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体系论文,自主创新能力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自1912年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世界各国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证分析,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发展理论及经济学理论。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备受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依据,还可以用来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国外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主要有三个方向。Adler and Shenbar(1990)、Guan(2003)、Burgelman(2004)从企业技术能力结构的角度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中Adler and Shenbar选择了四种代表性的技术开发能力作为指标。Harris,Shaw and Somers(1981)、Porter(1990)从企业战略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在评价体系的设计上强调技术对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此外,一些研究机构从国家宏观角度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如OECD组织、加拿大政府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等。
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比较成熟,但由于国情不同,国外企业面临的环境与国内企业大不相同,国外的评价指标体系很难直接拿来应用。在中国,关于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本世纪初才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两种思维。一种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将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因素考虑进去,力求指标涵盖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如2005年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胡翼琼(2006)、任彪(2007)、李兴文(2007)等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将创新环境影响作为一级指标,陈昌柏(2006)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2个指标,考虑因素十分全面。这种宏观角度下的研究会使问题复杂化,而且,对企业缺少指导性,企业看到这些指标后,往往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另一种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强调某一方面因素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性,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朱孔来等(2007)认为创新载体的建设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陈震(2007)强调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孙晓华(2008)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外部专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目前,各种研究缺少对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的考虑。
本研究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研,并且在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微观的角度,从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挖掘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而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力求建立一套在企业界普遍适用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二、企业自主创新过程分析
我们通过对几个企业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创新体系,总结这些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共同之处,然后将企业的创新过程做了分解,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自主创新过程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从图1中可以看到,企业的自主创新不是静态的或者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的过程,本文按照创新活动过程中的逻辑顺序,将创新过程分为两个路线,包括正向的推进和反向的影响。
第一,正向的推进。创新活动从市场开始,越是在物质过剩、商品供大于求的时代,市场上的创新需求就越发强烈。拥有创新欲望的企业会主动搜集市场上的创新需求,积极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变化趋势,对创新机会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当创新机会到来时,企业将创新的欲望变成创新的规划,落实到行动。在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企业要考虑自身的资源状况,评估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供应能力来保证创新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企业要选择最佳的创新方式,以使企业的创新效率达到最高。创新投入、创新方式、创新产出共同构成了创新活动的主体,在这三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对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创新活动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这时候企业对创新活动的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保持创新的活力与动力,并且确保企业有持续的创新投入能力,直到创新成果的产生。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顺利产生成果,创新是企业的一种综合能力,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紧密结合,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创新过程中断。
第二,反向的影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创新的成果应该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对企业创新成果的反应将影响企业以后的自主创新,这就是反方向的影响。一方面,如果创新的成果市场认可度比较高,企业将从市场上获得高额利润,这可以鼓励企业家大胆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新产品带来的资本积累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在企业自身的实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还可以调整创新的方式,比如,从引进吸收再创新转变为原始创新,最终可以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创新的成果市场认可度较低,创新活动不能盈利,这会打消企业家继续创新的欲望,削弱企业的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也会受到企业收入下降的影响,最终会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削弱的恶性循环,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善,企业的创新活动将中止。
当今世界,信息咨询高度发达,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今天的创新,明天就有可能被超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受到严峻的考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在创新活动中一个不断循环积累的过程,企业通过创新活动积累经验和资金,然后再进行新一轮的创新,企业的每一次创新都在为下一次创新做准备。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体系
通过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过程,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本文认为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意识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影响。西方文化是一种鼓励冒险、提倡创新的文化,中方文化讲求中庸之道,在这两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在创新意识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于市场的创新需求十分敏感,能够迅速把握市场机会,并且敢于进行创新的尝试。国内的企业一方面缺少对市场创新需求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不敢创新,反映出国内企业在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缺少创新意识,企业就没有创新的动力,也就更谈不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了。企业内部,影响创新意识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其创新欲望对于企业的影响十分重要。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比如IBM、微软等,其高层管理者都富有创新精神,有很强烈的创新欲望。企业家除了有创新的欲望,还要有创新的规划能力,也就是能从企业战略角度做出企业自主创新的长远规划。②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想持续地创新,除了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之外,在整个企业内部也应该形成一种创新共识,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创新型的企业文化。许多知名公司都将创新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主要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而其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建立一种创新型的企业文化,是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③企业的信息渠道是否畅通。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盲目进行,企业要随时了解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动态,并且把握好市场需求,只有在充分掌握各种信息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创新决策。
