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主导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3)02-0005-10
我国的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需求约束的强化和加入WTO 后的挑战,使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新时期中,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是一个面临多重任务的新课题。而选择新兴主导产业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为什么要选择新兴主导产业
在一个国家工业化演进的过程中,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更替变化的。我国工业化新时期的经济增长,受到国内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国际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矛盾的困扰,这就要求有一些新兴主导产业的成长,来化解新的制约因素,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所谓新兴主导产业,就是其发展能够有效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从而有力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就业扩大和收入提高的产业。从工业发展的角度看,选择新兴主导产业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化的推进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总体上说虽然处于中期阶段,但工业生产比重明显高于人均GDP 水平相同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影响,我国比重偏高的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国内需求不足的明显制约。加入WTO 使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扩大出口的机会,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会受到进口增加的冲击。从整个工业增长的趋势看,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或其他有利因素的明显作用,至少在2010年之前我们难以从多边开放中得到更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总量)。然而,在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近期内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条件下,国民经济的较高速持续稳定增长还要靠工业快速增长来拉动,这种趋势近几年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在加强。目前,我国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很大,导致对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或支撑作用很大,工业增长加快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大体上可加快0.5个百分点,这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工业增长速度的依赖度在增强。因此,必须通过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来拓宽工业增长的需求空间和产业空间,带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第二,工业部门要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但解决的就业人数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1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4%,而工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只有17%左右。这可能具有统计上的部分原因,即一些在乡镇、私营、外资等工业企业不定期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统计上仍被列为农业就业人口。但是即使考虑了这个因素,工业部门的就业比重仍然偏低。
在工业化的新时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很大。2001年,我国统计上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还高达50%,这些农业劳动力中至少有一半,即多达1.83亿的劳动力对于农业发展是剩余劳动力,需要逐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部门就业。而在城镇还有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口,2001年,只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看就有681万人。 这么巨大的就业压力,只能依靠第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来吸收。服务业是吸收就业能力最强的产业,但目前我国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受多种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还要靠工业发展的带动。在这种条件下,工业增长也需要提高就业功能。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一份调查资料(198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工业生产大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有2/3以上的国家的工业就业人数增长超过生产率的增长,而生产率增长超过就业人数增加的国家不足抽样调查的国家的1/3。也就是说,大多数处于工业化过程的国家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看得比工业生产率的提高更为重要,从而推行了以增加就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我国作为一个就业压力很大的人口大国,在新的工业化时期中更应当处理好工业部门扩大就业与提高生产率的关系。而选择和发展新兴主导产业,将有助于促进这个方面的发展。
第三,工业结构升级需要新兴主导产业的带动。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主线,同时也是工业化新时期必须不断推进的中心任务。在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上,工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内容是由高加工度化向技术集约化转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多年来,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的进展较为缓慢,虽然具有体制、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但缺乏主导产业和主导企业的带动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加入WTO后的多边贸易开放,客观上有利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不利于具有比较劣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因而可能对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产生负面影响,至少在过渡期完成之后的2005—2010年期间,这种影响的趋势是明显存在的。如果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受挫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出口的拉动而过度扩张,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将进一步陷入不利地位,以至因为产品价格结构的变化而出现低效化增长甚至贫困化增长。
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既是比较优势转换和竞争优势增强的结果,又是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为了减弱加入WTO 后贸易结构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必须选择新兴主导产业,加强主导产业对结构升级的带动效应。
第四,工业发展要进一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主导产业之所以会发生转换和更替,主要是由资源条件、需求结构和发展环境的变化决定的。在我国工业化的新时期,工业发展不仅要适应需求结构升级的趋势,而且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约束,因此势必要进一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依赖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环境保护的加强,而在这个过程中,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其带动效应的增强,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
