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探析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80例患者(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研究组(40例)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在血糖控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情况,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106-02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95%。临床上,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一般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但该方式对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难以保证全天(24h)均可达到理想的控糖效果。本次研究中,我院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6年02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一般资料上,80例患者的数据无差异,可比较。
纳入标准:a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WHO(1999年),经临床确诊,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b空腹血糖>11.1mmol/L;c体重指数在(22.45±2.6)kg/m2;d糖化血红蛋白>9.0%;e无认知障碍者。
排除标准:a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b有恶性肿瘤病史者;c近期出现感染性疾病者;d近期用过抗氧化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基础+每日3次餐时胰岛素,地特胰岛素(诺和平)+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胰岛素使用总量控制于18~40U之间,治疗2周,治疗期间,视血糖情况适当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
研究组: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采用韩国丹纳胰岛素泵(DANA DiabecareIIS),连接导管,持续输入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初次使用胰岛素降糖者,剂量为体重(kg)×0.44u;非初次使用者,注射剂量为以前的注射量×80%,根据患者血糖值调整其基础注射量、餐前注射量。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记录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如空腹血糖浓度(FBG;正常血糖值参考标准:5.0~6.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2hPG;餐后2h的正常血糖值参考标准:6.1~8.0mmol/L)。
(2)观察记录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胰岛素用量。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控制
治疗后,在血糖控制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x-±s,mmol/L)
2.3 低血糖情况
治疗后,在低血糖发生情况上,研究组的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5.00%(10/40),其中,前者发生低血糖人数为3例,后者为10例,χ2=4.5006,P=0.0339。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着上升的趋势[2]。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会存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肥胖等特征,通过增加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来填补胰岛素抵抗情况。在早期,2型糖尿病的症状并不突出,一般为乏力、口渴等表现,确诊后已出现微血管、大血管等并发症,需及时控制其血糖水平。
临床上,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一般以胰岛素降糖为主[3],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1~3次或预混胰岛素每日2~3次),但该方式对部分患者而言,难以保证全天(24h)均可达到理想的控糖效果,原因是皮下注射胰岛素无法模拟正常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通过较好模拟人体生理状态胰岛素分泌的输注模式,使血糖获得良好稳定的控制。该操作方式与人体的生理需求更加吻合,能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全天(24h)内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还能逆转高血糖的毒性,在控制血糖时,让胰岛细胞“休息”,以改善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的功能。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前者低血糖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后者的25.00%,与上述内容结果相符。
研究显示,治疗后,在血糖控制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皮下注射胰岛素(基础+每日3次餐时胰岛素)的控糖效果更明显,能更好地控制FBG、2hPG水平;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与尹荣华学者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3]一文上的结论相似,具有参考价值。
综上,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更好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血糖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该操作方式剂量输注精确,低血糖发生风险降低,同时较好的避免了较大的血糖波动。而且,经过临床观察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这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较长时间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甚至可使糖尿病缓解为糖耐量异常、血糖正常的情况。故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临床价值高,值得在2型糖尿病早期治疗中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武晋晓,和瑞婷,曹怡,等.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长期胰岛功能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5):1-4.
[2]王晓敏,孟作龙,赵艳,等.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5):1309-1312.
[3]尹荣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8):133-134.
论文作者:梁静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低血糖论文; 胰岛素泵论文; 糖尿病论文; 皮下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