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生与普通学生责任判断的比较研究_联想电脑论文

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对责任判断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读论文,生与论文,责任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Weiner等人曾对人的社会行为进行过归因研究,指出责任的判断是社会行为的基础,推论他人有责任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前提[1]。但Kelley H H.Jones E E.及Weiner B.等人的归因理论都把人看作是一个寻求产生行为的足够理由的科学家,他们认为人是理性地、毫无偏差地权衡各个因素并用合乎逻辑的过程来推论行为原因[2]。其实,在复杂的环境中,人们的归因不一定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常常只经过迅速而粗糙的责任判断即作出攻击不攻击的决策,而且这个过程非常短暂。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判断的结果是个体即时知觉的构思,而个体的即时构思主要与内隐联想有关,因为自动化联想的内容是个体责任判断的依据。为了验证内隐联想对责任判断的影响,本文通过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研究,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内隐联想,所以选择工读学生(工读学生是指违法、轻微犯罪的中小学生)与普通学生作为被试。

为了比较被试的内隐联想的差异,采用了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3]。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在生理上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在认知上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扩散)[4]。神经网络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概念在此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有关内隐认知的研究表明,对评价性的语义内容加工是一种在视觉基础之上的自动化过程[5]。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反应时为指标,继而对个体的内隐联想进行测量。Greenwald曾对内隐联想测验的性能做了研究,发现内隐联想测验可以有效地防止被试的自我掩饰等策略的影响,具有很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与内隐社会认知的启动测验相比,内隐联想测验更敏感,更有效[6]。此外,Allen R MeConnell和Jill M Leibold的研究证明了,在态度领域内隐联想对行为有着很好的预测效度;Jennifer K Bossond等在内隐自尊的测量方法研究中发现,在诸多测量方法中,内隐联想测验的预测效度最好;Greenwald,Dasgupta,以及William A Cunningham的研究也表明了内隐联想具有良好的内隐一致性;我国的蔡华俭等在以内隐联想测验为工具对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进行研究中,也发现具有较高的信度[7]。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目的与构思

内隐联想能有效防止意识干扰且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优点,所以实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本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内隐联想对责任判断的影响在工读学生与品行良好的普通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与实验操作中的1~4组即表1、表2有关);二是,探索责任判断与攻击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稳固的联系(与实验操作中的5~12组即表3有关)。

在社会认知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都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会在被试的心里引起复杂的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联想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矛盾,刺激所暗含的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如果刺激与被试的内隐联想一致,或者对被试而言存在着紧密而且合理的联系,称之为相容,反之为不相容。在要求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为是内隐的。根据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相容的反应时会比不相容的反应时短;反过来如果被试对某个刺激的反应时比另一个刺激的反应时短,那么也可推出被试的内隐联想与反应时短的那个刺激是相容的。而且该测验原理还认为可以用不相容的反应时减去相容的反应时(差量)来表示内隐联想的强度。

2.2 被试

被试共40人,其中杭州工读学生20人,高一年级10人,初三年级10人,均为男生;普通学生20人,高一年级10人,初三年级10人,均为男生,平时的学习及在校的行为表现都较好。年龄在15~19岁之间,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3 实验设备与条件

实验设备为电脑。被试距电脑70CM左右,要求被试正视电脑屏幕的刺激框。采用自编的程序安装在电脑上。

2.4 实验材料

由于工读学生一般成绩比普通学生差,为了减少知识等无关变量对内隐联想的影响,所以词汇(词汇概念)尽可能简单,使工读学生的被试对这些词汇的基本意义的理解也毫无问题。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都使用有限的、简单的词汇可以减少或消除知识因素对本实验的内隐联想的影响。所以,将以下材料作为测试内隐联想的实验材料:

(1)与责任判断相关的短语或句子16个:他逃学、他被我冤枉、他被我嘲笑、我逃学、他偷东西、我骂他、他骗我、我说慌、我被他冤枉、我被他嘲笑、他不完成作业、我酗酒、他酗酒、我偷东西、我看黄色小说、他看黄色小说。