工业化新时期的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利于化解或缓解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并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因此,我们可以从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以及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来分析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
1.增长潜力
产业的增长潜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扩张幅度较大,产业的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或者说迅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会拉动该产业较快增长。在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或GNP)和产业结构条件下,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不同的。根据联合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杨治,1985),发展中国家中需求收入弹性高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有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机械、纺织和皮革制品。根据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实证分析模型计算(世界银行,1984),在人均收入处于390—1230美元期间,制造业部门中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设备、家具、电器等。这些具有一般性参考价值的研究结果,对于分析我国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些结论毕竟是从人口规模大小不一样和工业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数据中分析概括出来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工业水平较高和产业结构具有特殊性的发展中大国不一定适应。我国的工业或制造业比重远远高于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速度一直很高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特殊性使我国制造业部门的需求收入弹性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与需求收入弹性相关并反映产业增长潜力的另一个指标,是各个产业近年来的增长趋势。因为在市场调节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产业增长速度基本上表明了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1993—2001年,我国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依次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塑料制品业,这7 个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产出比重都有所上升,其中技术相对密集的前4个产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其他产业。这种增长格局和趋势,表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市场需求扩张较快,从而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或后劲。另一方面,在工业化的新时期,我国工业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面临着加快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从而加快技术进步的重要任务,这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如果国内装备制造业能够尽快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就能够较快改变国内企业技术设备更新升级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并大面积地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因为进口技术设备价格昂贵,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而国产技术设备的价格要低得多)。这种情况将明显扩大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规模,提高装备制造业的增长潜力。装备制造业就是投资类的机电产业,主要包括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6个产业(金属制品业也具有装备产业的功能, 但在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阶段,其技术装备作用相对较低)。这些产业也是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这类产业将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进出口贸易和资本国际流动的趋势对产业增长潜力具有重大影响,同时需求收入弹性也不仅要以国内市场而且要以世界市场的变化来衡量。以上制造业部门的增长格局,实际上已经反映了我国为加入WTO 而迅速推进扩大开放过程中产业增长的基本趋势,即上述7个产业尤其是前4个产业的快速增长,不同程度地与出口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作用有关。加入WTO 后,全方位开放对制造业部门增长趋势的影响,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判断:第一个阶段是从加入时开始至2005年之前的过渡期期间,制造业产业的增长格局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加入WTO前增长快的产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只是服装和纺织业的增速会由于出口扩大而逐步加快;第二个阶段是2005—2010年期间,大多数制造业产业的产出增长将受到进出口贸易格局变化的影响,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较快的势头会有所减弱,而服装和纺织业将因为多边纤维协定的取消而出现出口和产出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第三个阶段是2010—2020年,加入WTO对我国制造业部门的影响将逐步内生化,产业比较优势转换和竞争优势上升的趋势将再度起主导作用,技术密集型产业较快增长的格局将进一步表现出来。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判断是以我国的产业政策(包括引进外资的产业政策)及其作用力度没有明显变化为条件的。如果在前两个阶段中我国的国内产业政策和引进外资产业政策有了重大调整,那么制造业的增长格局会出现一些不同特点,阶段性变化明显的趋势会由于政策性力量的作用而相对减弱。
综合起来看,我国工业化新时期具有较强增长潜力的产业,将主要是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产业),以及加入WTO 后将在一段时期内获得出口扩张条件的纺织和服装制造业。
2.就业功能
我国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重要的新特点就是要考虑产业的就业功能,这是由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及其经济和社会影响所决定的。从产业的要素密集度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弱,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分为两种情况: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弱。但是,各个产业的实际就业功能及其差别,还要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特点。
