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干部论文,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91(2006)06-0038-04
在对外开放日益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已经成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突出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干部的教育培训,还是干部的选拔任用,都应该适时地把国际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注意。
一、为什么要提出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问题
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高全党以及每一个干部执政能力的需要,是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需要,也是中国在与世界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需要。
第一,从大背景上来看。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日益紧密地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这种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在继续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利用国际的市场和资源,需要有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都必须主动地、积极地与时代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相适应。
第二,从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来看。
不同时期的领导干部,在不同的任务和环境下工作,其素质要求有基本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一面,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的建设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多数领导干部不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所以,不可能从整体上提出国际化素质的要求。但经过将近30年改革开放之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层次上与外部世界有了愈益紧密的联系。因而,国际化方面的素质也成为越来越多领导干部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一是认识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审时度势,把握大局,需要有国际化素质。二是领导干部的许多工作本身已经具有国际化的特点,所以必然需要国际化的素质。三是各个部门和地区越来越多地举办大型的国际活动,更需要干部队伍普遍具有良好的国际化素质。
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我们要领导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就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就必须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与国际社会进行交往和联系,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打交道的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与国际社会打交道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落实到素质上,就要明确提出提高领导干部国际化素质的要求。
二、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应包含哪些内容和要求
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总的来说,就是既要具有与国际社会和人士打交道的知识、能力、修养、水平,能够有效地维护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又能够开展良好的国际合作,展示和维护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第一,要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熟悉党和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
对外交往,根本目的是维护和争取中国的国家利益,推进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处在什么场合和复杂的情况下,都要能够时时处处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利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决不能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而损害甚至出卖国家的利益。在对外交往中,有时不可能像国内事务一样受到严格的监督,这就更需要有“慎独”的精神,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警惕任何的违规和侥幸心理,防止一切不良现象的发生。
要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内政问题和政策首先要熟悉,这是对外交往的基础,也是向外部世界介绍中国的前提。同时,还要掌握我国对外战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比如说,我们强调,中国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确处理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的关系,主动参与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外交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对外交往中赖以遵循的基础和准则。领导干部在具体的对外交往中,都要能够自觉地体现和贯彻这些精神。
第二,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善于把握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国际形势,是我们科学地制定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单极与多极的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强大的动力。我们面对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所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要求,全党包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包括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所以,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培养和锻炼世界眼光,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善于观察世界发展的大势,善于捕捉对我发展有利的机遇,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善于开拓国际的资源和市场。能够把握国际形势的趋势和特点,也就能够掌握对外交往的主动权了。
第三,要有国际问题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和规则。
领导干部在各级岗位上参与治国理政,就要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未必都要很精,但一定要通。参与和涉及对外事务,专业性更强。不了解对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就不能正确地掌握与之交往的分寸和策略。不了解对方国家社会风土人情方面的基本常识,就可能闹出许多不应有的笑话来。不了解国际社会、国际组织的规则和惯例,就很容易陷于被动的地位,使国家利益和声誉受到极大的损害。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我们的领导干部在这方面的知识需求也越来越高。凡是对外交往所需要的知识,都要掌握一些,有的还需要精一点。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包括:有关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政治、国家机构、外交、军事、科技、教育等基本常识;国际组织和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来龙去脉、政治倾向、职能任务、基本规则、与中国的关系等基本知识;直接交流和办理的涉外事务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双方的利害关系以及双方的立场和态度,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动向、趋势,等等。所掌握的这类知识越多、越精,办理涉外事务的能力就越强,主动性就越高。