(2)与攻击—非攻击有关的词16个:揍、打、笑、唱、脚踢、读书、推倒、欢迎、安慰、棒击、帮助、掌击、枪杀、跳舞、吟诗、拳打。

2.5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2×3的二因素设计,一个因素为学生特性(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另一因素为任务操作,包含三个水平:与责任判断有关的短语的辨别(表1)、与攻击-非攻击有关的词的辨别(表2)、责任-攻击联合辨别(表3)。在操作任务上是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单位:秒),它是内隐联想的指标,反应时通过电脑自动记录被试对刺激的反应而获得。测验依Greenwald首创的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而编制成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能够自动记录反应时。实验中用单一维度的辨别反应(实验操作中的1~4组即表1、表2)来考察实验目的一;用联合辨别(责任判断与攻击的联合)的反应(实验操作中的5~12组即表3)来考察实验目的二。

表1 单一维度与责任判断有关的短语的辨别反应顺序

测验顺序 1

2

任务要求辨别责任判断的 辨别责任判断的

目标词或短语目标词或短语

操作E-责任在他 E-责任在我

任务责任在我-I 责任在他-I

样例I-我偷东西 E-我逃学

表2 单一维度与攻击有关的词的辨别反应顺序

测验顺序 34

任务要求辨别攻击与非攻击 辨别攻击与非攻击

的目标词 的目标词

操作E-非攻击 E-攻击

任务攻击-I非攻击-I

样例棒击-I欢迎-I

2.6 实验程序

实验完全在微机上进行,要求被试注视计算机的屏幕。在实验中考虑到相容辨别与不相容辨别部分的先后顺序可能存在顺序效应,故以相反顺序予以平衡。实验中的内隐联想测验包括12个部分。表1和表2的任务操作是为了检验影响冲突责任判断的内隐联想。

表3包含八个序列(ABBABAAB)是用于检验责任判断与攻击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稳固的联系。

正式实验开始,被试只要用鼠标点一下题号(如第一题),界面便会出现词的分类标准,然后被试只要敲一下空白键,界面就会出现目标词。被试要尽快根据操作任务的要求对目标词作出分类。被试如果判断目标词应当归于左边(具体依据操作任务而定),只需在键盘上敲一下“E”即可;被试若判断目标词应当归于右边,只需敲一下键盘上“I”键即可。电脑会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表3 责任判断与攻击的联合辨别反应顺序

操作任务有二类(依实验顺序进行):第一类是根据一维的标准对目标词作出辨别分类,完成实验顺序中的1到4,这个操作任务主要与实验目的一有关,实验会先出现一个标准,例如表2以“攻击”与“非攻击”作为标准时,当出现刺激“揍”,被试迅速判断属于攻击词还是属于非攻击词;例如表1以“责任在他”与“责任在我”为标准,当出现刺激“他逃学”,被试应迅速作出责任在他的判断。第二类是根据提供的二个独立的标准对目标词进行分类,但两个独立的标准在空间上接近(表3),假如刺激框的左边的标准是“责任在他----攻击”(实际是两个独立的标准,一个是有关“责任在谁”的判断;另一个是有关“攻击非攻击”的判断,只不过将两个标准在空间上连在一起而已,见界面图1),当出现的刺激与责任判断有关时,被试应将其归类到“责任在他”或“责任在我”的标准之下,如“我逃学”就属于“责任在我”的情形(归到右边);当出现的目标词与责任判断无关时,被试对它要作出属于攻击或非攻击的归类,如“揍”字不涉及责任判断,于是被试就判断该字属于攻击还是非攻击,那么“揍”字应当属于攻击词,于是就把它归到含有攻击的标准下面(归到左边)。实际上这两个标准是独立的,所以被试在目标词出现之前,必须先看清操作任务的标准。实验时,标准的组合及排列依据表2(5到12组)的顺序。这个操作任务主要与实验目的二有关。实验的每一部分都要求被试在尽可能少犯错误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作出反应,计算机会自动记录被试对每一个词的反应时。剔除极端数据后,再将每一组(顺序)中的各个词的反应时进行平均,作为该组(顺序)的平均反应时。被试在实验之前进行练习,练习的目标词与实验词无关。练习结束,进行正式实验。图1是实验的界面(操作任务是变化的):