在我国制造业部门28个产业的就业构成中,2001年就业比重最高的前10个产业依次为纺织业(1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9%)、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7.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7%)、普通机械制造业(6.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7%)、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5.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4.7%)和专用设备制造业(4.2%)。这10个产业的就业比重之和占了整个制造业就业的65.1%。但是,产业的就业规模是由产业的就业密度和发展规模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从产业的相对就业密度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个方面是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或产品销售收入所对应的就业人数。亿元增加值对应的就业人数表明一定量产出所使用的就业量,亿元销售收入对应的就业人数表明一定量收益所使用的就业量,后者受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影响较大。从前一指标的计算结果看,制造业部门中产出就业密度最高的10个产业依次为: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橡胶制品业;后一指标的计算结果也大体如此。这些产业中,除了专用设备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相对较高之外,其他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说明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出或收益的就业密度是明显较高的。另一个方面,可以从产业的资本与劳动力比率来分析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资本量。这可以使用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资产合计与劳动力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就业岗位所对应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能以货币计量的所有经济资源)的数量;第二个指标是资本总额与劳动力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就业岗位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资本量(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之和);第三个指标是固定资产与劳动力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就业岗位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其中,后两个指标更能恰当地表明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力的对比关系,即一定量资本或投资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从资本总额与劳动力比率看,制造业部门中提供一个就业岗位需要资本量最少的10个产业依次为: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而从固定资产与劳动力比率看,提供一个就业岗位需要固定资产最少的10个产业依次为: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纺织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由此可以看出,生产过程中提供一个就业岗位需要资本量最少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需要固定资产最少的产业却增加了几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这表明,这些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其内部构成看更接近于劳动一技术密集型产业。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制造业部门的就业功能做出综合性的分析判断。每亿元增加值或销售收入对应的就业人数的比较,一定程度上受到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这两个指标就是劳动生产率的倒数),而提供一个就业岗位需要的资本量的比较,更能反映如何用一定量的资本或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中,流动资产的投入量也受到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固定资产与劳动力的相对来说能更好地反映产业的就业功能。因此,按照这些指标的重要性来进行综合判断,制造业部门中就业功能强的产业主要是:皮革制品、服装、文教体育用品、家具、纺织、专业设备、普通机械、金属制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木材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和电气机械及器材等。而化学原料及制品、交通运输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4 个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就业比重较高,主要是由于产业规模较大,而不是就业密度较高。
3.带动效应
一个产业要成为新兴主导产业,不仅自身要有较强的增长趋势或增长潜力,而且必须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包括对产出增长和就业扩大的带动效应。而要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一个产业必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有较高的产业比重;二是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比重高的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就能带动较大比例的总产出和总就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则其增长能影响较多产业(或受较多产业影响)而增加更多的总产出和总就业。
产业关联度在各个产业发展过程的相互影响中表现为影响力和感应度。产业影响力是指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产业感应度是指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作为主导产业,其带动效应主要通过影响力表现出来,但由于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因而感应度的大小对于加强带动效应也有重要作用。一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或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或感应度较大(高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从制造业中产出比重最高的10个产业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香港中文大学(李强、薛天栋,1998)运用我国1987年、1990年、1992年和1995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见表1),前7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说明在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中,这7个产业对其他产业都有较大的影响力。而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等几个机电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说明这些机电产业受其他产业的影响较小。
但是,以研究产业关联度著称的赫希曼教授曾经指出,由于在投入产出表中把机械、运输设备等制造业产业看做最终产品,忽视了它们能作为重要的投入品提高购买这些产品的产业的供给能力,使计算出来的前向关联系数比实际情况要低得多。产业的前向关联主要表现为感应度,但如果前向关联的产业通过这些关键投入品提高了生产和供给能力,则也具有增强影响力的效果。因此,如果考虑了投入产出表本身缺陷的影响,以上几个机电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应该是很高的。同时,这几个机电产业中的投资类产品属于装备制造业。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工业化的新时期,我国工业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趋势将对装备制造业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装备制造业如果能够通过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而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并促进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应的供给增长,将使自身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明显上升。
这样看来,工业化新时期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和纺织业等7 个产业。这7个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2%, 占制造业就业的比重为50.8%,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因而在新的发展时期有可能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形成较大的带动效应。
表1 制造业中产出比重最高的10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注:①2001年烟草加工业的增加值比重为4.9%,属于产出比重最高的10个产业之一,但由于这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具有特殊性,这里将其剔除出去。
②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在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时被统一在机械工业中,故将其产出比重合并。
