和新生儿作为一个整体,增加了产妇和新生儿接触的时间,可以提高家属对母婴照护的能力、知识认知度,从而有利于缓解产妇产后的家庭纠纷,有利于减轻产妇的负面情绪[7-8]。本研究采取FCMC护理模式对产妇、新生儿及其家属进行母婴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产妇自我照护能力、新生儿的照护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FCMC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连续性、程序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家庭成员对母婴照护知识的认知度,同时有利于增加产妇家庭成员的和谐度,有利于提高母婴护理质量,减轻了产妇产后焦虑抑郁感,有利于促进产妇和家属形成良好的母婴照护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香玲,田晓莉.核心式健康教育在VIP产科母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2):188-190.

[2]丁梅,黄晓峰,钟惠琴,兰艳莉,孟利敏,王欣,刘小花.赣州市母婴护理员培训管理及社区护理服务现状[J].重庆医学,2017,46(21):3018-3019.

[3]张玉红,许红,赵跃.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母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28(02):70-71.

[4]李莉,徐梦,刘静,顾学勤,代敏敏,杨昌雄,姜新.浅析产后母婴护理服务现状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0):192-193.

[5]吴琼,吴玲.微信公众平台在产科健康宣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268-269.

[6]张秋实,朱桐梅.工作坊模式在母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06):434-437.

[7郭晓敏.浅谈母婴护理情景视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8,5(05):184-185.

[8]朱桐梅,马荣华,顾垚,艾梅,张秋实,潘青.对高职院校母婴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3):130-132.

(上接第60页)

对此做了相关的探讨,总结出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方面及孕产妇方面的风险因素,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又细分为几个小因素。在这些风险因素中,来自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大部分为可控因素,即可以通过采取某些措施使之得以消除。比如针对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较淡薄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学习法律文献等方式来解决;针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比较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及责任心来解决。对于来自孕产妇方面的风险因素,本次研究将其归纳为妊娠与分娩过程中的不可预测因素、孕产妇在妊娠或者分娩期间的心理、生理问题、孕产妇的配合度较低三项。而改变这些因素的途径主要是加强护理手段,即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来消除以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孕产妇的安全性。比如护理人员尽量消除病房及医院各处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产妇滑倒、跌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为孕产妇创设安全温馨的住院环境;或者经常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增进产妇与护理人员的亲密度,使产妇充分信任护理人员,另一方面给产妇提供一个倾诉的渠道,有利于其缓解心理压力。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护理差错率、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对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加以归纳总结并实施相应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产科应对此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黄晓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8(3):252-253.

[2]朱婧雅.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1(3):211-212.

[3]林瑞玲.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4-95.

[4]陶丽玲,尹萃等.产科护理中潜在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2014,9(7):157-158.

[5]李超琼.产科病房中的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2(3):55-56.

[6]李艳芬.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6):207-208.

[7]覃滟涵.浅谈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5):18-19.

[8]王世影.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25(13):31-32.

(上接第61页)

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及护理的效果,同时依靠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减少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说明聚焦解决模式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极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在保证治疗及护理效果的同时,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研究中尚存在诸多不足,研究中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尚需要大样本,长时间的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试验中对患者数据统计、分析时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均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恢复患者的心肌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效的规避心脏不良事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

[2]高晓津,杨进刚,杨跃进,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3):206-210.

[3]杨亚佳,范雪华,江溶.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8):718-720.

[4]刘莉莉,林平,赵振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1-25.

[5]张晓华,邵爱英.半自动除颤监护在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75-376.

[6]杨丽娟,李荣,周淑英,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对心脏康复疗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3):863-865.

[7]李可,杨艳.聚焦解决模式对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225-230.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05-720.

[9]王丹,张国莉,李楠.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4):279-280.

[10]孔祥玲,牛怀芝.聚焦解决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0,16(4):483-485.

论文作者:朱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FCMC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家属母婴护理能力的作用论文_朱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