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机制

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机制

陶刚[1]2003年在《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峙平板拮抗实验、DNS(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胶体几丁质平板透明圈实验从在云南境内采样、分离、初筛和复筛获得高产几丁质酶和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97Aa003具有强拮抗活性的木霉菌株THS-1,对该菌株产生的几丁质酶的种类、理化特性及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通过摇瓶发酵可诱导木霉菌株THS-1产生高活性和高酶量的几丁质酶,90%饱和度的硫酸铵的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层析(阴离子层析预装柱:SOURCE15Q PE 4.6/100)对几丁质酶进行分离和初步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纯化的几丁质酶包括2个组分,分子量分别约为40kD和70kD,它们能共同作用并催化降解胶体几丁质成单体即N-乙酰氨基葡萄糖,这两种木霉几丁质酶与已经报道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um)的分子量为41kD的内切几丁质酶(endochitinase)和分子量为72kD的几丁二糖酶(chitobiase或N-acetyl-glucosuminidase)基本一致。 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这两种几丁质酶共同作用并催化降解胶体几丁质成单体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最适温度为50℃,其适应范围在40-55℃;最适pH值为4.5和7.0,但它们表现出较广的pH值适应范围(3.5-8.0)。 通过指形管培养法分别测定几丁质粗酶浓缩液和纯化的几丁质酶液对赤星病菌97Aa003的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几丁质粗酶浓缩液在较高浓度下(25.2U)处理的孢子液在48小时内强烈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达90%以上,中浓度(12.6U)在12小时后其孢子萌发率开始增加,48小时达到50%以上,而低浓度(6.3U)的粗酶液在保温培养8小时后其萌发率开始增加,12小时近50%,24小时达到100%。对照在4小时后孢子萌发率就达到100%,萌发的芽管发育正常,生长迅速,并形成菌丝体;而处理的孢子液不萌发或萌发的孢子芽管顶端变成钝园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显微观察表明酶处理的孢子及芽管畸形,并能看到有些孢子细胞壁破裂,细胞质外溢。纯化的几丁质酶液(9.4U)与酶活性相近的粗酶液(12.6U、6.3U)比较,在48小时内,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达66.9%,然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下降到20.7%,而12.6U的粗酶液在24小时内一直保持85%以上的抑制率,到48小时仍达近50%,6.3U在8小时内对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保持在90%以上,到达12小时仍保持50%以上,萌发芽管的长度也较浓缩液同期的要长。 采用抱子液悬滴法接种烟苗(K-326)叶片测定木霉几丁质粗酶液抑制赤星病菌抱子的致病性,较高浓度的几丁质粗酶液(19.5 U/ml、9.SU/ml) 处理的赤星病菌泡子接种4天和7天后病斑面积(以病斑直径为指标)比对照分别减少40%和 60O,而较低浓度(4。gU/m)处理的赤星病菌抱于接种 4天和 7天后病斑的减少率分别为20%和40%。 总之,桔抗烟草赤星病菌的生防菌株木霉THS1能够产生几丁质酶,该酶能够强烈抑制病菌抱子萌发、对寄主的侵染,抑制效果与酶的浓度和酶量正相关,纯化的几丁质酶液与粗酶液具有相同的作用,但效果较弱,纯化的几丁质酶包括分子量约为 40 kD和 70kD两个组分。

