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数学模型论文_陈林松

(安徽理工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为建立自媒体时代的消息传播数学模型,将传统的波纹传播模型和DP机制相结合,建立起基于DP机制的波纹式信息传播模型。然后进行控制变量分析,即传播者个性价值量α、信息价值β来分别研究不同类型消息在同一平台、同一类型消息在不同平台的传播过程,并得出结论:对于娱乐新闻类型的消息在自媒体传播过程迅捷;对于连通性、交互性优越的平台,具有建立关系方便、交互程度深、开放程度高,信息传播快等特点。最后总结了所建立模型优缺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推广.

【关键词】消息传播;曲线拟合;波纹式模型;EXCEL

1引言

自媒体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相对于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自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交往方式的平等性和交往身份的虚拟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公民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与思想、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并逐渐渗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问题一: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不同类型的消息在自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性?

问题二:验证同一消息在不同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差异性?

2模型的准备

2.1数据采集及统计

通过腾讯API抓取数据,从微博发布的时刻开始,以1小时为时间段,统计出每个时间段的转播/评论次数。考虑到不同话题类型的微博[1]其传播规律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发出的微博其传播规律也有可能不同。因此,本文根据微博用户排行榜设置了5个话题类型:体育类、文化类、笑话类、新闻类和追星类。每个话题类型定量收集了8个时间段不同用户(选取的用户排名较靠前,其影响力较强)所发出的微博及其相应的转播/评论,这8个时间段分别为:7:00—9:00,9:00一11:00,11: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20:00--22:00,22:00—24:00。微博转播/评论数在1000~10000不等,全部数据大小约2GB。

2.2基于传播概率递减机制的波纹式信息传播模型[2]

传播概率递减(decreasing probability,DP) 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波纹传播模型是最典型的传播模型,在所有传播模型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因为该模型充分体现了社会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一对多的广播特点。

①扩散:当用户发布信息后,即产生入水点,水波上的每一点并不是以入水点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而是水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以自己为圆心向四周扩散的。之所以会形成一个环状的水波,是因为水波内部因为扩散对称而相互抵消。

②衰减:传播介质(人物网络关系)是有阻尼的,否则信息就会永不停止地扩散。

2.3多项式回归与拟合

5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5.1模型的评价

1.本文利用腾讯API抓取数据,解决了建模之前没有数据的困难,同时使数据更加真实,便于分析消息传播的过程,令所建的消息传播模型更加的符合实际。提高了模型的正确率和降低其局限性。

2.波纹式信息传播模型形象的表现出信息在刚出现时的传播特征,阐述一个新的消息是如何影响接收者并使其继续传递下去。同时,考虑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阻尼现象,符合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现象。

3.本文以微博信息传播为代表,可能以其他信息传播平台就不一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建立约束条件时,用变量值代替其影响度,可能有些片面。

5.2模型的推广

本文基于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喜马拉雅FM和知乎所建立的消息传播模型,已经将目前的主流自媒体平台所包含。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日趋先进,会有更多先进的自媒体平台出现,不过只要是关于社交,媒体的自媒体平台,基本上都是在模型的包含范围内的。同时,不仅适用于消息,跟消息传播特征相近的其他东西,多可以适用本模型。

论文作者:陈林松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  ;  ;  ;  ;  ;  ;  ;  

基于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数学模型论文_陈林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