第四,要有对外交往的能力和修养,善于处理复杂的涉外事务,能够体现和维护良好的国际形象。
知识是国际交往的基础,而能力则是对这些知识综合运用的才干和水平。领导干部在国际交往中应该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发现动向、趋势、机会、资源,捕捉对方的立场态度和心理状况;应该有清醒的判断能力,能够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把握机遇,分析利害得失,及时果断地作出决策;应该有广泛的交往能力,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物打交道,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场合,建立起较多的联系通道,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多边合作;应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善于以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理解对方的主张和症结,从中寻找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以恰当的方式获得对方的支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能够赢得比较多的朋友;应该有熟练的谈判能力,掌握谈判的方式、程序和技巧,运用合理正当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谋取国家的利益,同时又保持双赢的格局。除此之外,领导干部还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懂得国际社会的礼仪习俗,举止优雅,体现出一种温良恭俭让的品行和风度。每个领导干部虽然都只是一个个体,但如果都能有这样的能力和修养,不仅能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而且能够更好地树立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的形象。
三、怎样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任用和培养各级干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干部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部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领导素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飞速前进的时代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因此,必须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会明确把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作为需要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根据这样的要求,我们应该及时地把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摆上一个重要的地位。
第一,把国际化素质适当地纳入使用和培养干部的视野,对干部提出明确的要求,对某些类型和岗位的干部,还应该作为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用人,是一定的价值观的体现。用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对干部队伍的建设起着导向的作用,对干部队伍的素质也起着导向的作用。如果把国际化素质纳入考察和选拔任用干部的条件和标准,必将对干部国际化素质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问题在于,现在有没有必要,以及有没有条件把国际化素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条件?这要具体分析。客观地说,目前对每一个干部,都把国际化素质作为必备的条件和标准,还没有到这个阶段和时候。毕竟我们国家的多数干部,目前还不直接从事进入国际舞台的工作。而且其素质还有相当距离,尚不具备条件作为必备的任用标准。所以,不能脱离实际,操之过急。暂时并不需要把它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但是,如果作为对干部的希望,适时适当地提出来,要求干部注意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这还是需要的。对与国际事务有关的部门和领域以及某些国际化城市,如北京的相当一部分干部,则应该更多地强调这方面的要求。对于某些特殊的岗位,还可以明确把国际化素质作为选拔任用的一个标准,以此来进行考核和取舍。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强调,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就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也就会越来越有所提高。北京和上海,已经有相对较好的基础,为了迎接奥运会和世博会,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强调这方面的问题。
第二,逐步把国际化素质作为干部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规划,适当安排,由点到面,逐步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干部队伍培训的内容,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和丰富。从国际化素质来说,虽然还没有使用这样的概念,但已经提出基本的要求。如,2000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和完善主要包含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几个方面内容的党校教学新布局。要抓好对“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我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党中央所举办的历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学习研讨的内容,已经包括国际形势、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性的专题。各级党校、干部学校、行政学院等,都已逐步加强了国际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各级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已陆续选派领导干部到国外培训进修。有的高校已与国外院校合作,共同对有关干部进行国际化的培训。所有这些,都已为提高领导干部的国际化素质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干部培训教育工作,可以更加明确地把提高干部的国际化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做出更加长远和普遍的规划和安排。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做出专项性的安排,集中进行某些专题性的培训。在今后的干部培训中,应该逐步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既要有拓展眼光的知识性的学习,又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技能培训。包括礼仪知识,都可以专门进行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又要与世界接轨。有关部门应及时编写适当的教材,培养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师资力量。
第三,领导干部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自觉主动地加强国际化素质的学习和锻炼,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素质。
实践是一所大学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我们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与外国打交道,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扩大对外开放,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了国际化的素质。实践为我们的领导干部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锻炼的场所。这种经验和体验,是很难在书本上学到的。所以,今后,我们的领导干部仍然要在这样的实践中学习锻炼,结合工作的实际,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工作中体验积累,在体验中思考总结,在思考中升华提高。
但具体的工作还不能代替学习。我们的领导干部还应该看到,自身的国际化素质,未必是与不断发展着的形势任务相适应的。自身的不足还有很多。只注重于干,以干来取代学,其水平和能力未必一定会有很大提高。所以,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针对自己的不足,结合工作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增强对于国际知识的学习,深化对于国际问题的研究,加强国际化素质的锻炼和修养,从而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