咸洪泉[2]2011年在《菌寄生真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菌寄生真菌产生的几丁质酶直接参与寄生过程,可降解病原真菌的细胞壁,抑制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普遍认为是一种与抗真菌病害有关的酶。菌寄生真菌几丁质酶的应用非常广,除了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之外;还可用于几丁质的生物转化,几丁质经几丁质酶部分水解后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几丁寡糖,被广泛应用在农业、医药、化工、食品、环境等许多领域。转真菌几丁质酶基因的作物具有高的抗病性,抗病性持久,抗病谱广,而且还可以提高抗虫能力。目前,菌寄生菌几丁质酶及其基因研究主要以木霉菌为主,对其他菌寄生真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和转化研究较少。因此从其他菌寄生真菌资源中克隆新的几丁质酶基因,研究其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和抑菌抗病活性,对于生物防治和植物分子抗病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和黄蓝状菌(Talaromyces flavus)是两种重要的菌寄生菌,本研究运用RT-PCR、RACE-PCR和TAIL-PCR技术,从中克隆了3个完整的几丁质酶基因和1个几丁质酶基因的部分序列,成功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了3个几丁质酶基因,研究了表达产物的性质;将克隆自T. roseum的几丁质酶基因转入烟草,检测了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1利用几丁质酶同源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运用RT-PCR、RACE-PCR和TAIL-PCR技术,从菌寄生菌T. roseum中克隆一个几丁质酶基因trchi1。该基因包含一个127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25个氨基酸,具有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该几丁质酶基因mRNA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U361768,DNA登录号为GU361767。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将trchi1基因转化到毕赤酵母中进行分泌表达,得到了有几丁质酶活性的目的蛋白,该蛋白分子量为43.97 kDa,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6.5,45℃以下、pH 6-8之间稳定;金属离子Hg~(2+)、Cu~(2+)、Ag+、Zn~(2+)、Fe~(2+)对表达的几丁质酶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最适底物为胶体几丁质。重组几丁质酶对板栗疫病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可强烈抑制烟草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孢子萌发;对玉米弯孢病菌的孢子萌发有明显的影响,在低浓度下可促进孢子萌发,但是在高浓度下能抑制孢子萌发。2从菌寄生菌黄蓝状菌(Talaromyces flavus) ACCC30960菌株中克隆了tfchi1和tfchi2 2个几丁质酶基因。tfchi1基因包含一个119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7个氨基酸,没有信号肽序列,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该基因mRNA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U361770,DNA登录号为GU361769。tfchi1基因转化到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了有几丁质酶活性的目的蛋白,该蛋白分子量为42.53 kDa,Tfchi1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值为5.5,30℃以下、pH 6-8之间稳定;Hg~(2+)、Zn~(2+)、Cu~(2+)、Fe~(2+)、Ag~+对几丁质酶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最适底物为胶体几丁质。重组几丁质酶对板栗疫病病菌和杨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对烟草赤星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制作用较弱,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几丁质酶对玉米弯孢病菌的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孢子萌发后芽管基本不再伸长。tfchi2基因包含1个119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6个氨基酸,没有信号肽序列,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HQ896839。构建tfchi2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并转化到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了有几丁质酶活性的目的蛋白,该蛋白分子量为44.06 kDa,Tfchi2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值为6,在55℃以下、pH 5-9之间稳定;Ba~(2+)、K~+对重组几丁质酶有激活作用,Fe~(2+)、Hg~(2+)、Mg~(2+)可完全抑制几丁质酶活性,Cu~(2+)、Zn~(2+)、Ag~+、NH_4~+等对表达的几丁质酶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特异性降解胶体几丁质。重组几丁质酶可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其中对板栗疫病病菌和杨树腐烂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在低浓度下可抑制烟草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在高浓度下可完全抑制烟草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在较低浓度下可促进烟草赤星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孢子萌发,在高浓度下可抑制孢子萌发,并且可抑制萌发后芽管的伸长。3运用RT-PCR、RACE-PCR技术,从T. flavus菌株ACCC30404中克隆了1个几丁质酶基因tfchit3的部分序列,已克隆的tfchit3基因序列cDNA长865 bp,终止密码子TAA,编码267个氨基酸。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4构建了几丁质酶trchi1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成功地转化了烟草,Southern杂交及表达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rchi1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在烟草中有效表达。转几丁质酶基因trchi1的烟草对烟草赤星病和炭疽病抗性明显增强。

陶刚, 刘杏忠, 王革, 李世东[3]2004年在《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指形管培养法分别测定几丁质酶粗酶液和纯化的几丁质酶混合液(2种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较高浓度(25 2U)几丁质酶粗酶液在48h内强烈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或致芽管畸形和细胞壁破裂;几丁质酶混合液对赤星病菌的孢子萌发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相同或相近酶活性条件下,纯化的几丁质酶混合液(9 4U)和粗酶液(12 6U)对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处理24h时)分别为46%和84 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采用孢子液悬滴法接种烟苗(K 326)叶片测定木霉几丁质酶对赤星病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丁质酶粗酶液浓度越高,对孢子萌发抑制时间越长,抑制率越高;其浓度为4 9、9 8、19 5U/ml的抑制率7d时分别为36 8%、56 2%和57 6%。

