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育形势刍议——(2003.8.11.在高职敎育研究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理事会论文,研究会论文,高职论文,第六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我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它特定的培养目标及其相应的课程为基本特征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而不是指某一类高等学校或者说某一个教育层次。
首先让我引述北京的一则消息:北京市高职毕业生人数,2001年为1700多人,2002年8400多人,今年13000多人,明年将近20000人。今年4月9日,北京市教委专门为高职毕业生举办了首届专场“双选会”,有2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2600个职位。市教委决定,今后每年举办一次,同时从今年开始出台两项新的政策:一是经教育部批准,给高职毕业生使用全国统一的报到证;二是高职生入学可以“农转非”,由学生自主选择。此外,延续已有的“专升本”政策,今年可以有15%的高职毕业生“专升本”,目前全市已有1600多名毕业生报名,占12%。
北京市的这条消息可以看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当前形势的一个缩影,一方面,说明高职教育的规模发展很快,政府很重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三不一高”政策已在实践中逐步被否定;高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大门已经打开,升学比例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说明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3000多名毕业生,只有2600个职位可供选择,无疑“僧多粥少”。
如何看待我国高职教育当前面临的形势?
第一,不能不看数量,又不能只看数量;
第二,既要历史地看,又要作横向比较;
第三,既要看重发展趋势,又要正视当前实际;
第四,既要看宏观决策走向,更要看广大干群的创造性实践。
以下分三个方面谈我的看法,与各位校长共同讨论。
一,总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巨大,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有所提高,最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的数量规模空前增长,高职院校在改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地都涌现出一些社会信誉较高的高职院校,所有这一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从长远看,高职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令人鼓舞的方面和令人担忧的方面都能说出很多,我个人的感觉是喜忧参半,说不上“形势大好”。突出的问题如:
1.教育系统和高职教育自身对高职教育的认识程度不高,相当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明显,教育质量欠高。
2.政策环境尚不理想,某些不合理政策强化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3.数量规模高速扩展之后,相关条件的准备严重不足。
4.生源基础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老高职工作者都会记得,199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党中央和国务院重新强调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之后,当时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认识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什么是高职教育;二是为什么要发展高职教育;三是怎么样发展高职教育。如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创办短期职业大学和提出大力发展专科教育开始说起,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讨论了差不多20多年了。20多年过去,我们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认识虽有很大提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在此期间,我们时而清楚,时而糊涂,到了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已经比较明确了,其重要标志就是国家制定了相关的一系列法律,中央以及教育部发出文件,对于这类教育基本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特征有了一个说法。可是现在,好象又有些糊涂了,其中最首要的问题仍然是“什么是高职教育”?即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是什么?从一些文章和一些实际做法来看,现在的主流思潮似乎是:高职教育是在普通高等教育系列中相对于本科的一个层次,因此,一所高职院校,如果办好了,经过评估合格,可以升本科,不升本科时只能叫“职业技术学院”,一旦升为本科就改名,因为本科里面是没有高职教育类型这一说法。
理论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工作实践的盲目。清楚——糊涂——再清楚,也许正符合波浪式前进的认识规律,我相信当前的“糊涂”不久会过去,新的“清楚”一定会到来。
二,潜在需求分析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否有社会需要。从国际同类教育发展的史实以及我国社会发展的潜在需求来看,我们对高职教育的前景是可以乐观的。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人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对此类人才的评价很值得我们重视,他在1999年出版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把“同时也做体力工作”的知识工作者称为“技术人员”(technologist),我认为相当于我国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对这类人才提出如下三点评价:
1.技术人员是知识工作者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也是成长最快的群体。
2.技术人员是发达国家所能拥有的,新兴国家或第三世界,在培养技术人员方面可能会继续落后数十年,一方面因为培养技术人员成本不低,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知识分子仍然看轻体力工作。
3.技术人员是“最实际、最能带给发达国家长远竞争优势的一群”,“我深深相信,这就是今天美国经济能有强大生产力,拥有独特能力,能迅速创造新的、不同产业的真正秘诀”。