3 结果与分析

对于每个测验来说,内隐指标都有两个方面:反应潜伏期(A类联合辨别、B类联合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攻击、非攻击等目标词的辨别)与错误率,如果错误率高于5%则该被试的测试成绩不予统计。所谓A类指“责任在他”与“攻击”或“责任在我”与“非攻击”的组合(空间接近);所谓B类指“责任在他”与“非攻击”或“责任在我”与“攻击”的组合(空间接近);所谓B-A内隐量指B类与A类的反应时的差量。然后,分析各因素的效应是否达到显著。本实验中顺序1、2操作任务是与责任判断有关的短语的辨别,顺序3、4操作任务是与攻击或非攻击有关的词的辨别,顺序5、8、10、11操作任务是A类联合辨别,顺序6、7、9、12操作任务是B类联合辨别(见表1、表2、表3的顺序)。

表4 与责任判断有关的短语的辨别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M±SD) 单位:秒

责任在他责任在我

工读学生

1.77(.59)

2.08(.66)

普通学生

2.20(.41)

1.93(.65)

表5 与攻击有关的词的辨别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M±SD) 单位:秒

攻击非攻击

工读学生

0.93(058)

1.23(.65)

普通学生

1.36(.41)

1.42(.66)

表6 责任-攻击联合辨别反应时的平均数与标准差(M±SD) 单位:秒

A类联合辨别

B类联合辨别B-A内隐量

工读学生 3.07(.67) 3.39(.77) 0.32(.31)

普通学生 3.23(.65) 3.30(.68)0.07(.043)

由于本实验有两个因素,故先考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然后再对各自的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多因素线性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联合辨别(A类、B类)与学生特性(工读与普通)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0.454 p=0.502);被试对与攻击有关的词(攻击词、非攻击词)的辨别反应与学生特性(工读与普通)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1.106 p=.296);但被试对与责任判断(责任在他、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辨别反应与学生特性(工读与普通)之间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5.553 p=0.021)。再考察各自的主效应,发现只有学生特性对与攻击有关的词(攻击词、非攻击词)的辨别反应存在着显著的主效应(=4.793 p=0.032)。再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首先,检验操作任务各水平及其内部状况,结果发现:学生的特性(工读与普通)对A类联合辨别、B类联合辨别、非攻击词的辨别、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辨别的效应不显著,但学生的特性对B-A(内隐量)、攻击词的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辨别的效应却很显著,于是可以说: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B-A(内隐量),有更快地辨别攻击词的速度、以及有更快地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其次,检验学生特性因素的两个水平的状况(即检验工读学生对攻击与非攻击词的辨别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对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及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辨别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A与B是否有差异;检验普通学生对攻击与非攻击词的辨别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对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及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辨别反应时是否存在差异、A与B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工读学生对攻击词的反应时要快于非攻击词(t=15.29 p=.000 df=19),对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反应要显著快于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t=21.00 p=.000 df=19),工读学生A与B差异很显著(t=4.544 df=19 p<0.0001);普通学生对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反应要显著慢于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t=2.375 p=0.027 df=19),但对攻击词与非攻击词的反应没有显著差异(t=0.56 p=0.612 df=19),普通学生的A与B差异也显著(t=4.593 df=19 p<0.0001)。对因素水平的简单效应进行分析可以解释被试对与责任判断(责任在他、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辨别反应与学生特性(工读与普通)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也可解释学生特性对与攻击有关的词(攻击词、非攻击词)的辨别反应存在着显著的主效应。

由于相容的反应时会比不相容的反应时短,反过来,可以根据被试对某两类(对立)词或短语的反应时的长短,来推出那一类词与被试的内隐联想(倾向)是不一致或一致,即那一类词与被试的内隐联想是相容或不相容。于是在本实验中,就可根据工读学生对“攻击词”的反应快于对“非攻击词”的反应,推出工读学生存在着“攻击”的内隐联想,或与“攻击”存在着密切而且合理的联系。另外,根据Greenwald的观点:被试的内隐联想与刺激越相容,那么他的反应时就会越短;被试的内隐联想与刺激越不相容,那么他的反应时就会越长。那么不相容的反应时与相容的反应时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所以,反过来可以用不相容的反应时减去相容的反应时(差量)来表示其内隐联想的强度。所以在本实验中,就可根据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的B-A(内隐量)大,推出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有更强烈“责任在他-攻击,责任在我-不攻击”的内隐联想,或者工读学生与“责任在他-攻击,责任在我-不攻击”有着更密切而且合理的联系。