(2)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是一种高投入的活动,往往需要调动企业大量的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人力等,没有资源的投入,创新根本无从谈起。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研发人员等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比如,微软在视窗操作系统领域一直是全球的领跑者,在这背后是其强大的研发投入能力,2008年微软全年的研发投入高达90多亿美元。此外,创新投入是一种持续的投入,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资源,否则企业的创新将失去活力。影响创新投入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一些硬性指标。每年R&D的投入,包括经费、人员等方面,这是保证R&D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但是,创新投入不是一次性的,有些创新活动需要长期地进行试验与研究,而且创新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经验的积累也需要时间,所以,R&D投入的增长变动情况是影响创新投入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内从事R&D的人员素质对企业的创新也有影响,高素质的人才往往创新能力强,有些企业科研人员一大堆,但是科研能力不强,白白占用企业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高素质人才是许多企业争夺对象的深层原因所在。企业通过一些内部的培训和员工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与创新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企业内的培训作为对员工的一种福利,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员工终身就业的能力。企业的创新成果大多诞生于企业内的研发中心,著名的IBM公司在全球建有8个研发中心,每年从这些实验室诞生3000多项专利。当然,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的成本是很高的,能否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也就成为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3)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冒险,因为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创新的失败率是很高的。创新的失败对企业有负面影响,创新需要大量财力、人力的投入,一旦创新失败,企业将白白遭受损失,这也是许多企业不愿意创新的原因。所以,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产出能力。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十分重视创新,对创新的投入也很多,但是,始终没有创新产出,这就是企业产出能力低下,长此以往,企业的创新将难以为继。反映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专利和新产品两个方面:①专利。如今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国内企业无论在申请专利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与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企业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影响企业的产出能力。企业每年获得科研成果奖项的数目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创新成果的质量,但如今各种评奖活动泛滥,许多企业也热衷于此类宣传方式,企业获得的奖项一大堆,可有分量的没有几个,所以,在认定企业获奖情况时要选择认可度较高、公信度较强的奖项。②新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这是企业进行创新的动力来源,企业创新的成果在市场上的反应也是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因素。新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高,说明企业产出能力强;相反,新产品不被市场认可,说明企业的产出能力弱。“企业生产的是产品,消费者购买的却是品牌”,企业新产品被市场认可的一个很大的表征是企业的品牌受到市场认可,所以创新成果是否拥有自有品牌也是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一个因素,而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就成为企业品牌的重要内在保障。
(4)创新活动管理能力。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对创新活动的管理有很大的难度。在对企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量的创新活动在半途夭折,有的是由于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有的是因为在创新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在企业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何有效、合理地调度企业资源支持创新,将影响创新活动的进行,这是对企业创新活动管理能力的一种考验。影响创新活动管理能力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资本管理能力。创新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一般情况下,企业创新的资金一方面来自自身积累,另一方面就要靠企业的融资能力,尤其是在创新的开始阶段,这时候创新还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企业的融资能力尤为显得重要,能不能融到资金将关系企业的创新是否能够继续进行。②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是一种人的创造性活动,适当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人的创造性。所以,企业内是否拥有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是影响创新活动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③社会网络与合作。在创新过程中,企业外部有许多社会资源可以利用,比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与这些机构合作,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增强企业创新活动管理能力。所以,企业社会网络以及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的程度也是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5)创新方式。一般来说,企业的创新方式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周寄中,2005)。因为过去国内企业原始创新较少,所以,国内强调得比较多的是原始创新,事实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个方面都是自主创新,都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创新方式体现出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不同的。原始创新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能力要求较高,但创新的效率并不一定最高,许多企业进行科研开发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果,但创新成果的价值往往很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目前国内企业比较偏好的创新方式。由于历史原因,国外的许多技术比我国成熟,如果我们自己研发,耗费了时间和财力,研究成果可能仍不能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如果我们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精华之后,再进行创新,我们创新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引进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增强创新投入能力,这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捷径。集成创新侧重于创造性思维的加入,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创新方式,既可以提高创新的效率,又可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方式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企业自身现有的创新能力出发。反映企业创新方式的因素不是很明显,因为在实际情况中,企业选择哪种创新方式不会有明确的界限和区别,有可能是几种创新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但是,从一些侧面因素可以反映出企业在创新方式上的选择,比如每年引进技术专利数、与其他企业技术合作的成果数、每年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费用支出等。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成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全面性、系统性、可比性、导向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指标筛选原则,从创新意识、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活动管理能力、创新方式等五个方面选取了27个指标,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分三级,如表1所示。
