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回顾 经典童年(1981~201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童年论文,温暖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1年1月,中国第一本幼教类文摘期刊——《幼儿教育导读》与读者见面,迄今走过整整30年的历程。一份杂志,既是一段历史,也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页缩影,展现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留给我们深深的回味和启迪……
30年,重温美味时光
细数80后儿时经典零食
零食,该怎么吃? P6-7
P8-9
30年,玩是孩子的正经事
经典的玩具游戏伴随童年
寻找快乐的童年
30年,伴我们成长的童书
深具影响力的10大童书
如何挑选优秀童书 P10-11
P12-13
30年,我们在这些动画里长大
妈妈儿时最爱的国产动画片
P14-15
听两代妈妈讲讲育儿经
30年,重温美味时光
史料见证:做好婴幼儿食品的科学研究,按照不同年龄的生长发育需要,研制多种食品,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
——人民日报记者 李亚非
摘自《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1981年第3期
温暖回顾:
没有了众多兄弟姐妹的纷争,独享着上两辈人的宠爱,再加上日渐富裕、宽松和开放的生活环境,零食走入孩子们的生活。曾经的小馋猫,朝思暮想的小零食,那些属于80后的美味记忆,如今还能找到吗?
细数80后儿时经典零食
1.爆米花
小时候,只要听到院子门口里传来“嘣”的一声,就知道是爆米花老爷爷来了,80后就会迫不及待地从家里舀出满满一碗的米或年糕,兴冲冲看着老爷爷一圈一圈地转动黑锅。直到摇不动了,他就会慢慢起身,把袋口套在机子的一头,然后,“嘣”的一声,白花花的爆米花就出锅了。尽管声音很响,但大家都会高兴地捂着耳朵,等待着下个声响的来临。
2.搅糖稀
学校门口总有卖糖稀的,一个很旧的木头箱子,里面有个黑糊糊的小锅,半透明的糖稀在锅里冒着热气,不时地冒出泡泡。并不富裕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掏出5毛钱,换来两根短棍,加一团半透明的糖稀,搅一搅,拉一拉,好吃又好玩。
3.棉花糖
棉花糖可能是最不可思议的小吃了。只见小贩姿势很是潇洒地加一勺勺的白糖进去,那些糖在铁皮做的锅里高速旋转几圈后就变成了一团团的棉花糖。其中到底暗藏着什么原理,怕是很多80后之间讨论不休的难题。
4.果丹皮
很多80后都是吃它长大的,并且至今念念不忘。红红的山楂片卷成一卷,可以一口咬下去,也可以把山楂卷摊平了从边上开始吃,大家甚至还会互相攀比谁的吃法新。价格也实惠,1毛钱一根。
5.酸梅粉
酸酸甜甜的粉末,虽说是酸梅粉,但具体原材料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每袋酸梅粉都会附带一个小勺子,勺柄上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图,一勺一勺慢慢地吃,吃完后再将勺子收藏起来,这才是让80后最难忘的味道。
6.冰棍
夏日的时光因冰棍变得更快乐。那时的冰棍很多都是小贩推着自行车来贩卖的,自行车后架上的保温箱里装有各式各样的冰棍,其中大冰、小冰最为经典,就是五颜六色的水冻成的冰,有全冰的,也有半冰半水的,基本是人手一袋。要是忘拿吸管了就在袋子角上咬个小洞,吸着吃,显得有滋有味。
7.老鼠屎
这个名字很不雅观,但80后还是乐此不疲。一粒一粒黑褐色的颗粒,像极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2~3毫米左右,有股淡淡的中药味。
8.泡泡糖
这曾经是很多80后在同伴面前炫耀的奢侈品,长长的一块,用一半红一半白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这可是绝对的“大哥大”。
9.无花果
半个巴掌大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大大的“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的就是细细长长的无花果丝了,吃完后嘴唇还会变得白白的。很多80后想必都曾困惑过无花果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根根分明的丝,一点也不像花,就更不像果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life/news/2009/06-01/1714150.shtml
在物质还相对匮乏的80年代,零食,更多意义上是满足孩子们的口味需求和解馋之用。而如今,面对超市里炫目的货架,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零食,成为父母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童年的口味将决定人一生的口味,从健康意义讲,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零食,该怎么吃?
