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观与档案事业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事业论文,档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观产生于本世纪末,是在批判、反思、总结传统的单纯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先提出的。其内涵十分丰富,有人将其理论核心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社会总是处于永远的发展之中,但人类往往未能自觉地把后代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当代发展的必要因素去对待,往往在每一代人的发展上注重借鉴历史经验,把过去的发展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把当代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很少顾及后代人的利益。因此,人类的发展视野往往是短视的。而可持续发展观却是把未来社会的发展当作当代社会发展的前提,这就大大延伸了人类发展的眼光,把后代的权益和当代的权益融为一体去运作,从而造福无穷。
2、整体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均处于一个整体之中进行运动。整体运动具有决定意义。所以衡量发展与否,不是依据某种单一的指标,而应依据经济的、人的、环境的一系列指标。可持续发展观不追求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是主张用整体观点和整体战略把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矛盾和利益加以整合使之持续发展。
3、平等发展的观点。人与自然之间、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均处于平等地位。人不应当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无阴制地掠夺自然,当代人也不应当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无限制地侵夺后代人的权益。可持续发展思想把平等观念注入到自己的理论中去,大大提高了人类发展的道德水平。
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是人类思想能力的新境界。尽管它是从人类与自然关系角度出发提出的,但其对社会发展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研究热点,并成为世界各国不同专业和领域的战略指南。
二、档案事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事业
作为一种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确保人类社会具有长远、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到这一点,不能仅仅依靠旧的工业生产方式,依靠土地种植和挖掘地球资源来维持,而必须要依靠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的智力资源,应当建立以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及有效利用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这是因为:
首先,档案作为人类记忆,是社会连续性发展的桥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自原始公社晚期以后,每一社会形态都不断形成档案,并反映每个社会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结绳刻契、龟甲兽骨,到录音录像、磁带磁盘,不论是档案的实物载体,还是符号载体及信息内涵,无不铭刻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印记。透过档案,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类历史的延续,触摸到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的“脉博”。假如没有档案保存下来和留存下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将变得神秘莫测,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将被阻隔,我们便不能直接认识或反思总结自己的活动本身,进而“找到或恢复所需要的对当代各种问题的答案”,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可见,人类活动离不开档案。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象接力赛跑一样,要一代一代地往下进行,在人类一代一代地进行建设事业的交接过程中,都必须依靠档案为新旧交替提供历史凭据,为承前启后提供各种翔实的档案信息,否则,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明的延续都是不可能的。这也正如一位著名国际法学家所说:“一个人能够设想一个国家没有海军,但是不可能想像一个国家没有货币、没有国库、没有资金、没有档案……这种国家财产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它们可以被认为是国家真正存在的根源”。(注:《〈文件与档案管理规划〉报告选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其次,档案是知识宝库,是人类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宝贵财富。档案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的真实反映,是各种知识的总汇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档案记录和反映着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技术进步、生产经验、人们的劳动技能以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记录和反映着民族的语言、心理素质、性格、传统以及生活方式。这些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广泛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并且档案载有的知识和信息在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表现为:①真实性。档案是保存原文真迹的、未经过再加工的原本和原稿,不是事后追记、编写或收集来的间接材料,档案是原始文献而非派生文献。因此,在提供信息方面可避免记忆的模糊、传闻的错误或主观的臆得,具有直接性、可靠性和权威性。②综合性。档案产生在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记载了社会变革、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边界疆域、天文气象、地质水文、物产资源、自然灾害、风俗民情等各方面的情况。档案的这种来源广泛多样、内容丰富且具联系性的特点,在为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中利用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信息来研究三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③积累性。档案资源一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连续不断以至定向积累的特点。一个机关、组织乃至整个国家的档案整体是在连续性的活动中长期积累而成的,而且只要档案形成单位存在,档案成份总在渊源地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档案资源的这种积累性特点,为人类历史地全面地研究事物发展规律,探求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依据。著名档案学家威尔弗雷德·I·史密斯曾经说过:“档案资料对于需要利用目前的资源信息去全面了解未来潜力的长期计划具有特殊的价值。参阅有关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时间跨度很大,能显示出固有的趋势)来加强这些计划项目,可使其更为有效、正确”(注:彼得·瓦尔纳主编《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④档案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与持续发展思想的协调一致性。可持续发展在体现公平性、可持续性与共同性原则的条件下,鼓励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但要求注重质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承载力相协调。档案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正与上述观点相吻合,“档案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手段,而是完全依靠数据、概念、符号和表象即时传播和*