四、基于AHP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1.评价方法选择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他模仿人的决策思维过程,开发出一种定性和定量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特别是难以定量描述的社会系统的分析。我们所设计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而AHP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所以,我们选用AHP来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系统中评价指标的权重。
根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为目标层,记为A;二级指标为准则层,分别记为B1、B2、B3、B4、B5;三级指标为指标层,记为C1—C27。
2.比较判断矩阵的构造
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以后,首先采用Saaty教授提出的1—9标度法设计调查问卷,其内容是比较各个指标两两之间相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性,然后进行专家的问卷评估。在进行问卷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群决策方法,即德尔菲(Delphi)法进行处理,选取10位专家①。由于判断矩阵的估计关系到决策的质量,所以,专家的人员组成结构应该科学合理,我们选取的专家由行业内和企业内的专业人员,以及学术界相关人士。最终,使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处理多位专家的意见,得到6个比较判断矩阵。
其中,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比较判断矩阵为:
3.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对于比较判断矩阵对应于最大正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做归一化处理,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的分析结果如下:
(1)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5.0797。
即层次总排序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因此,可按照层次总排序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及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建立了新的完整的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从评价体系最终的权重中可以看到,企业家的创新欲望、每年R&D投入经费、企业每年创新成果产生的收入、新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率、企业融资能力等因素的权重较大,即为本文评价体系的关键指标。
本文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过程为基础,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由于对创新过程作了分解,企业在应用本文评价体系时可以重点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方面,对症下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效。企业在应用本文评价体系进行实际测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原始数据的采集。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的数据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管理部门的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得。定性指标的数据获取需要成立专门的评审小组,由专家组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获得。为了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要注意评审小组成员组成的宽度和人数。此外,评审小组专家应对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在对企业创新情况十分清楚之后再进行评分。
(2)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之间,由于经济意义、表现形式、量纲等彼此不同,如果直接应用原始数据,不具有可比性,需要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指标量纲影响后才能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目前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很多,比如用美国学者L.A.Zadeh提出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本文不对此做详细阐述。
(3)结果的处理。经过对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做乘积,最终得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综合评分。该评分可以用来进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尤其是同区域或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企业通过与先进企业的对比,可以找到自身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欠缺方面,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2.主要政策建议
(1)以体制创新促科技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坚持以体制创新促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政府应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宏观环境,形成一种社会氛围。企业家要走出去到先进企业进行考察学习,积极吸收先进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开拓视野,敢于领导企业进行创新。企业应建立专门的信息搜集部门,负责对市场上的需求动向、新技术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将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鼓励企业内部创新,对创新失败应持宽容态度;以新的指标体系作为考核重点,完善企业新的考核体系。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的一个原因是创新在企业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很小,应以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新的企业考核体系,将有关创新指标纳入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的考核体系中。
(2)以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为导向,提高创新投入能力。企业所能支配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企业要提高创新投入能力,就要寻找方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将R&D投入资金进行战略规划,包括资金的来源、投入方向、每年的投入数量、未来资金的回收,等等;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提高高素质人才的薪酬水平,吸引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到企业中来;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还可以从企业内部选拔员工,资助其到先进企业学习;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利用研发中心带动企业创新。
(3)以市场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创新产出能力。企业在开发产品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认真研究客户的意见,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创新成果在市场上的成功率;企业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企业积极参加高水准的创新评奖活动,使企业对自主创新成果的价值有更清醒的认识;企业要重视品牌的建设,努力使产品的技术创新性作为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一部分,成功创立自有品牌是企业创新能力被市场认可的重要载体。政府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引导企业进行创新,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使企业创新成果能够顺利投入市场。
(4)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活动管理能力。企业要拓宽自身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及资本市场,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新体制;主动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系,相互交流科技创新经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走全方位的产学研联合之路;对于重点项目,采用面向社会的公开招标,引进企业外部的专家、教授,提高企业的创新攻关能力;建立企业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大胆进行创新,对于有价值的创新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政府应当引导、鼓励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利用各种团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创新效率。
(5)根据自身情况、市场需求和项目技术成熟度灵活运用各种创新方式。对于一些成熟度很高,应用价值不是很大的技术,企业可以采取集成创新的方式,在其他企业技术的基础上加入我们的创新思维;对于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研发周期很长的技术,我们可以引进国外的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一些十分核心的技术,国外企业一般不会向我们销售,企业应尽量采用原始创新,这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本。
注释:
①实验以及理论上的争论表明在判断预测中,使用德尔菲法必须选取5—20名专家(戴维.R.安德森等,2003).
标签: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