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员》中海伦的婚姻观解读论文_代莹

《店员》中海伦的婚姻观解读论文_代莹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伯纳德.马拉默德作为当代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其作品一直以极具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描绘美国社会环境下犹太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以及边缘化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本文从传统的犹太性和美国特性角度出发,通过对《店员》中犹太店主女儿海伦的婚姻观解读,旨在分析二代移民对犹太民族身份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伯纳德.马拉默德;犹太性;美国性;婚姻观

犹太人虽然作为流散民族四处迁徙,承受巨大苦难,但是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并未在民族同化及融合的过程中消失,相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犹太文学。伯纳德.马拉默德一直致力于在多元文化的美国背景下探寻犹太族裔的身份归属问题。美国的主流文化如同大熔炉般对少数族裔产生巨大影响,二代移民尤为如此。正是在美国化的过程中,不同思想不断相互碰撞及融合,暴露出犹太文化不合时宜的教条观念。通过舍弃陈腐教义,吸收有益的外来元素注入活力,犹太文学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店员》中的莫里斯代表了旧式犹太道德观,他的女儿作为生长在美国的二代犹太移民代表了这种边缘文化在主流文化侵蚀下的自我调整及发展。本文通过探寻传统犹太性及美国性的差异,从海伦对三个结婚对象的不同心理分析作为二代犹太移民在美国化影响下的精神历程。

一、犹太性

(一)忍受苦难

忍受苦难构成了犹太民族的精神实质。自有记载以来,犹太人的历史就充满了痛苦与不幸。他们一直四处漂泊,如无根野草般散居在世界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创世纪》中上帝与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达成契约,并许诺他以“希望之地”,因此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的犹太人一直严格遵守犹太教义。由于犹太教义与西方社会主导的基督教存在根本性冲突以及犹太教对上帝的权威性的挑战使得犹太民族的流浪史充满了驱逐流亡及宗教迫害。“历史上的犹太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灾难,犹太作家也在创作中极力地展现出本民族所遭遇的这些历史际遇,并且不断地凸显这一灾难主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于犹太人惨无人道的民族大屠杀更是给犹太人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生理和心理阴影,犹太人常常会在梦中梦到希特勒法西斯的这一暴行。”事实上,失去国家的保护,即使在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也在不同程度上忍受着来自排犹主义的压迫与歧视。他们将苦难看作是上帝的考验,只要默默忍受,终将到达那片“应允之地”获得救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为欧洲犹太人提供了新的契机,他们在移民进程中重新获得希望。然而事实证明,在努力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作为异质文化的犹太道德观并不能帮助犹太人在物质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中获得世俗成就。正如小说中的莫里斯,在海伦看来多年的辛勤劳作只会使原本贫穷的家庭更加贫穷,即使拥有崇高的美德,也不会帮助他们改变贫穷的命运。与第一代移民不同,在第二代美国犹太移民身上已经出现身份认同危机,他们既无法全部认同传统犹太信仰,也无法完全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犹太民族与上帝之间的契约看似更像是遥远的故事,在无形中形成一种精神困境,一种新的民族苦难。

(二)崇智主义

犹太民族一直以来热衷于对下一代的教育,通过教育延续世代与上帝的契约来铭记作为犹太人的使命。这种崇智主义对犹太文化的发扬及传承具有重要影响。崇智主义的产生源自于犹太神学思想。“崇智的观念在希伯来《圣经》中往往粘附在有关上帝的学说上,尊崇智慧、追求知识,常常被看作是对上帝的热爱,因为智慧为上帝所造,是上帝神性的一种流溢。”崇尚知识就是崇尚上帝,宗教思维方式促使犹太人在教育领域形成独特的民族风貌。“犹太人热爱知识的传统并非是在功利报偿的前提下得到延续的,但倘若热爱知识而又能得到相应的功利奖赏,那么完全可以想见犹太人的崇智传统和对知识的额嗜好将会得到何样的激励与发展。”移居美国后,犹太民族的崇智主义得到进一步强化,他们深知要想融入一个新的国家,就必须掌握和当地人一样的知识水平。同时,美国文化对知识的重视及随之产生的各种可观物质回报也为犹太人融入美国社会提供有效途径。正因如此,在各个学术领域前沿都能看到犹太人的身影,只有通过获得知识,犹太人才能在美国社会从事重要工作,真正成为美国社会一员。综上所述,对知识的追求不仅源于宗教传统,更来源于现实需要。