4 讨论

在实验中工读学生对攻击词的反应时较普通学生短。可能是由于工读学生经历过更多的冲突、攻击和被攻击,经常地激活大脑中与攻击有关的词(如打、揍等词是工读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攻击反应积贮,构成敌意世界的图式。Dodge在评论适应不良机能中的社会认知机制时,着重强调个人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反应可以看作是遵循一系列认知、信息加工步骤的。他指出,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例如攻击性儿童都表现出不正常的心理表征模式,他们常常错误地偏向于假设别人有敌意,敌意归因导致攻击性反应。他认为,早期经验造成特定的知识结构和信息加工方法的形成。特定形式的适应不良机能与早期经验的差异以及相关的信息加工方式相联系。因此,不同形式的适应不良行为可以用早期信息加工步骤的差异加以理解(形成模式如下图)。图2:

正由于工读学生这种长期的经历,才形成了特定的内隐联想,于是个体会更自动、更迅速地加工与攻击有关的信息以及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

当发生冲突时,工读学生有将责任归于他人的倾向。Heider.F指出:“在冲突中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其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并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在个性倾向,而不是归因于情景因素,”即格式塔心理学所谓的“行为”吞没“场”[8],通俗的意思是指人们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更有可能认为他人的行为产生原因是由于其本性不良,而非特定情景所致,即不容易设身处地为他人的行为作出解释。加上工读学生经常地接触或经历攻击与被攻击,使他们保存了许多的攻击性图式(包括行为图式、攻击者或被攻击者的角色图式),在冲突情景中,由于认知资源有限,所以攻击性图式就把与攻击有关的信息迅速组织起来,而这些信息就成了责任判断的基础,再由于责任判断过程的第一步涉及决定是否存在个人或情景的原因,当把某个行为产生看作是内在的而非情景时,那么就会倾向于判断这个人有责任[9]。所以,工读学生在责任判断阶段,倾向于作出责任在于他人的判断。而且被试作出“责任在于他”的判断过程是不自觉进行的,主要受无意识影响,是一种自动化的加工。正象D.Matza所提出的青少年犯具有“否认责任”的特点[10];Ronald Blackbum所著《犯罪行为心理学》提到:“攻击者显示出在明确的情境中不能准确地解释同伴意图的倾向,并且在有消极结果的含糊不清的人际情境中,对敌对意图的认识方面有偏向。这反映在对信息的快速反应和对信息社会线索的选择性注意上,表明对恶意认识有偏见性的预期。”

M.Henderson和M.Hestone考察了暴力犯罪人的责任归因,提出攻击性个人有着将原因或责任归于他人的倾向性偏差,这种倾向会促进攻击性行为[11]。所以,我们提出工读学生即时攻击行为的产生可能遵循以下步骤的看法(虚线表示不确定,须进一步研究):

其实这一看法,与Dodge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型(图2)所示的“攻击性儿重偏向于假设别人有敌意,敌意归因导致攻击性反应”的观点一致。

5 结论

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5.1 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辨别攻击词的速度快,说明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更易产生攻击的联想。

5.2 工读学生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反应时比普通学生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更易产生他人有责(敌意)的联想。

5.3 工读学生对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反应要快于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反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读学生存在着他人有责(敌意)的联想。

5.4 普通学生辨别与“责任在他”有关的短语的速度比辨别与“责任在我”有关的短语的速度要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学生存在着自己有责的联想。有研究指出自己有责是预防攻击行为的保护性因素[12]。

5.5 工读学生在“责任在他一攻击,责任在我-不攻击”的联合辨别反应时上比普通学生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读学生比普通学生对”责任-攻击”有更强烈的稳固联系(内隐联想)。

所以,工读学生对不同词汇自动化地提取的偏好,反映了工读学生存在着敌意归因与对攻击信念的内隐联想。表现为:对敌意线索的过度警惕,存在敌意归因的偏见,存取攻击的反应模式。

标签:;  ;  ;  

工读生与普通学生责任判断的比较研究_联想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