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虎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58400
摘要: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6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临床资料,作为该研究对象,分析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时间、24h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原因,并加入优质护理措施,分析其效果。结果: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在不同时间段出血量存在不同,主要集中在产后2h内,产后出血量主要集中在500ml—1000ml,产后出血的原因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给予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优质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恢复,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将优质护理用于产后出血护理过程,能够较好地改善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出血症状,确保其产程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措施;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分娩过程中极易出现的并发症状,该症状发病速度急、进展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生命安全,不利于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恢复。基于此,本文重点对产后出血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分娩的6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9±3.7)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4±3.24)周,初妊娠高血压症产妇47例,经妊娠高血压症产妇13例,对所有妊娠高血压症产妇都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在分娩后均施以催产素,采用肌注的方式。
1.2方式
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判断标准:胎儿娩出24小时内,妊娠高血压症产妇正常产的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的产妇出血量超过1000ml即为产后出血。采用称重方式、面积方式和容积方式测量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出血量。其中称重方式是指胎儿娩出2h-24h内[1],使用专门的计血量纸进行称量,按照1.05g=1ml的血液比重;面积方式是指胎儿娩出2h之内,使用专门的血染敷料巾,规格为10cm×10cm,计10ml;容积方式是指胎儿娩出2h后,使用聚血盆,测量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出血量。观察并记录妊娠高血压症产妇预后、产后具体出血时间,24h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原因。
2.结果
2.1妊娠高血压症产妇预后分析
60例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在经过针对性急救对症治疗后,并加入对应的优质护理方式,都已经痊愈出院,且未出现死亡病例。
2.2产后具体出血时间分析
60例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中,产后2小时内出血的共有44例,占到总数的73.33%;产后2小时到24小时出血的共有16例,占到总数的26.67%。说明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出血集中出现在产后2小时内。
2.3 24h产后出血量分析
60例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中,出血量为500ml~1000ml的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共47例,占到总数的78.33%,出血量为1000ml~2000ml的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共11例,占到总数的18.33%,出血量超过2000ml的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共2例,占到总数的3.34%,说明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出血量集中在500ml~1000ml中。
2.4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60例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中,产后出血原因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和软产道损伤,其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例数分别为44例(73.33%)、10例(16.67%)、2例(3.33%)、4例(6.67%),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引起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包括子宫过分膨胀:由羊水较多、多胎儿或胎儿巨大等因素引起;子宫肌水肿:由贫血、妊娠高血压等因素引起;子宫肌收缩情况异常:由子宫畸形等因素引起。全身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精神过度紧张、难产、第二产程时间过长等,导致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失去力气,此外,还有妊娠高血压症产妇本身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镇静剂或麻醉剂过量等因素。
3.讨论
3.1护理方式
3.1.1生产过程护理:密切监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必要的情况下,可使用产程图,仔细观察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宫缩情况,定期对其阴检,了解宫口的扩张等情况。同时,叮嘱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多休息,补充其日常营养,鼓励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式,等到胎儿的头部完全娩出1min后,逐渐将其胎肩、胎体分娩出来,保持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子宫肌张力,提升子宫的收缩能力,促进胎盘的顺利娩出;指导妊娠高血压症产妇正确的呼吸方式,保护其会阴部位;对于难产等产后出血可能性较大的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可适时静滴葡萄糖,如果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应及时查找原因,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会阴侧切,避免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软产道损伤。
3.1.2 产后护理方式:当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分娩完成后,应及时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测量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脉搏、血压和子宫收缩情况,正确预估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出血量,尽量避免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如果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已经出现出血的情况,应立即采用平卧位,并建立其静脉通道,为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输液、输血,防止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出现休克等现象。针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出血原因,予以不同的救治措施。
本研究中,经过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临床资料分析可知,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时间集中在2h内,24小时出血量集中在500ml~1000ml,说明在胎儿娩出2小时内,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异常症状,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而保障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的生命安全。同时,产后出血原因具体可分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针对不同的产后出血原因,应采取对应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确保及时救治妊娠高血压症产妇,降低产后出血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其主要包括产后出血时间、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原因,护理人员应针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实际情况,予以优质的护理方式,密切关注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体征变化,从而确保妊娠高血压症产妇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周伟莲.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过程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15,02:233-234.
[2]李秋花.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206-207.
论文作者:姬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高血压论文; 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子宫论文; 方式论文; 胎儿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