(三)族内婚

犹太民族在漫长的流浪生涯中逐渐形成了民族聚居社团格托,并以此为民族传统维持的重要文化载体。格托的基本内涵是隔离区的意思,也有人将之译为“隔都”。从外部因素考虑,犹太人所寄居的有关当局时常以强制手段对他们进行各种规范管制,使他们被迫生活在一起。更深层的因素在于特殊的流散文化使得犹太人必须生活在一起增加民族凝聚力,借此削弱来自异国他乡中面临的文化弱小感。格托的出现极其相对的封闭性无疑成为犹太人保护及延续文化传统的重要工具,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教对立带来的矛盾冲突。“在犹太人的精神领袖要求犹太人修筑保护《托拉》(即《摩西五经》、保护犹太精神的“栅栏”时,格托无疑起到了一种“文化栅栏”的作用。”与此同时,深受选民思想影响的犹太人将婚姻看作是与上帝达成契约的另一种方式,并在意识形态深处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维尔霍森认为,犹太人在与耶和华订立约定同时,向世人标明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即犹太人与生俱来的神性。”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以及随之产生的民族内在优越性深刻影响着犹太人的日常生活及行为准则,严格按照犹太律法行事。这种排他性使得犹太民族难以被其他民族接受,更难以与外来文化交流。惧怕被外来文化侵蚀的恐惧、流散文化的心理共鸣以及选民思想的排他性使得传统犹太民族严禁与异族人通婚。因此在小说中,海伦的母亲一直要求女儿远离弗兰克,同时卡帕劝阻海伦嫁给路易斯时,也以弗兰克是异教徒作为借口否定海伦对他的爱。

二、美国性

一)世俗成就

美国文化中成功与否的评价依据主要来自于个人对世俗成就的获得,即物质财富的积累。这种文化意识可以追溯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倡导的实用主义精神。在《自传》中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亲身实践证明了自己从穷小子到“民族之父”的蜕变,并极大的肯定了财富的价值。他主张只要通过勤奋努力及辛勤劳作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命运;人们可以通过物质生活的改善获得幸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对美国梦的诠释逐渐形成了美国人的精神信仰,并激励历代美国人以本杰明.富兰克林为榜样不断开拓进取。出于这种信念,人们认为物质财富不仅可以保障生活需要,世俗成就的不同获得程度也意味着个人价值实现的程度。富人是上帝的选民,财富就是他们获得的奖赏。对世俗成就的追求从更深一层含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自传》既是生命和时代的传记,也是18世纪美国历史的记载。”独立战争的胜利进一步使美国人认识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实现国家富裕的重要前提保障。但是随着美国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这种以崇尚勤俭奋斗为主体的世俗追求逐渐演变为对物质主义的盲目崇尚,传统道德观让位于金钱,带来精神信仰危机。

(二)平等自由

平等自由是美国思想、政治和文化的核心。这种信念不仅以法律的形式得以保障,同时也深深根植于美国大众的意识形态中。自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移居美洲大陆以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清教徒认为个人而非教会可以与上帝进行直接沟通,这种思想为美国后来的自由主义埋下伏笔。深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美国人开始认识到民主平等的重要性,并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合众国。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进 深化了美国自由平等的文化内核。正因如此,美国一直以来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移民涌入。“美国人…要证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就要表示出对个人主义、自由、机会平等这些价值观念的尊崇;作为一个美国人,不仅要表现出对这片特殊土地的忠诚,更要表现出对经典自由主义的无保留的接受。”平等自由意味着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以及选择宗教信仰和方式生活的权利。这种思想使美国成为犹太移民的“希望之地”。