正餐是儿童营养的主要来源,当正餐有时无法保证孩子所需的全部营养需求时,可以在两餐之间选择适量零食作为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零食是有营养价值的,对人体也是有益的,关键是怎么吃和如何选。
吃零食之 4大原则
原则1:不要让零食喧宾夺主
许多儿童零食不离口,这样以零食代替正餐的结果,是使胃液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对正餐不感兴趣。即使是营养再丰富的零食,含有的营养素也不全面,如果儿童因吃零食过多而不想再吃正餐,必需的营养素将得不到保证,甚至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原则2:合理安排吃零食的时间
由于儿童代谢较成人快,可能会在两餐之间出现轻微的饥饿感。因此,上午9~10点钟和下午3~4点钟,离正餐时间有2个多小时,可以适量地给他们吃些零食,既起到防止饥饿和增加营养的作用,也不会影响正餐进食的情况。
原则3:选择有营养的食品
新鲜的、天然的才是最好的。如奶类、果蔬类,坚果类,既好吃又有营养,所以,不要只凭个人的口味与喜好,营养价值和是否有利于健康才是要首先考虑的。
原则4:不能将零食作为奖励品
父母或长辈不要将零食作为奖励、惩罚、安慰或讨好孩子的手段,让孩子养成以吃零食作为“交换条件”的坏习性。长期以往,孩子会形成一种错觉,以为奖励的东西部是好东西,无形之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知感,这些食物是应该吃的,而且很好吃。
摘编自 荆楚网
小贴士:零食如何选
1.选择含有丰富营养素、低糖、低能量、高膳食纤维的食品。如水果、酸奶、奶片、大枣、猪肉脯、牛肉干、粗纤维饼、新鲜蛋糕、面包等。核桃仁、花生、杏仁等坚果类食品虽含维生素E和锌、铁等矿物质,但脂肪含量也多,宜适量吃一些。
2.尽量少选含糖高、脂肪多、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巧克力、冰激凌、奶油蛋糕等,它们可导致肥胖和血脂升高。其他如水果糖、果冻没多少营养,少吃为佳。
3.不选择过咸、腌制及油炸、膨化食品。如炸薯片、薯条、雪饼等,主要是糖、淀粉和膨化剂制成,且有的含大量色素、防腐剂、香精。
4.一定要选卫生的,注意察看生产及出厂日期。杜绝变质、腐败的食物。
30年,玩是孩子的正经事
史料见证:任何对儿童“玩”的忽视或剥夺都是从根本上违反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传统观念里,“玩”似乎就是一种浪费,有碍孩子的教育,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方富熹
摘自《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1991年第12期
温暖回顾:
抽陀螺、打弹珠、滚铁环、跳皮筋……无数经典的老游戏,承载着无尽的创造性,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会沟通、收获友情、品味快乐。
经典的玩具游戏伴随童年
1.斗鸡
在很多地方,这种游戏也叫“撞拐子”。游戏规则是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在童年游戏中,这是最激烈最有男子汉气概的游戏。不过,这个游戏也有风险,容易造成膝盖受伤,尤其是冬天,被撞翻在地的那种疼痛,刻骨铭心。
2.滚铁环
一个铁圈,一根竹棍,一个弯钩,把弯钩绑在竹棍顶端,再让弯钩钩住铁环,推动铁环前进,这种看似很简单的运动,对协调性的要求很高,是一种很有技术性的游戏。铁环高手可以推动铁环上山下坡,翻山越岭,铁环不会倒下,低水平的伙伴却时常被铁环绊倒,摔几个大跟头。儿时,好多同学都滚着铁环去上学,叮叮当当的声音,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3.抽陀螺
儿时,通常用柏树制作陀螺。玩陀螺时,用鞭子绕在陀螺身上,急扯而起,陀螺就可以旋转起来。在陀螺旋转的过程中,不停地用鞭子进行抽打,可以使陀螺保持长时间连续不停地旋转,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越长,谁的水平就越高。
4.玩弹弓
一个树枝丫,一条橡皮筋,再用细铁丝把橡皮筋固定在枝丫的顶端,一个“杀伤力”极强的玩具就制成了。通常,玩弹弓是调皮男生的专利,用弹弓射麻雀,很多男生都享受过收获的快乐。不过,我们有时也用弹弓搞一些恶作剧,比如说弹射乡亲们地里的西红柿,树上的水果,等等。
5.捡石子
这是属于女孩子玩的游戏,但有些男孩子捡石子的水平也相当高。捡石子的游戏规则有很多,有些复杂,有些简单。有些女生可以把捡石子的游戏玩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那些不规则的石子在她们手心手背运动,像是被魔法镇住了一样。
6.跳房子
在地上画一些格子,伙伴们以一只脚为主脚,另一只脚为副脚。跳房子游戏由数字1开始第一轮,伙伴须站在开始线外,将小石子丢入数字格1内,顺利丢入后,单腿跳入数字格2,在第三层可以由主副双脚分别站立于两个数字格3和4内,再由主脚单腿跳入第四层数字格5后,到达第五层,然后返回,直到数字格2内,主脚单腿站立,弯腰捡起数字格1内的小石子后,主脚单腿跳回开始线外。若发生踩线,副脚非正规落地,跳错格子等一系列失误,就算输了,游戏看上去很复杂,但玩起来很有意思。
7.挑棍子
把这些棍子握在手里,然后放开,棍子就没有规律交叉落在地上,然后再取出其中一根棍子,用这根棍子把其他棍子一根一根从棍子堆里挑出来,绝不能碰到其他棍子。如果棍子动了,就轮到下一个伙伴。谁挑的棍子多,谁就赢得比赛。在童年的游戏中,这是最安静的游戏,心静方能理乱麻,对于这个游戏而言,心静才能挑棍子。