资料来源: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有关数据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取自李强、薛天栋:《中国经济发展部门分析兼新编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表3—8和表3—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4.生产率上升率
自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使用生产率上升率作为重点产业的选择基准之后,很多研究文献都仿照了这一方法。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应当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才能有较高的增长效率和发展后劲,并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各个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些产业的生产率表现出较快上升的趋势。根据西水和鲁宾逊的研究(钱纳里等,1989),制造业部门中综合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最快的产业,在日本、韩国、 土耳其和南斯拉夫四个国家的相近时期形成了一定的梯度型差别,日本主要是机械设备和化工,韩国主要是机械、金属制品和橡胶,土耳其主要是橡胶、家具和机械设备,南斯拉夫主要是橡胶和资源性产业。但共同的趋势也是明显的,如机械设备(包括电力机械、机械和运输设备)、橡胶制品、化工、食品加工、服装、金属制品等产业在这几个国家都属于TFP增长最快的产业。
从美、日、德三个制造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看,根据乔根森的研究(2001),1960—1979年期间,三个国家中TFP 增长最快的产业虽然有一定差别,但相同的产业仍占有较高的比重。这些TFP 增长普遍较快的产业是:电气机械、化工、精密仪器、纺织和服装、橡胶和塑料等。这与上面几个国家的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
从我国制造业的情况看,在1981—1987年和1987—1995年两个时期,制造业中TFP增长最快的产业发生了一些变化,TFP增长最快的产业进一步集中在几个机电产业,以及化工、服装、皮革和食品产业(李京文等,1993)。这种情况,与其他国家的趋势也比较接近。
概括起来,制造业中TFP增长快的产业主要是机电产业、化工、 纺织和服装、橡胶制品、食品加工等产业。
5.技术密集度
与生产率上升率相比,技术密集度作为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具有更大的重要性:①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主要反映了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产业技术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因此产业技术密集度对产业生产率上升率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作用。②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还受到产业发展水平、市场需求、体制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动趋势,而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取决于产业的技术构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③产业的技术密集度不仅通过影响产业技术进步而影响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而且具有提高产业增加值率的作用(技术含量高使附加值高)。④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与就业功能有一定的反向变动关系。虽然我们使用的综合要素生产率(TFP)指标,包括了劳动、资本、中间投入等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但劳动生产率毕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增长会相对减少就业量;而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带来的技术进步、生产率上升率和增加值率,不一定影响产业的就业功能。从这个角度看,技术密集度基准对于我们选择要兼顾就业功能的新兴主导产业,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对于产业技术密集度的划分,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数产业分析文献使用的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划分方法和口径,即以产业的R&D(研究与开发)密集度来划分高技术产业,并相应划分出中技术产业(包括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在这里,我们参考OECD的方法和口径,同时结合我国工业发展和统计的实际情况,对制造业产业的技术密集度(注:我们按产业的不同技术密集度将制造业产业划分为高(技术)密集度、中高(技术)密集度、中低(技术)密集度和低(技术)密集度四类产业,而不按产业的技术水平差异将制造业产业划分为高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做了一个粗略的划分。其中,高和中高技术密集度的产业,主要是6 个机电产业(不包括金属制品业)以及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
根据《2000年全国R&D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汇编》的有关数据, 我们对我国28个制造业产业的R&D密集度做了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R&D密集度最高(R&D经费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占产值、增加值和销售收入的比重等6 项指标都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等6个机电产业。R&D密集度明显较高(R&D 经费支出比重等6项指标中有5项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的产业还有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等4个产业;而从R&D经费支出的总规模看,这4个产业中R&D支出规模大(进入R&D支出规模最大的7个产业)的只有前两个产业。因此,高R&D密集度的产业主要是6个机电产业、以及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这与上面对产业技术密集度的划分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制造业中技术密集度明显较高的产业,主要是以上8个产业。
6.可持续发展性
从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看,可持续发展性也应成为工业化新时期选择主导产业的一个依据。制造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物耗和能耗)低和环境污染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通过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来考察,因为物耗和能耗本身就是经济效益的部分内容,而环境污染的大小一般可以通过治理污染的成本反映出来。至于高污染产业有负的外部性,我们可以将这些产业排除在外。
由于上面已经分析了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基准,这里主要通过总资产贡献率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两项指标来考察我国制造业中各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2001年,制造业中总资产贡献率较高的产业,除了具有特殊性的烟草加工业外,依次是饮料、仪器仪表、医药、服装、石油加工、皮革、印刷、食品制造、家具、电子及通信设备、文教体育用品、电气机械及器材、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和交通运输设备等产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较高的产业(不包括烟草),依次是医药、印刷、饮料、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塑料制品、食品制造、家具、仪器仪表、服装、文教体育用品、普通机械、金属制品和造纸等产业。同时,这些产业的总资产贡献率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水平与1998年相比都是上升的。
总资产贡献率是利润、税收和利息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属于毛利润率指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利润与成本费用的比率,属于净利润率指标;后者比前者更能反映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因此,综合起来看,经济效益水平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医药、饮料、印刷、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服装、塑料制品、食品制造、家具、文教体育用品和金属制品等产业。这些产业中基本上没有负外部性突出的高污染产业,因而可以看做是制造业中可持续发展性较强的产业。
三、选择结论及政策建议
