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将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60例患者随机分 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通过观察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水平、平均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心功能疗效判定,评价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NP水平及6MWT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麝香保心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2-0329-02
肺心病指由慢性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的一类疾病。现报导我院自2014年2月—2016年10月采用西医常规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肺心病心衰竭60例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内一科2014年2月—2016年10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0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者,除外心瓣膜病、肥厚性心脏病等其它心血管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5.3±4.3)岁,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7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7.8±4.0)岁;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2例,Ⅲ级13例,Ⅳ级5例;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一般均予氧疗及抗感染,气道痉挛严重者甲泼尼龙静滴,心功能Ⅱ级者,予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口服;心功能Ⅲ~IV级者予呋塞米静脉推注,螺内酯片口服,心室率大于70次/分使用地高辛片0.125mg口服每日1次,或硝酸甘油5~10mg泵入。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口服,每日3次。
1.3 检测指标
治疗前和治疗半月后分别做血浆BNP水平检测、6MWT及心功能疗效判定。
1.4 心功能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由Ⅳ级、Ⅲ级递减至Ⅱ级或Ⅰ级;有效:临床症状较前好转,心功能NYHA分级由Ⅳ级逐级递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t检验。
2.结果
2.1 治疗前后平均6MWT(m)比较
治疗前后都有明显下降(P均<0.01),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肺心病心力衰竭常因肺部感染而诱发,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刺激红细胞增多,使血粘度增加;慢性缺氧使肺血管重构,最终导致并加速肺动脉压增高形成,而使右心负荷过重出现右心功能衰竭[1]。
麝香保心丸由有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苏合香、蟾酥、冰片等中药组成,具益气强心作用,董军等研究证实能有效降低血浆中BNP浓度[2]。其中人参有减少氧自由基、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3]。麝香精提取物可选择性兴奋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同时有扩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纠正心衰[4],蟾酥具有强心、减慢心率、抗炎等功效;苏合香中顺式桂皮酸可抗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肺心病患者长期缺氧对洋地黄敏感,治疗窗窄易发生洋地黄中毒,诱发心律失常,麝香保心丸中麝香精提取物兴奋β1受体使洋地黄用量减少,避免出现洋地黄中毒。麝香保心丸可能通过上述途径使肺循环阻力降低,从而纠正心衰。
BNP是众所周知的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本研究治疗组BNP浓度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6MWT明显多于对照组;心功能疗效判定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与朱艳红[4]等研究结果相似。因此麝香保心丸可减轻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减低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有关,该药使用经济,方便,可作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常规用药之一 【参考文献】
[1]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2011,1370-1371.
[2]董军.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0):123-4.
[3]戴瑞鸿,王受益,吕国庆.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C].麝香保心丸临床论文集:75-77.
[4]朱艳红.麝香保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7):86-87.
论文作者:吉海波,纪飞,屠爱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麝香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功能论文; 肺心病论文; 疗效论文; 洋地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