8.弹玻璃珠
那个时候,没有几个男生的书包里不放几颗玻璃珠的,操场上,在地上挖个小洞,在规定的距离内,谁先把玻璃珠弹进小洞,谁就赢得对方的玻璃珠。还有一种玩法,就是双方对碰,谁先主动攻击到对方的玻璃珠,谁就赢得对方的玻璃珠。所谓的绝世高手,会赢得众人的玻璃珠,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终于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境界。
来源:新浪女性论坛
http://club.eladies.sina.com.cn/viewthread.php?tid=950291&extra=&page=1
简评:
寻找快乐的童年
那些自制的玩具,自创的游戏,令80后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充满无限的快乐与遐想。
而如今,这样的快乐,又是何等的奢侈呀。层出不穷的新玩具,让孩子们与群体游戏渐行渐远;生活环境的变化、居住条件的改变,拉大了孩子们彼此接触的距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更新,更多是独自玩耍。
如今童年的情境,是厚厚的作业本、艰难的技能训练、形形色色的培训班。奔突于其中的孩子们,喘气急促,步履沉重。刻在他们脸上的表情,是压力、忧郁、痛苦、哭泣。周遭的年轻父母们,在望子成龙、互相攀比的语境下,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5岁的“莫扎特”、6岁的“达芬奇”、7岁的“托尔斯泰”……
过去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可以有快乐的童年。耳边有知了声声叫着夏天,池塘、草丛、稻田、蝴蝶、蜻蜓……一切,都是在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这样正在消逝的童年,必须寻找回来,加以传承,让今天的孩子,更加快乐与活泼。
要知道,儿童的天性决定着他们有玩耍的权利。事实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早就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
“时间是个玩跳棋的儿童,王权执掌在儿童手中。”古老的圣贤赫拉克利特,曾把游戏与权力这两个乍看并不搭界的语词,紧紧地与儿童捆绑在一起。这世间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属于儿童的。没有童年的世界注定贫乏空洞。
我们真的应该沉下心来,去想象那些与儿童有关的细节,是否偏离了儿童的天性。然后,顺承这根细线,从孩子一个简单的小游戏,一直触摸到价值与权利的高度。也只有迎来价值与权利的重大转身,才能把属于孩子快乐与活泼的童年还给他们。
30年,伴我们成长的童书
史料见证:好的文艺作品不仅启发儿童求知的欲望,帮助儿童的智力发展,并且能在纯洁的、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优良品质的种子。
——宋庆龄
摘自《复印报刊资料·幼儿教育》1981年第5期
温暖回顾:
经典的童书,打破时间和年龄的界限,带给我们童年多少欢笑以及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影响50年的经典华章背后,凝结着几代中国人的读书故事和心路历程。
深具影响力的10大童书
1.《十万个为什么》
少年儿童出版社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于20世纪60年代初,它曾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开启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十万个为什么》凭借其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新颖性,一版再版,先后共出版过6种版本,累计发行量达1000多万套、1亿余册,至今仍然畅销不衰,显示出极其恒久的生命力。
2.《冒险小虎队》系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该系列不仅是一套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充满神秘色彩、曲折情节、惊险场景的冒险侦探小说,更重要的是,其带互动式的阅读方式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全新的阅读潮流,开辟了少儿出版的新篇章。
3.《无人区科学探险系列》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以科学探险家的探险经历为核心的“无人区科学探险系列”,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传扬科学精神,表现科学探险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出版界普及科学的好图书,是少儿难得的精神食粮。
4.《流动的花朵》
希望出版社
外来民工子女是一个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被和谐社会所关注、所关爱的群体,这本书就是献给他们的一本好书。面对脚下美丽的城市、越来越明确的美好理想和人生目标,让书中主人公的心里时时荡漾着幸福、荡漾着感激。