1.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上面我们按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从不同角度确定了一批可供选择的产业(见表2),但是, 各种选择依据在新兴主导产业选择中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我们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些选择依据的权重,来最终确定哪些产业能成为新兴主导产业。
在6项选择依据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的增长潜力和带动效应, 这两项指标是一个产业能够成为新兴主导产业的基本条件,而增长潜力强但带动效应弱的产业,只能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其次是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生产率上升率与就业功能的比较和选择,其中前两项指标与后一项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如果强调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比较优势转换和竞争优势成长的作用,应当更重视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生产率上升率依据;如果强调主导产业对带动就业增长的作用,则要把产业的就业功能依据放到重要地位。最后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性,这个依据包含的内容较为宽泛,主要作为选择新兴主导产业的参考依据。
表2 制造业中按新兴主导产业的各项选择依据确定的产业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按照这些选择依据的重要性和权重来确定新兴主导产业,我们得出了表3的选择结果。 以产业升级为基本目标所确定的新兴主导产业与以就业增长为重要目标所确定的新兴主导产业有较大的偏离。兼顾产业升级的基本目标和就业增长的重要目标,由此确定的新兴主导产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纺织和服装、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这就是工业化新时期制造业部门中可以选择或可能出现的新兴主导产业。2001年,这些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增加值比重为39.2%,就业比重为43.2%,其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较大的带动效应,将对整个制造业的快速增长、产业升级、就业扩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有效的带动作用。
表3 制造业中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结果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2.国际经验的比较
日本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的主要推动力,而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有效实施则是制造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日本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的轨迹,对于我国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955—1989年期间,日本制造业结构中比重上升最快的产业是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一般机械,这三个产业在1955—1990年的35年间分别增长了217.3%、126.3%和103.5%,所占比重分别由1995年的3.7%、5.5%和4.6%上升为1990年的16.9%、14.5%和10.3%(汪斌,1997),远远高于其他产业。这表明,这几个机电产业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增长趋势和带动效应。
从这个角度看,选择这些机电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新兴主导产业,符合制造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也具有国际成功经验的支持。日本1990年这三个机电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之和为41.7%,而我国2001年的同样比重(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普通机械和专用设备5个产业的比重)只有29.9%,还相差11.8个百分点。因此,这些新兴主导产业在工业化新时期仍有很大的增长前景,并将对其他制造业产业发挥较强的带动作用。
3.政策建议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确定之后,还要通过合理和有效的产业政策,来促进这些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加强其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因为仅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及带动效应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合理的产业政策可以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加快这个进程。 同时,2005—2010年期间,加入WTO所引起的进口扩大的冲击,将使技术密集的新兴主导产业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这也要求确立新的产业政策,来支持和促进这些产业的稳定快速增长,并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拉动效应。
第一,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新兴主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政策的重点主要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新兴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推进新兴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其中增长潜力大和带动效应强的重要产业,如汽车、通信设备等制造业;三是推进新兴主导产业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推动企业间的购并、联合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国内大型企业与国外大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四是发挥重点产业、大型企业对新兴主导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组织优化的带动作用。
第二,加强新兴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这方面,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的作用主要在于:推进分工、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并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强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进一步打破区域间的分割状态,通过完善全国大市场的调节机制,促进产业间的资源流动和有效配置;加快国有工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各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资源流动和有效配置。
第三,在加快新兴主导产业发展中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新兴主导产业中,大部分是劳动一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包括部分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使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既体现我国资源构成的特点,又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主导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都要更多地加强以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二是扩大出口与国内市场的关系。加入WTO 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要不断扩大新兴主导产业的市场占有总量,必须大力促进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利用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相对的比较优势同时向两个市场扩张。三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新兴主导产业的主体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在其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而国有企业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因此,应当引导和促进民营企业进一步向这些产业发展,以加强民族工业在新兴主导产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