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刘俊

试述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刘俊

广东荣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523073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多平原山脉,地形丰富,且在水流经阶梯的交界处,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而这些便会形成我国丰富的水力资源。本文针对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来探讨信息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性,并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集体内容,提出相应的运行方案,以便对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运用

引言

在社会科学技术急速发展下,推进了数据通讯技术中最主要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得到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在信息化技术工程整体建设中应用愈发广泛,为信息技术工程提供着长期有效的发展。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当中,不仅可以深入推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项目系统,还可以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现存的水利工程问题。水利工程对建设质量要求极高,针对工程施工中的大量信息数据,需要很强的时效性,所以快速传递数据是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

1、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有助于建设管理效率的提升

水利工程建设具备复杂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其建设管理质量直接与工程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主要通过收集、传输、存储、整理、调用、发布各项工程信息,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处理好不同管理者之间的任务交接,从而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建设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共享信息库中的各项数据,快速获取水文资料,节省资料收集与调用的时间,并促使各项数据在各个部门的快速传递,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效率。

1.2、有助于先进管理模式的形成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引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构建先进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大幅度提升了工程管理、人员管理、资料收集的效率,使各项工作均统一接受项目管理者的指挥和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是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工程建设全面落实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升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信息化技术的含义是指对不同种类信息数据资源采集、整理、处理和保存,分析其技术方法。这些信息化技术方法的使用推广,在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中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随着计算机系统、互联网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效果及作用日益显著。在信息化技术实际应用可以看出,其涉及到的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措施还是具有多样化的,比如各类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普遍使用,能够对信息化技术的实际使用价值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便利。

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

3.1、遥感技术应用

近些年,遥感技术在防洪、水利执法以及水利工程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发展趋势呈现出:①集成化,水利信息化要求对遥感获知的数据进行集合,而且还要与其它技术系统进行结合,实现遥感技术与外部系统的对接;②数字模型化,通过遥感获知的数据被水利工作者采用,并且可以根据遥感技术制作的图像进行分析,但是基于水利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对遥感系统进行专业的模型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③标准化,要对遥感技术的使用进行统一的标准要求,实现对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交换等科学预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地理信息化技术

地理信息化技术是指通过空间基本数据,采取地理相关模型分析与数据分析技术,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动态图形。地理信息化技术具有三点功能,地理动态预测、综合信息数据处理和地理空间分析。由于这三点功能的特殊性,使地理信息化技术成为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方法,地理信息化技术包括基础空间数据接收、传输、管理及处理,能够将处理好的信息数据直接呈现给施工指挥人员,从而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中对抗洪救灾、防难减灾起到有利作用。另外,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地理信息化技术进行河流、湖泊等地下水域进行构建,产生相关信息数据,形成地理信息预测报告。

3.3、RS技术的应用

3.3.1、在水利规划中的应用

调研是水利规划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RS技术是新调查技术和传统调查技术的综合运用,其能够为现状调查及趋势变化预测提供依据。现阶段,水利规划的现状调查主要是通过地形图和野外作业来完成,由于部分地形图并未及时更新,从而使其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样一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力,进行重新测绘。而卫星遥感资料具有现实性强、周期较短的优点,并且卫星图像的获取也比较容易,据此可对已有地形图的可利用性进行分析判断,若是只增加了公路和建筑,则可通过修测和补测等方法,提高地形图的利用性,或是直接对卫星图像进行利用,将之作为地形图的替代品。在水利规划中,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可以借助卫星遥感资料对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具体做法如下:通过可见光及红外线波段的资料,对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流水系及其污染源进行探测,随后按照水质监测数据对水环境容量进行评估,以此来确定河道的允许水容量,再结合污染物的组成情况和实际含量,对不同季节的允许排放量进行测定。

3.3.2、在河口治理中的应用

河口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水环境进行持续不断地改善,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逐步稳定河床。在我国有着大量的多河口河流,对于这类河流而言,最为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合理地进行分水和分沙,如果河流兼具通航功能,则需要对拦沙门进行有效治理。完成此项工作需要大量与区域相关的信息,如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泥沙水质等等,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为调查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在河口治理中应用RS技术时,可将悬浮泥作为标志,并选择适宜的波段对图像进行复合,通过计算机及光学图像突出悬浮泥沙的信息,以此来获取某种水情条件下的泥沙动力信息经处理后的图像可以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悬浮泥沙的情况,分析其与滩涂演变的关系,便可为河口治理提供依据。

3.4、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同样能够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发挥出较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这种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能够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全面详细地统筹管理和分析,如此也就能够据此得到更多的结论,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有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提升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和水平,保障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也能够得到较好的降低和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开展前做好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处理等工作,能够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的获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是本世纪的主要趋势,只有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将施工过程中的产生的资源进行整理,合理利用及分配资源,从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4):97-98.

[2]邵明政.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6):288.

[3]谢伟,赵明浩,李何清.现代数字技术在水利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8(03):93+95.a

[4]张子寅.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3):26-27.

论文作者:刘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  ;  ;  ;  ;  ;  ;  ;  

试述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运用论文_刘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