杜拉克从管理学角度判断技术人员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的见解也许存在某种偏颇,但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种有益的忠告。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发展历程,发现他们都高度重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中5A、5B的定义,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教育统计中应该归类于"5B"。2001年,“经合组织”公布了1999年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毛(或净)入学率的统计数,他们按5A、5B的定义分别统计,从中可以看出,不少国家的5B教育已经相当发达,如考察这些实施5B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无不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首先表现出强于普通大学的优势,从而使它们不仅在20世纪的60年代快速发展,到80年代以后仍然持续发展。如德国的专科大学学生数,从1980年的20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47万人;法国的高级技术学院学生数,从1980年的6.7万人增加到1996年的23万人;美国的社区学院学生数,从1980年的452.6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547万人;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学生数,在1980年的46万人基础上增长为1997年的56万人。
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上看,对技术人才也是有需求的,甚至潜在着旺盛的需求。以北京市的几个调查结果为例,“十五”后期的人才需求中,专业技术人员名列第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设备安装、电子设备装配、调试及维修、仪器仪表装配、民用航空维修、美术品制作、电子产品维修等职位从业人员的市场月薪水平都在4000元以上。说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的基本看法是,某一社会事业的潜在需求是具有本质意义的,现实需求的低迷说明待开发的市场潜力很大,关键在于如何去开发。
总之,根据宏观形势和国际发展趋势方面做出的判断,我们应该对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信心。
三,对策思考
要使我国高职教育健康、持久的发展,务须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双管齐下。
在宏观(决策)层面。我认为关键在于能否根据《职业教育法》和国际惯例对高职教育进行正确定性,明确它所培养的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据它应有的性质和地位,调整现行教育政策中与之不一致的部分。
在微观(实施)层面。首先是必须加强高职教育自身的建设,深化自身的改革,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我国各地都有一些社会信誉较高的高职院校,或一批水平较高的专业,它们在就业市场上与一般的普通高等学校比较,不仅不差,而且还显示出一定优势,于是它们在招生时也往往能够录取到基础较好的新生。这说明推进自身的改革和建设是第一重要的,同时说明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可以开发的,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并不是高职教育内在规律的必然表现。
但是,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和解决好毕业生就业和生源基础在这当前面临的两个难题,甚至可以说,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个难题,是我国高职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关口。
1.毕业生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教育的目标有多个,但其首要目标是就业。
有专家认为,为了就业的职业教育过于功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这些见解无疑是值得重视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重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都是完全必要的。值得深入讨论的是,就业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不是完全对立的?我个人认为,如果认识清楚,操作得当,这矛盾的双方可以获得协调和统一;如果陷入任何一种片面性,则矛盾的对立必然出现。围绕这个问题,有必要在如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形成共识:
(1)不能把就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看得太狭窄。尤其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适应某种职业工作都需要综合的职业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决不仅仅是“一技之长”而已。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把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都拉入职业教育,假如职业教育真能实实在在地实施素质教育,岂非求之不得?为什么非要把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可呢?同时不要忘记,这里说的是首要目标,而不是所有目标。正因为如此,因此我赞成“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但不赞成把职业教育定义为“就业教育”。
(2)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总是首先需要生存,然后需要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施展才华的更大空间。特别是对于普通平民百姓而言,眼前的生计总是第一位的。正如黄炎培先生说的那样,如果职业教育能够解决人们的生计问题,“已足令感受生活压迫者闻而起舞矣”。虽然时代变迁,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群来说,就业仍然是最重要的,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它关系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全局,非同小可。这是我对国家所以要重申“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意义所在。当一个人眼前的生存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一切“未来”都将失去意义。正如鲁迅先生说:“……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有意义”。
2.生源基础问题
所谓生源问题是指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生源紧缺,新生基础趋低,而且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是我国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情况下凸显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
据我本人对部分高职院校的了解,来自普通高中的新生平均分数只相当于高考满分的30%左右,来自“三校”的新生则相当于满分的40%左右,最高分与最低分“极差”可达250分之多,个别科目甚至出现了“零起点”的学生。更严重的问题是,其中不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基本的自律和自控能力,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能否客观认识和处理好这个十分棘手而又无法回避的难题,已经成为关系我国高职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是如何客观地认识这种现象。考察各发达国家在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都以不同的形式涌现出一些新的教育类型,它们都以面向大众、培养大多数职业从业者为己任。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也应当担负起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历史使命,因此,“面向大众”应该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大众性”应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