5.《猫头鹰王国》系列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是一套将动物习性与人性和奇幻完美结合的力作,被相关评论家誉为在现实和想象中任意驰骋的佳作。这套动物冒险小说紧凑的情节,对鸟类世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所有对阅读慢慢失去兴趣的人燃起了希望。
6.《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接力出版社
杨红樱在国内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她的原创儿童文学《淘气包马小跳》2003年7月在接力出版社首次出版,到2009年8月,该系列已经陆续出版了20种,总销量突破了2000万册。
7.“讲给男(女)孩子的故事”系列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丛书在故事的遴选上合弃了其他读物曾多次选过的尽人皆知的故事,保留了那些精彩感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内容选择到写作手法,都有意识地避免了灌输和说教,使读者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主人公的思想及行为。
8.《生命教育绘本》系列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该系列丛书分别以自我塑造、品格启迪、开心成长3个主题作为切入点,直面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心理、性格、情绪、交往等问题。出自大师之手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背景画面风格鲜明,剧场版配音惟妙惟肖。这些都能在极大程度上引起孩子们对绘本形式的心理认同感。
9.《环保百科》丛书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环保百科》丛书使广大儿童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到我们人类已经或即将面对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希望能唤醒儿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心,并从一点一滴的环保行动做起。
10.《子涵童书》系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套经过作家精心挑选、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儿童文学精品图书,荟萃了梅子涵数年来最优秀的新老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已经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9-09/18/content_12073269.htm
如何挑选优秀童书
●绘本——最适合于阅读启蒙的形式
绘本,也就是图画书,是儿童读物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插画不仅仅图解文字,而且更加积极地参与讲故事。婴幼儿还不能完全靠语言来取得充分的信息,主要靠看场景取得信息。画面会讲故事的绘本非常适合婴幼儿的形象思维。还不识字的婴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听大人念的文字,将两种“语言”在脑海里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故事世界。日本著名儿童文学家松居直将这种特点归纳成一个公式:文×图=绘本;文+图=配插图的读物(无字绘本除外)。
●切合儿童生活的题材
因为婴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角色、背景和题材都应该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一般两岁以前的孩子会对和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相关的题材非常感兴趣,而不太理解情节复杂的故事,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提供的图书应该故事简单、有反复、文字富于音乐感。
●朗朗上口、简练易懂的文字
不识字的婴幼儿,如果经常听同一个故事,不久就会一个字不漏地记住。因此,绘本中的文字首先是要朗朗上口、有品味的文学语言。儿童语言发展专家证明,有韵律的语言(儿歌童谣等)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当你给孩子选书时,不妨小声念起来,确认是否顺口好听,简练易懂。
●原汁原味的颜色
“给孩子看的画应该颜色鲜艳”,这是一个误区。婴幼儿的视觉和审美还待发展,天天给他们看颜色过于刺眼的读物,就像给孩子天天吃味道特浓的菜,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绝不能吃出菜本身的味道以及高级厨师的微妙的调味。为培养儿童有品质的审美能力,应该从小多接触有品质的艺术品。在西方几十年一直受欢迎的经典绘本,大部分的颜色并不鲜艳,甚至过去黑白印刷的绘本至今还在不断地重印,不断地受到下一代小读者的青睐。我们也不妨考虑给儿童原汁原味的高品质的艺术品吧。
来源:育儿网
http://bbs.ci123.com/post/13526364.html
翻过的漫画,听过的歌谣,童年的故事,我们还记得多少?