沈奕[4]2004年在《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的控制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木霉几丁质酶和几丁寡糖制备提纯的基础上,就几丁寡糖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对两种主要烟草病害病原菌--烟草黑胫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活性、对烟草黑胫病和烟草赤星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对几丁寡糖处理的烟草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病酶系活性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阐明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的生防效应及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 以高产几丁质酶的木霉菌株YHS-1为供试菌株,分别测定了不同时间、不同温度(20℃,30℃,35℃,40℃)下的几丁质酶活值,结果表明,供试木霉最佳产酶温度为35℃,最佳产酶时间为4天,此时酶活值为55U。几丁质酶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DS-PAGE提纯后可以达到层析纯,出现单一并且峰值很高的层析峰,电泳确认两条带,分别为几丁质外切酶和几丁质内切酶。几丁寡糖经过蛋白质沉淀和冷冻离心后得到纯化。2.以不同浓度的几丁寡糖溶液浸泡烟草K326种子后测定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几丁寡糖溶液浸泡烟草种子可以提高烟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最适处理浓度为0.4mg/ml。 最适浓度的几丁寡糖浸泡的种子能够比未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提高6%,发芽势提高40%。用寡糖处理过的烟草种子萌发后的多酚氧化酶(PPO)、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其中SOD活性提高近3倍,POD和PAL在空白对照中不含有,在寡糖处理过的种子萌发后活性达到42U和20U,表明几丁寡糖浸种可诱导提高烟草发芽种子的PPO,SOD和PAL活性。3.以烟草赤星病菌AL-1为供试菌,采用菌丝块接种、孢子悬滴接种、菌丝悬浮液接种、孢子喷雾接种和孢子悬浮液棉球接种等5种接种方法分别接种红花大金元和K326两种烟草,结果显示菌丝块接种和孢子悬浮液棉球接种2种方法能反映烟草品种抗感差异,接种成功率高,重复性好,说明烟草赤星病接种以上述两种方法为佳。4.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菌和赤星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几丁寡糖可以显着地抑制赤星病菌的生长而不能抑制黑胫病菌的生长。5. 在温室盆栽和人工接种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几丁寡糖、几丁寡糖+木霉+几丁质等5种方法处理对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为,单独施加几丁寡糖的处理黑胫病斑面积是空白对照的42%,防效为58%,其次为几丁寡糖+木霉处理,病斑面积为空白对照的48%,防效为52%;单独施加几丁寡糖的处理赤星病斑面积是空白对照的46%,防效为54%,其次为几丁寡糖+木霉处理,病斑面积为空白对照的<WP=8>62%,防效为38%。6.在温室条件下对烟草植株施用几丁寡糖及人工接种黑胫病菌后10d内,分别系统测定SOD、POD、PPO、PAL和几丁质酶等5种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烟草黑胫病而言,几丁寡糖主要是提高烟草体内的PPO、SOD、POD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对烟草赤星病而言,几丁寡糖主要是提高烟草体内的PPO、SOD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以上结果提示几丁寡糖具有诱导、提高烟草植株抗病的生物学活性。