三、海伦的婚姻观

(一)纳特.培勒

纳特是哥伦比亚法学系的高材生,相貌英俊拥有远大前程。奈特身上有许多魅力足以吸引像海伦这样的普通家穷人女孩,尤其他还有海伦一直梦寐以求的高学历。但是当她得知纳特并不爱她,只是把她当做性伴侣时,海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纳特的追求。虽然海伦不能否认自己也有性的需求,但是骨子里对婚姻的神圣观念以及自由平等的美式思想让海伦在恋爱关系中更看重自我。纳特从来不介绍阔绰朋友给海伦认识,这无疑给家境贫穷的海伦带来自尊心的伤害。所以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在爱情的基础上发展下一段关系,不再受内心的折磨。与父母辈不同,海伦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相对开放的。她享受婚前性爱自由并不为失去贞操而惋惜,同时坚信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关系。另一方面,她无法忍受失去平等地位的恋爱关系,这样会使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

(二)路易斯.卡帕

如果说纳特满足了海伦对性的需求,路易斯则可以说满足海伦对物质的需求。虽然没有纳特迷人的外表以及雄心勃勃的才学,但是出生于富裕家庭的路易斯年纪轻轻就拥有私家车,而且只要用他父亲赚的钱就能安稳过一生。海伦的家庭条件则困难许多,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成为公司职员,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只要海伦同意路易斯的求婚,不仅可以挽救父亲濒临破产的困境更可以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一起坐享路易斯父亲的资产。但是路易斯并不理解海伦的内心想法。海伦追求的是通过教育实现自我价值,改变如他父亲一般传统的犹太生活方式。二人在康尼岛海滨的木板路上散步时,海伦就向路易斯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犹太身份的种种限制,贫穷的出身以及失去的青春缩小了海伦发展的空间,所以在她看来世界变小了,因为生活并没有太多可能性供她选择。她渴望改善自己的生活,重新获得那些受教育的机会和就业的前途,实现作为人的自我价值。这些东西她从来不曾拥有,却一直埋藏在心底,成为深深的渴望与遗憾。嫁给路易斯,成为小店老板娘并不是海伦的追求。为了改变命运,她坚持去夜校学习并且时常去图书馆希望有一天可以进大学,重新获得发展的机会。但路易斯并不理解海伦的内心想法,在他看来像海伦这样的年轻女孩正缺少一个男人,而自己则缺少一个结婚对象。他安于现状,只想找个妻子和自己一起经营酒店度过余生。路易斯虽然家庭条件富裕但与海伦父亲传统的犹太生活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一成不变的生活犹如海伦父亲的杂货铺一般陈旧让人窒息。拒绝路易斯的求婚也从侧面反应出海伦对传统犹太式生活的否定与反思。

(三)弗兰克.阿勒拜因

不同于纳特和路易斯,海伦对弗兰克的感情充满了矛盾。海伦的母亲告诫她远离弗兰克,并且认为与异教徒接触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于是海伦一开始就刻意与弗兰克保持距离,即使是在傍晚从图书馆回家的路上二人也没有交流。但海伦总是无意识间被弗兰克所吸引,时常想起他。当她在图书馆遇见弗兰克并发现弗兰克也经常去那里读书后便开始对他产生敬意。海伦认为弗兰克读书和自己一样都是出于寂寞,二人无形中形成情感共鸣。她羡慕弗兰克去过许多地方,而事实上海伦却从来跨出过曼哈顿区,他的经历和见闻时刻提醒着海伦自己生活的局限性更激发了海伦内心深处的渴望。她想和他一样周游各地,“见见世面,享受真正的生活”。在听说弗兰克打算去上大学后海伦便羡慕不已,在脑海中想象弗兰克上大学以后的情景。可以说弗兰克丰富的经历和改变自我的勇气深深地打动了海伦,鼓励她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内心的渴望超越了对不同民族的心理隔阂逐渐发展成为爱慕。

结语:

海伦以受难者的形象出现在小说中,从她的婚姻观中折射出美国犹太人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犹太民族一直对异教徒保持疏远,形成自我心理格托。但是在文化碰撞中重视教育的犹太传统与追求世俗成就的美国精神形成契合,使二代犹太民族开始对父辈因循守旧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变,决心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美国梦。正是这种文化碰撞使犹太民族逐渐剔除自身不合时宜的因素,吸收有益的外来介质,形成流而不散的特殊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杨仁敬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

[2]戴维.斯泰格沃德:《六十年代与现代美国终结》,周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15页

[3]刘洪一.《犹太精神-犹太文化的内涵与表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0页

[4]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5]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80页

论文作者:代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店员》中海伦的婚姻观解读论文_代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