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山县人民医院内四科 535400
关键词 复方灵芝方 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功能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本人利用常规护肝药物联合含有灵芝等的复方中药组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一.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自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6版)。 并符合下列条件:反复肝功能异常,ALT、AST≥ 100U/L,HBV-DNA ≥105 拷贝/m l,排除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未用过抗病毒药物, 半年内未用过免疫调节。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58岁;病程6个月-2年。对照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0岁;病程6个月-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 病程、 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保肝(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肝太乐等)及对症治疗。
治疗组采用复方灵芝方中药:灵芝20-25克、丹参、赤芍、生地、茯苓、白术各15-20克。并随症加减:体虚者加黄芪、党参;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竹茄;脘腹胀者,加柴胡、郁金、枳壳;纳差者,加麦芽、山楂;热重者,加黄芩、茵陈;湿重者,加泽泻、猪苓,ALT不降者,加夏枯草,垂盆草。肝肾阴虚加枸杞子、女贞子等。每日1剂,加水浓煎两次,共取汁400ml左右,早晚分服。
两组在观察治疗期间,每15天复查1次肝功能。15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来判定疗效。
二.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有关指标(ALT、AST、TBIL)改善; 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肝功能有关指标(ALT、AST、TBIL)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三. 讨论
笔者认为,慢性肝炎以正气虚为主,病位主要在肝、脾、胃、肾。而正虚在慢性肝炎中表现亦不一样,或为肝脾不和,或为肝气犯胃,或为气虚血瘀,或为肝肾阴虚证。复方灵芝方具有疏肝、健脾、和胃、活血、补肾功效。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灵芝的主要成分灵芝多糖能双向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纠正内分泌失调,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灵芝能减轻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的损害,提高肝脏解毒功能,有退黄、降低ALT和使肿大的肝脾缩小功能,灵芝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细胞代谢及升高白细胞[1]。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湿;丹参改善肝脏微循环,保护肝细胞膜、利胆及抗纤维化作用[2]。赤芍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浆血栓素B2,改善微循环,恢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血液供应,加速胆红素的排泄[3];柴胡保护肝细胞, 促进肝细胞再生, 促进蛋白合成。郁金活血通络,舒肝解郁,利胆退黄。该组方通过调整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从而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体征, 改善肝功能, 提高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 本组临床观察未发现组方中药的毒副作用。以上临床观察表明,对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含有灵芝等的复方中药组方的中西结合治疗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林志彬,主编 .灵芝的现代研究,北京 :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2
【2】.刘尔瑜,王宝恩,朱家璇.丹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肝脏病学杂志,1993,6(1):93
【3】汪承柏,贺江平.凉血活血中药对急、慢性肝炎伴胆汁淤积的病程修复-附加63例报告.中华传染病杂志,1992,10(2):232
论文作者:黎卫昌
论文发表刊物:《西部医学》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灵芝论文; 肝功能论文; 复方论文; 病程论文; 病毒性肝炎论文; 肝炎论文; 中药论文; 《西部医学》2017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