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分析及复习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化学实验论文,全国高考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试题中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无疑是一种趋势,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更加注重试题创新。因此,研究新形式下高考试题中有关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是备战高考复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2011年全国高考试题中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谈谈今后化学实验部分复习中的一些举措,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试题特点分析
特点一:试题注重对化学基本实验知识的考查,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例1】(2011年全国理综第29题)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下图是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表1(不需要的可不填):
【评析】本题以实验室制取氯气和NO为命题背景,综合考查了有关气体的制备原理、气体的收集方法及尾气吸收等基本实验知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注重对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的考查,注重检测学生平时动手操作实验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实验科学素养。
特点二:试题注重对定性和定量实验的综合考查,重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例2】(2011年福建理综第25题)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Ⅰ.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足搅拌、过滤。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平均质量为3.94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评析】本题取材于生活中的素材——牙膏成分的检验为命题背景,试题综合考查了有关典型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操作目的分析及实验结果误差分析等知识。试题将实验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考查进行了有效结合,试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的再加工能力。
特点三:注重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例3】(2011年北京理综第27题)甲、乙两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见表2。
【评析】本题以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为命题背景,试题既考查了教材中典型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现象的基本推断,同时又综合考查了有关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及实验设计等较高要求。试题注重对学生在平时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的考查,试题考查实验的目的性明确,对今后实验教学的改革有较好的导向性。
特点四:注重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推理和应用能力。
【评析】本题以含有杂质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和的工艺流程为命题素材,试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提纯、物质的检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等知识。此类工艺流程式实验题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这类试题将化学工业生产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试题的综合性较强,全面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将成为新课改方案下高考化学实验的热点题型。
二、复习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重视操作,巩固提高
近年来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对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鉴别、检验、推断等的训练,可做一些小专题复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尤其要对教材中关于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灼烧等操作,托盘天平、容量瓶及滴定管的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要注重在紧张备考的过程中抽时间让学生去实验室亲自动手去练习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寻根溯源,回归教材,灵活创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许多实验试题是源于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由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尤其对一些物质的制备实验和物质的性质实验进行深入探究,对实验中所涉及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悉掌握。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须对课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逐一做到寻根溯源、融会贯通。将有关实验的原理、基本仪器、基本技能逐一理解深化。并且应重视对课后实验习题的创新,在复习时应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思维,灵活创新。
3.重视设计,关注评价,培养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让考生自己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和评价,将是高考命题的方向。教师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收集全国各省市关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优秀试题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掌握评价实验方案的常见角度和方法。
4.规范语言,训练思维,注重实战
近年来的实验试题加强了实验语言表达的考查,不少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心中明白答案,但在试卷上不知道如何表达,往往词不达意,与标准答案偏差较大而失分。为了扭转这一失分较为严重的现象,备考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实验试题训练考生如何把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结果正确地表达出来,即要进行实验语言的规范化训练。另外,高考试题还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可将实验复习有针对性地编排成若干个专题,如探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通过这些专题的复习,强化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运用、对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的记忆,从而训练学生的实验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复习、自主发展的能力。每个实验专题的内容应做到少而精,突出思想方法,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三化学实验复习备考应注重对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考查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试题中去领略试题考查的意图和命题方向,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实验备考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