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省 兰州市,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体会。方法: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医院所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当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调查,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利用中医内科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针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出现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引言
偏头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很大一部分人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头痛症状,其为发作性疼痛症,主要是因人体内神经血管受某种原因影响而发生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偏头痛症状的明显发生。偏头痛在发作前,患者常有闪光、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等先兆性症状,且同时还可伴有神经或精神功能上的异常表现。此病具有逐步发展性,其恶化时多表现为头痛症状发作频率越来越高。就目前的中医学发展的程度来看,治疗此病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减轻患者痛苦,并尽可能减少发作频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医院所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当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进行调查,按照随机的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最大7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8.2±6.5)岁;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最大72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8.4±6.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通过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患者治疗疾病,一日一次,一次5mg,患者采用口服的方法。观察组利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分型治疗:
1.2.1淤阻脑络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头内刺痛或剧痛,部位固定,常伴胸胁胀痛、失眠不寐、情绪低落、苔薄、舌质紫黯、脉沉弦或涩等。给予服用血府逐淤汤治疗,以化痰通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此汤处方为当归9g、生地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3g、桔梗4.5g、川芎4.5g、牛膝10g。
1.2.2气血两虚型
可在药方中添加适量的炙黄芪、何首乌、红枣、炒酸枣仁,以起到补血益气的作用。肾气亏虚型:需要对患者进行滋阴补肾,可在药方的基础上增加当归、枸杞子、山药、白芷、熟地黄、甘草、山萸肉等药物,以起到补肾益气止痛的作用。肝阳上亢型:需要对患者进行平肝通络治疗,可在药方中适当添加钩藤、山萸肉、生石决明、细辛、川芎等药物,以起到平肝熄风止痛的作用。
1.2.3肝郁气滞型
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反复,多为搏动性,情志不畅、胸闷不适、胁腹胀满、舌质暗红、脉弦有力等。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处方为生白芍12g、炒积壳6g、川芎15g、丹参15g、柴胡10g、郁金10g、醋玄胡10g、白蒺藜10g、珍珠母30g、全蝎末5g。若患者口苦、咽干、便秘,则加炒黄芬、龙胆草;若患者恶心、欲呕,则加法夏、竹茹;若患者眩晕、耳鸣,则加天麻、钩藤;若患者皖胀不食,则加山檀、麦芽。
1.2.4痰浊中阻型
药方中需要考虑到化痰止痛的作用,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量添加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10g。用水煎服,餐后温服,1剂/d,一个疗程为20d。治疗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症分类,并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情况,对方药剂量进行适当加减。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患者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之后偏头痛的症状未复发,视作治愈;临床上患者偏头痛症状在一个月之内消失,随访一个月内并未再次发作,视作显效;临床上患者偏头痛程度得到良好改善,偏头痛发作次数降低,视作有效;经过治疗之后,患者并未出现变化,视作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2)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归入到此次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一连串的数据展开搜集与整理工作,将所有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当中去,采用SPSS20.0来进行处理。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表1。
2.2不良反应出现率
经过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情况如下表2。
3讨论
偏头痛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疼痛性慢性病症,其主要因神经血管障碍而发病,给日常生活及工作等带来很大不便。一旦发病,患者不仅需要忍受身体上疼痛,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为帮助此类患者减轻病痛、延缓病症的发作时间,本研究特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方案,按辨证分型进行针对治疗,以调节患者的血管中枢神经、改善血管功能、弱化血栓及强化血管收缩,进而实现镇痛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曾一.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6):196-197.
[2]张春皓.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168.
[3]董学梅.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1):246-247.
[4]李桂芬.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8):123-124.
[5]李桂芬.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8):22-23.
[6]高晓平.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235-236.
[7]李娜.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8):97-97.
[8]倪进军,徐小娟.中医体质辨识理沦在偏头痛缓解期辨证治疗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2).
[9]谢立栋,李海涛,胡志强.中医治疗偏头痛用药规律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6(02).
[10]刘正君.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05).
论文作者:郑明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偏头痛论文; 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中医论文; 症状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有效率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