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别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更能适应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但由于我国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时间短,管理相对薄弱,在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不断完善现有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探究更加合理的计价方式,可促进我国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管理;管理策略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1.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念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和规费、税金。工程量清单计价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清单计价的意义之一在于有利降低工程造价,合理节约投资。要求施工单位一方面采取一切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努力降低施工成本以增加利润;另一方面,通过对人工费用的支出、材料费用、机械费用的管理,以及对施工过程中水、电费,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费用的管理,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对原有定额计价模式的改革,与原有定额计价模式相比,其特点:一是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工程量清单由招标人按照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提供,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一经中标且签订合同,即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二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由投标人自主报价。投标人完成由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工程项目费用、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投标人根据自身的企业定额和市场信息,自身的技术管理优势竞争报价,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建设单位科学合理的控制投资效益。三是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综合单价是指完成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综合单价一般不作变动,具有合同的法定性。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点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传统定额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改变传统定额形成的思维模式,树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形成价格”的思想观念。传统定额采用的是指令性计划模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公平竞争。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由市场计价的模式,通过招标竞争成为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形式,计价依据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管理方式实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模式。二是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引入了有序的竞争机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建设市场中许多不规范的行为,大多数与工程造价有直接联系。传统定额模式在调节发承包双方利益和反映市场实际价格的需求,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1.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工程招投标
1.1工程量清单招标
工程量清单招标是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时,招标人依据工程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统一的施工项目划分规定,为投标人提供实物工程量项目和技术性措施项目的数量清单;投标人在国家定额指导下,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开列项目中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与合计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作为竣工结算调整价的招标投标方式。
1.2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投标报价
1)投标人使用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原件编制投标报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投标报价由投标人按照工程量清单、施工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的其他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状况、机械配备和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水平进行编制,自主报价。
2)投标报价为工程量清单单项目的计价总和,即∑(工程量×综合单价)。
3)综合单价由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成本指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检验试验费、文明施工增加费、安全措施增加费、模板使用费、脚手架费等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间接成本指施工企业为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社会劳动保险费等和规费。
4)编制投标报价时,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现行预算定额或按企业定额确定,价格参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信息价格或结合市场情况确定,其他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利润根据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情况确定,规费、税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费比率及其计算办法确定,还应考虑相应的风险费用。
5)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工程,应按工程量清单编制说明要求的拟用数量、部位,将商品混凝土的价格因素、运输和泵送费用一并计入相应的混凝土项目综合单价之中。
6)在封面签署页加盖单位印章、编制人员资格印章。
2.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采取的措施
2.1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程序
首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计量、支付、变更的管理办法,突出事前控制,强化事中控制,完善事后控制。突出事前控制是指要避免设计院出变更,施工单位实施,实施完再报决算的习惯模式。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的工程变更都必须建立先由施工单位打立项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核,经业主批准立项后才可以实施的程序。另外,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变更方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变更立项报告在说明变更处理方案的同时,必须同时说明相应的变更价款,从而使业主决策时对造价心中有数,避免造价失控。
2.2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及时掌握工程造价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要制定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制度,认真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每一项隐蔽工程签证,要以有效签证后的隐蔽工程量来作为编制结算的依据,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2.3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跟踪控制
建设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而市场的变化(譬如:利率、汇率、在施工中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变动)和工程本身的变更,对工程造价都将产生影响,为保证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在合同范围内,造价工程师应及时根据市场和现场的情况,综合已发生和将发生的费用现状,对工程造价进行跟踪,及时调整合同价款,这样使决策者在工程管理中在造价方面始终能处于主动地位。
三、结论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一种先进合理的计价模式,需要工程建设、招投标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施工、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通力合作,同时给我们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深入推行,它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使我国造价管理更趋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S].北京计划出版社.2003.
[2]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3]杨玉兰.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越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2).
[4]席海恩.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J].河北工程建设造价信息.2006(11).
[5]齐宝库等.清单计价下的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02).
论文作者:严尚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工程量清单论文; 模式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费用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论文; 单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