我国的高等教育,去年已经达到大众型水平,但是我国的教育体系,从基本的理念、体制、模式、机制乃至相关的部分政策,居统治地位的仍然是精英教育。而且恰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最快的这几年,精英教育的呼声特别高。
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层层选拔,与此相伴的自然是层层淘汰。这种以选拔和淘汰为手段的教育,在教育普及率很低的情况下,对于少量精英人才的培养具有意义,精英教育在今后也仍然需要,但是随着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如果继续以精英教育思想为主来指导新的教育事业发展,那么,它的局限性和保守性将日益突出。
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排斥精英教育,正如潘懋元教授指出:“大众化阶段,是就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而言,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不可代替的组成部分”。然而精英教育对大众貌似公平,实际上是排斥的,它把大部分学习者淘汰于它的最终目标之外。由于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具有多样性,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人并把多数人淘汰出局,显然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在精英教育阶段不可避免。教育大众化则应该使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教育服务的视野,所有人力资源都应该得到开发。许多实例证明,被精英教育淘汰的学习者同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逐级淘汰的过程中,有些年轻人的心灵被部分地伤害和扭曲,成为他们逐步出现某些不良心理、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的外部原因。教育工作者应该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对他们富有爱心,并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对他们的发展具有信心。
如果上述认识能够成立,那么我们就应该坦然地、积极地面对目前面临的生源问题,而不是消极地、无奈地接受这一观实。余下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把我们学习者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经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教学模式和课程的深度改革,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
第一,要更新教育质量观。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应该是多样的、发展的,而且是全面综合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者,不能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而应有社会参与;教育质量标准的实现过程,要“自律”与“它律”并重,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以社会评价为准。
第二,要更新人才观。我们对人才的认识基础是:承认人的智力多元,相信人人有才。我理解国外提出“全纳教育”的概念就有这样的意思。办职业教育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自觉地乐于吸纳任何基础的求学者,而且对任何一位学生都满怀爱心和富有信心,高度负责地帮助他们人人成才。这样的认识和做法,是不是会使职业教育永远处于低位和劣势?未必。这个结论基于如下两点认识:
1.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理念,评价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应该是在多大程度上使每个学习者的潜能得到开发,而不在于集中了多少高起点的学生。
2.面向多数人群,意味着更大的服务空间,如果处理得好,不仅不是劣势,反而可能形成一定的办学优势。
第三,要承认个性万千,人才各异。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特点与意愿,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积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需求,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还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实施因材施教。其中自主选择和因材施教是关键。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是革命先驱们所憧憬并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的美好境界,也应该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四,要把学习时间作为变数,以“学会”为质量基准,因人而异,弹性操作。做到“上不封顶”——支持每一位学习进度快的学生达到更高目标,“下能保底”——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保证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要探索一种新的制度,承认学生在任何时空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增长,鼓励学生任何有益社会的特长的发挥。
第五,通过教学体制和课程的改革,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互补,努力促使相互融通。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双重证书,从而在劳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满足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需要。对要求升学的学生,采取加选部分课程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即使不要求马上升学的学生,也应该给他们能够继续学习的一定基础。
总之,要在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和全面加强国民能力建设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课程计划符合高职教育大众性、多样性和实务性的要求,通过多种教育标准、多条学习路径和学生自主选择等措施使它更趋人性化;通过弹性学制、因材施教等措施使其更趋个性化;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双证”融通等措施使它更趋实务化。
高职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萌发、成长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它的特定功能决定了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发展方兴未艾,问题总将不断出现,但总将不断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