30年,我们在这些动画里长大
80后——迎春怒放 美不胜收
1980:雪孩子
1980:三个和尚
1981:九色鹿
1983:天书奇谭
1984~1987:黑猫警长
机智、勇敢、帅气的黑猫警长率领警士侦破了一个又一个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令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得以过上安枕无忧的日子。无论是导演戴铁郎爷爷还是经典的《黑猫警长》,都让人泪流满面,“请看下集”的枪声中,虽然我们没有等到下集,但没有人不记得他。
1986~1987:葫芦兄弟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葫芦兄弟是80后儿时心中永远的最爱。
1986~1987:邋遢大王奇遇记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遏大王奇遇记》的故事性相当强,对那时候的小孩子来说就好像看了个“大片”一样,情节跌宕起伏,结局也非常圆满。
90后——转换思路 放眼世界
1991:镜花缘
1993:海尔兄弟
1995: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所描述的几个典型人物,机智多变、神通广大、大无畏的孙悟空,憨厚幽默、又会耍点小花招的猪八戒,忠厚老实、勤勤恳恳的沙和尚,不畏困苦、立志取上真经、但不免又有些不明事理的唐僧,几个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动画则将这个神奇的世界展现得活灵活现。
199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996:封神榜传奇
《封神榜传奇》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精心打造的百集电视动画片,是国内第一部运用数字化技术制作的国产动画片。取材于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融传奇性,历史性于一炉,通过人、神、魔的超时空大战,颂扬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鲜明主题。
1998:蓝皮鼠和大脸猫
90年代最火的动画无疑就是这部《蓝皮鼠和大脸猫》,他们是魔奇杂技团的明星。经常外出演出,每到一处就会发生一个故事或一个奇遇。《蓝皮鼠和大脸猫》的每一个故事都内容丰富、有趣、善恶分明,由他们俩演出的故事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当时收视率异常火爆。
00后——重整旗鼓 牛气冲天
2000:蓝猫淘气三千问
中国第一部大型科普系列动画片。它透过主角“蓝猫”和伙伴们的历险过程,利用其遇到的问题,向小朋友提供宇宙星空、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生物百观等方面的知识,既有人类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又有当代高新科技知识的概览,是知识经济时代电子版的青少年百科全书。
2000:宝莲灯
2001:麦兜
2005:喜羊羊与灰太狼
《喜羊羊与灰太狼》在中国动漫发展史上绝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的动画片自《大闹天宫》之后,就没有过足以与海外动漫相抗衡的形象,沉寂了那么久,终于迎来了一个惊喜。而且终于找到了中国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一种和为贵、善良积极的中国精神。
2006:虹猫蓝兔七侠传
2008:福娃奥运漫游记
2009:三国演义
来源:百度贴吧
温暖回顾:
中国的动画片,让无数童年目不转睛过,童年长大了,都一直想念它。让时光倒流,一起回味属于我们的经典。
妈妈儿时最爱的国产动画片
大闹天宫
韦瑶(儿子张达伟,家住长宁区)
也许现在的人很难想象,这部60年代创作出来的经典动画片,是全凭当时主创人员手中的一支画笔画出来的。想当年,我是个顽皮的小女孩,看到孙悟空大闹蟠桃会、踢翻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时,我高兴地大叫了起来,他就是我的偶像!如今我的儿子也如我当年那般顽皮,相信在我的引导下,他一定也会爱上这部动画片,爱上我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
邋遢大王奇遇记
王梅(女儿潇潇,家住金山区)
那个不爱干净又贪玩,结果被老鼠骗进了“老鼠王国”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大人们用来“吓唬”我的最好的反面典型:“看到了吧?不爱洗脸,小心老鼠把你抓了去!”先不说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对是错,但足可以证明邋遢大王的形象塑造得多么贴近小孩子。那一天,女儿津津有味地听完故事之后,对我说:“妈妈,我要做干净的宝宝!”呵呵,她的“觉悟”可比我高多了呢。
葫芦兄弟
冯如彦(儿子高霄翔,家住徐汇区)
那天回到家,看到儿子在看《葫芦兄弟》,我激动地冲过去问他:“是谁给你买的?”老公在一旁哈哈大笑:“瞧你那兴奋的样子。我们小时候的最爱,当然也应该让他感受一下。”我开心极了,抱起儿子,和他一起唱:“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记得小时候,身为独生子女的我看着七兄弟团结一心斗败妖怪,很是羡慕。我对儿子说:“他们各有各的本领,老大力大无比,老二千里眼顺风耳,老三刀枪不入……”和自己的宝宝一起重温儿时的最爱,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黑猫警长
方昆(儿子仇广鑫,家住松江区)
“啊?我只有一只耳朵了……”哈哈,小时候我每每看到那只名叫“一只耳”的老鼠捂着脑袋四处逃窜就乐不可支。有意思的是,《黑猫警长》中的《吃丈夫的螳螂》这一集,让我们这代人记住了一个有点“悲情”的自然常识——原来怀孕的雌螳螂要吃掉雄螳螂来补充身体的营养,用以孕育后代。现在我常常把《黑猫警长》的故事讲给向往成为警察的儿子听,每次他都听得很带劲。
标签:健康零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