布,从而加速物质、能源、资金、人员的合理高速流动,促进生产、科技、商贸的增值,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系统的和谐进化与发展。”(注:周毅“论档案信息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资源要素”《档案与建设》1998年第2期。)
三、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档案事业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档案资源为社会整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档案事业本身必须走持续发展的道路。结合当前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档案事业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应包括以下主要思想内容:
1、要高度重视和维护档案事业与其它各项事业平等发展的权利,真正做到档案事业与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关于人类各项事业整体发展、平等发展的思想,冷静分析我国档案事业的现状,虽然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不少值得忧虑之处,如各级政府重视档案事业建设的程度还不平衡,档案机构变动比较频繁,档案事业所必须的经费还得不到保证,一些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还处于可有可无状态。这种状况对档案及其它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目前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基本思路,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公布的调整现行的不合理体制以及发展国家级可持续优先项目已经付诸实践;在各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文化大省战略等无不体现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这些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以及农林、土地、人口环境等各专业部门的工作中,档案工作将具有非凡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历史使命感,以整体意识去关注档案事业的命运和前途。为了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一定要扭转“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要把档案事业看作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要加强对档案事业的领导和监督检查,把它列入议事日程和社会发展规划,真正做到档案事业与其它各项事业平等发展。
2、档案管理各项业务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当代人要有未来的观念,档案事业正是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无论是古代建造的兰台、东观、皇史宬、内阁大库,还是今天我们建造的现代化档案馆库,都是为更好地收藏档案为后代人所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档案事业是一项为后代人着想的事业,这一点应当成为我们做好各项档案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作为参考:
①要重视和加强馆藏建设。在目前的馆藏建设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档案总体上匮乏,二是珍品不多。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但我国档案馆所藏档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国外同类型的档案馆相比都相差甚远。这是国门打开后走出去看世界的同志们的主要印象之一。仅以档案数量为例:瑞士首都伯尔尼是一个人口仅30万的小城市,档案馆拥有档案的长度达17公里,法国巴黎市档案馆的档案长度则为70公里。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建城历史十分悠久,市档案馆的档案藏量也位居全国省级档案馆第四,可档案长度仅为10公里。(注:姜之茂“当前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中的问题探讨”,《档案学研究》1998年第1期。)上述的类比不一定科学,但我国档案馆馆藏总量偏少确是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与我国拥有恢宏的历史是很不相称的。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档案大国”的虚幻概念,从实际出发,加大力度丰富馆藏,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收集名、优、特等具有特色的档案,以丰富的馆藏满足当代社会发展所用,同时为我们的后代积累丰富的档案史料。
②加强档案保护,实现档案收藏与档案利用的协调发展。保护档案的永续存在与合理利用是档案事业的双重功能。在这里,我们同样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重视为利用而收藏的功能作用,又要抛弃短视的、功利的观点重视为收藏而收藏的功能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我们民族的珍贵档案,我们要遵循与后代共享的原则,加强保管,千万不能使这些档案毁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在大力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今天,为确保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料永存后世,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对计算机磁记录档案特性的研究,运用先进的数据完全技术和严密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计算机磁记录档案真实性的影响,保证磁记录档案的真实可靠性,使我们的后代能够永远享用档案。
③重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为档案文献的保存、积累和传播创造条件。档案文献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难以永久留存。我国古代的档案原件保存至今的不多,唐代档案已寥寥无几,明清档案尚有一部分。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古代档案原文得以流传至今,与我国历史上发达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分不开的。如先秦的档案原件已经亡佚,但《尚书》使一部分珍贵的古代档案原文传播至今;宋代以前皇帝颁发的诏书,原件不可复得,而宋人编纂的《两汉诏令》、《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等,使我们获得了系统真实的诏书原文。可见,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是保护档案的有效措施。档案馆要充分利用这一形式保护档案使之永续存在。
3、加大开放力度,将档案事业纳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持续发展之路。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信息,才能健康地发展壮大。这是自然科学研究给我们提供的一条科学原理。档案事业是科学完整的有机系统,要想增强活力,就必须加强对外界的交流。80年代以来实施的开放档案政策对于改变档案工作的封闭落后状态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其解决的还仅仅是利用档案的权利问题,要使想档案工作真正走出封闭,进入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还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开发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实施开放政策,加大开放力度,通过采取“借船出海”、“借鸡生蛋”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一些地方的档案部门开始走出去,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如上海市档案馆与上海市委宣传部门合作搞档案图片展,展示上海百年沧桑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发生的巨大变化。图片展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一做法无疑大大拓展了档案部门的活动空间,如此凭借档案部门和社会双方的力量,既有利于档案事业本身的发展,又有助于开展引导社会各界形成自主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为档案工作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