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根据国家的政策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化的发展建设速率。现代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应用率相对较高,一些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密集度强,所以现阶段的岩土勘察、开挖处理工作需要根据标准规范开展。而针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实践问题,对此本文将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证。
关键词:岩土勘察;地基处理;研究分析
1 建筑岩土勘察的基本任务
1.1 测定岩土和场地类型,评定地震效应
岩土勘察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即是对岩土地震等级的评定,在勘察过程之中,需要对建筑区域内地震设防区内的土地类型进行分类,并根据地质对照标准,对建筑区域内的地震效应进行准确的评价。如果所设计的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在6 级之上,则说明建筑本身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与抗形变能力,则岩土勘察工作只需做好正常的地质勘查工作便可。反之,如果所设计的建筑工程抗震等级较低,则必须在岩土勘察工作的基础之上,加固地基并做好弹性防震的工作。
1.2 勘查地下水的基本情况
在不同岩土结构与岩土类型中,地下水的渗透能力均不相同,这就要求在施工之前做好地下水的勘测工作,避免因地基渗水而导致地基沉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岩土勘察工作之中须慎重考虑地下水的渗透以及变化,并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分析地下水岩土结构的渗透等级、类型以及化学成分等,并以上述数据作为参考,制订相应的施工措施。
2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际情况
2.1 建筑岩土勘察设备工具落后问题
在建筑岩土勘察工作中,为了进一步达成精密的要求,所以其中应用到的勘察工具需要将设备仪器的先进性保障,由此才能个建筑产业施工建造各个环节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资料。目前的岩土勘察工作在设备工具应用期间,往往会采用最初的那套装备,且这种仪器设备的精密度相对较低,所以就会导致在后期的施工建造环节,岩土工程的地基建造没有保障。由于这些设备仪器的体积也相对较大,所以在有限的施工建造环境中,运输或储藏养护的难度也相对较高,进而导致岩土工程很难制定针对性的施工建造方案或计划,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投入相对来讲较多,且建筑施工建设的进度也很难得到保障。此间由于技术手段应用部位合理,那么对岩土勘察工作的整体进度以及工期等都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2.2 建筑岩土勘察人员专业技术缺失
建筑岩土勘察工作在实践阶段需要综合力学与地质构成等方面的理论条件,将建筑的地基处理工作进一步达成。当然建筑岩土勘察对施工建设和场地的勘察针对性较强,所应用的方法通常是钻探的形式,工作相对来讲较为隐蔽。但是钻探技术手段的这一特征,也就导致其与不同的技术手段之间的对比不足。所以考虑到技术手段应用实际情况,建筑岩土勘察现场的施工建设人员,需要结合项目工程的基本要求,并根据行业标准规范开展施工建造。而目前我国的建筑产业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且现场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评定也缺乏一个规范引导,由此导致地理环境的勘察很难达到理想的对比应用探究目标。多数建筑岩土勘察工作人员会因为个人的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遇到突发性情况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从而影响了现代化产业发展进步的需要。
2.3 建筑岩土勘察监理工作未能落实
建筑岩土勘察就是给建筑工程施工建造提供基础保障的一个准备工作的过程,所以只有结合先进的技术首都那将建筑岩土勘察建立工作质量提升,才能将地基处理以及其他施工建造环节进一步加强。但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单位以及建立单位,可能会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建筑岩土勘察过于缩减成本,监理工作甚至处于一种流程化的阶段,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岩土勘察质量存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基层勘察工作人员,为了尽快推进项目工程,甚至还会对数据信息作假,后期的设计方案应用、技术应用、流程设置等都会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看来建筑岩土工程以及地基建设都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3 优化岩土勘察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相关举措
3.1 加强岩土勘察工作的专业技术应用标准化
我国的建筑岩土勘察对基层的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相对较高,由于市场上对基层员工的技术手段应用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就会导致建筑岩土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建设的周期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改善现阶段的问题,建筑工程企业单位需要及时的进行基层员工的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现场的工作人员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以及理论学习之后,能够根据行业标准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开展相关工作。所以建筑企业单位需要将其内部的标准规范制度建立起来,做好技术应用规范指导工作,进而将岩土勘察质量进一步提升。
3.2 及时更新购进设备工具,引进新技术手段
建筑岩土勘察需要将技术、设备应用的频率逐步加强,诸如一些触探头、波速测试、标准贯入点试验等技术手段应用,需要加强对岩土勘察设备的购进与应用研究,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应用,能够配合设备仪器应用,将建筑岩土勘察工作效率以及质量进行保障。后期建筑岩土勘察结束之后,还需要将勘察所得到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应用,从技术应用以及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入手,提升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3.3 重视建筑岩土勘察监理机制的完善应用
针对建筑岩土勘察的监理机制的应用问题,为了更好的满足行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需要将影响建筑勘察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把控,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勘察监理机制,并将一些勘察指导方案确立起来,能够起到规范监理管理工作的目的。
另外为了将建筑工程勘察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筑岩土勘察的工作流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监控处理,避免一些勘察过程中存在的突发性问题影响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在此期间还需要重视建筑岩土勘察检测报告的审核处理工作,做好数据存储和参数从分析工作,将各项生产建造环节的紧密性进一步加强,避免后期的施工建造受到误差方面的影响而不能够顺利推进。
3.4 软土地基的挤密桩法技术手段应用
这种技术处理手段在地基建造期间,可以应用与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处理工作,其技术应用效果相对较为明显。在进行改技术实践应用期间,需要根据施工建造的方案将桩孔的位置布设好,同时还需要将岩土填入到桩孔之中,满足其设计建造的基本要求。挤密桩法的主要分类还包含土挤密桩法、灰土挤密桩法等两种主要形式,其中土机密桩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其强有力的压实处理,将一些地质的湿陷问题进一步控制处理。
结束语
岩土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目前,我国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虽取得了可观的进步,但就实际施工情况来说,尚有较为广阔的进步空间,在部分施工处理技术之上亦可予以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晓东,任成广,马宏岩. 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 硅谷,2014(19):151-152.
[2]林琳. 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探讨[J]. 环球人文地理,2014(14):43-43.
[3]宗静. 对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 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01):120-121.
[4]赵远方. 浅析城市建筑工程的地质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05):47-48
[5]袁佑明. 探究城市建筑工程中地质岩土勘察及地基的处理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62–63.
论文作者:李德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岩土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手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