杜雷[5]2008年在《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生物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引致的烟草赤星病是烟叶成熟采收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本文在对安徽不同烟区的烟草赤星病菌菌株致病力测定的基础上,对烟草赤星病菌的致病力分化、不同类型致病力菌株的生物学特性、5种胞外酶活性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哈茨木霉TH-1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安徽省烟草赤星病菌的致病力分化采用刺伤接种法对从安徽省不同烟区采集的烟草赤星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根据接种K326烟草后所致病情指数的大小可供试菌株致病力划分为致病力强、中等、弱和不致病4种类型,其中强致病力类型2株,GY41和GZ5,病情指数分别为78.7和68.5;中等致病力类型6株(GY31、GY32、GY52、GZ3、GZ4、GZ8),病情指数在10.3~35.2之间;弱致病力类型5株(FY2、FY3、GZ7、FYl、GY42、GY51),病情指数在1.2~8.0之间;不致病的有2株(GY11、FY4)。上述结果说明,安徽烟草赤星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在不同烟区间和同一烟区内均存在不同致病力类型的菌株,致病力类型的分布与菌株地区来源有一定的相关。2烟草赤星病菌不同致病力类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在上述致病力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14株不同致病力类型的烟草赤星病菌株为供试菌株,分别测定了它们的菌丝生长速率、分生孢子产生量(简称产孢量)和粗毒素产量,以探讨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与这3个性状之间是否相关。结果表明,强致病力类型的烟草赤星病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及毒素产量均显着大于中等致病力类型及弱致病力类型的烟草赤星病菌株。3烟草赤星病菌胞外酶活性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选取GY41(强致病力)、GZ5(强致病力)、GZ3(中等致病力)、GZ4(中等致病力)、FY2(弱致病力)和FY4(不致病)等6个烟草赤星病菌株为供试菌株,分别测定了菌株在25℃温度下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等5种胞外酶的活性,以探讨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与胞外酶活性之间是否相关。结果表明,强致病力类型菌株GY41,GZ5的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活性均比中等致病力类型及弱致病力类型菌株高;但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的变化不明显且活性比较低。4哈茨木霉TH-1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选取烟草赤星病菌2个强致病力类型菌株GY41和GZ5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杯碟法和显微观察,测定了哈茨木霉TH-1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拮抗作用。对峙培养结果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菌株GY41和GZ5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8.90%和66.95%。显微观察发现,哈茨木霉TH-1菌株菌丝可以穿透、缠绕烟草赤星病菌GY41菌丝,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GY41菌株有比较明显的重寄生现象。杯碟法测定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孢子悬浮液2500μL、1000μL、250μL处理对烟草赤星病菌GY41菌株的抑制率分别为84.87%,78.78%,57.20%,对GZ5菌株的抑制率分别为80%,76.57%,56.76%,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孢子悬浮液对烟草赤星病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哈茨木霉TH-1菌株代谢液2500μL、1000μL、500μL处理对烟草赤星病菌GY41菌株的抑制率分别为77.63%,60.26,40.11%,对GZ5菌株的抑制率分别为76.24%,57.6%,41.63%,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代谢液对烟草赤星病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哈茨木霉TH-1菌株对烟草赤星病菌存在抗生作用机理。综合上述结果可知,哈茨木霉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拮抗作用是通过竞争、抗生、和重寄生等多种作用机制共同实现的。

高智谋, 沈奕, 王革, 李萍, 陈方新[6]2009年在《几丁寡糖对烟草赤星病的控制效应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丁寡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活性,继而在温室盆栽和人工接种条件下,分别研究了几丁寡糖、几丁寡糖+木霉+几丁质等5种方法处理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分别系统测定了烟草植株施用几丁寡糖及人工接种赤星病菌后10d内SOD、POD、PPO和几丁质酶等4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几丁寡糖对烟草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单独施加几丁寡糖的处理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为53.60%,其次为几丁寡糖+木霉处理,防治效果为38.28%。几丁寡糖处理后烟草体内的PPO、SOD、POD和几丁质酶的活性显着提高。以上结果说明,几丁寡糖对烟草赤星病有显着的控制效应,主要是通过诱导、提高烟草植株有关防御酶的活性从而增强烟草植株对赤星病的抗病性。

许连生[7]2008年在《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植物诱导抗病性、微生物拮抗作用、转基因植物3个方面展开,对近年来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关小红[8]2008年在《枯草芽孢杆菌Tpb55抗菌物质纯化及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pb55抗菌物质的纯化和其特性进行研究,探明枯草芽孢杆菌Tpb55菌株生防作用的机理,为该菌及所产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也可为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抗性基因发掘、药物的筛选等提供研究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适合枯草芽孢杆菌Tpb55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培养液和培养条件即:葡萄糖10.0g、蛋白胨3.0g、MgSO4 0.5g、酵母膏1.5g和牛肉膏1.5g、水1000ml,31℃,初始pH为7.0的条件下,180 r/min振荡培养72h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最多。2.抗菌谱测定表明,Tpb55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Tpb55分泌的抗菌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60℃温度处理对其抑菌活性基本没有影响,在较大pH范围内(pH5-10)比较稳定,木瓜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对粗提液抗菌活性几乎没有影响,有机溶剂对Tpb55抗菌活性物质影响不大,且活性物质疏水性较弱,抗菌物质具有蛋白酶活性。Tpb55产生的抗菌物质对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A.alternata的菌丝出现畸形,呈捻珠状,菌丝顶端膨大形成泡囊,有的泡囊囊壁出现断裂,抗菌物质处理A.alternata孢子,能使孢子萌发产生泡囊。3.通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1.6cm×80cm)凝胶层析对硫酸铵饱和度为90%沉淀下的蛋白质进行纯化,纯化出1种抑菌蛋白,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纯度及分子量测定,该抑菌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约为48kb。该抗菌蛋白能抑制A.alternata菌丝的生长和孢子萌发,抑菌活性强于无菌滤液,且处理36h后孢子破碎。

郭绍辉[9]2007年在《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基因Bbchit1抗病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几丁质酶(chitinase)是一类催化水解N-乙酰葡萄糖氨聚合物中β-1,4糖苷键的酶。几丁质酶能有效降解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重要组分之一的几丁质,因此,几丁质酶的抗菌作用备受人们关注,前人的研究也表明超量表达几丁质酶基因能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本研究以毕赤酵母为表达系统,制备丝状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几丁质酶Bbchit1,研究了Bbchit1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Bbchit1基因转入受体植物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中,研究了转基因烟草的抗病性。主要结果如下:1、检测了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的几丁质酶Bbchitl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bchit1能抑制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柑橘绿霉(Penicillium digitatum)菌丝的生长,同时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白菜黑斑病菌(Altenaria brassica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柑橘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孢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2、将几丁质酶基因Bbchit1转入烟草中,GUS组织化学染色和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Bbchit1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稳定遗传。几丁质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个T_2代烟草纯合株系(Bb35、Bb49、Bb57、Bb63、Bb71)的几丁质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对照。Western blot分析也表明,Bbchit1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能稳定表达目标蛋白。3、对5个T_2代烟草纯合株系进行了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5个T_2代烟草纯合株系(Bb35、Bb49、Bb57、Bb63、Bb71)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在对细菌性病害烟草青枯病的抗性上,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8.75%、53.75%、3.75%、33.75%、23.75%;在对真菌性病害烟草赤星病的抗性上,病斑面积分别减少了39.11%、35.63%、43.62%、57.22%、61.36%。转Bbchit1烟草对烟草赤星病、烟草青枯病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周棱波[10]2011年在《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文中提出烟草赤星病是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给我国烟草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可用于赤星病防治的方法较多,其中最具有应用前景与发展潜力的当属生物防治。烟草根际土壤和烟叶叶围等处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资源,其中部分微生物因其具有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促进烟草生长和诱导系统获得性抗性的表达等特性,所以在生产上被广泛应用于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本论文从湖南浏阳地区赤星病病区采集的烟草下部健康烟叶中分离出86株烟草叶围菌株,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选出4株对烟草赤星病有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B07菌株对赤星病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最明显,孢子萌发抑制率和平板对峙培养抑制率分别为68.2%和72.1%,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B07菌为短芽孢杆菌。通过B07菌株培养条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07菌株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48 h,pH值为7.0,发酵液体积100 mL,恒温振荡培养箱转速为210 r/min;B07菌株的最优培养基方案是豆饼粉25%‰,鱼粉3%‰,KH2PO40.7‰,CaCO32%‰。B07菌株发酵液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菌的萌发以及孢子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还表明经过B07菌株发酵液处理后的烟草叶片内与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有所增强。B07菌株发酵液的防治效果测定试验表明,发酵液在离体试验中,平均防效为61.9%,在温室盆栽的试验中,10倍发酵液的平均防效为69.3%。田间小区防效为59.6%~77.15%。本论文对07菌株生化特性、培养条件以及在烟叶上的存活期和对烟草与抗病性相关的酶的影响等的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对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机制[D]. 陶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2]. 菌寄生真菌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 咸洪泉. 山东农业大学. 2011

[3]. 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J]. 陶刚, 刘杏忠, 王革, 李世东.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4]. 几丁寡糖对烟草黑胫病和赤星病的控制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沈奕. 安徽农业大学. 2004

[5]. 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生物防治研究[D]. 杜雷. 安徽农业大学. 2008

[6]. 几丁寡糖对烟草赤星病的控制效应及其机制[J]. 高智谋, 沈奕, 王革, 李萍, 陈方新.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7]. 烟草赤星病生物防治进展[J]. 许连生.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8]. 枯草芽孢杆菌Tpb55抗菌物质纯化及特性的初步研究[D]. 关小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9]. 球孢白僵菌几丁质酶基因Bbchit1抗病作用研究[D]. 郭绍辉. 西南大学. 2007

[10]. 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D]. 周棱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11

标签:;  ;  ;  

木霉几丁质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