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灵台县灵台第一中学 7444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新知前的学习活动,越发显得重要。预习的效果和学习质量密切相关。我校实施的“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环节时,强调学生养成先学的习惯。本文就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给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我校探索总结提炼的“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近年来教与学的质量大幅提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全称是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具体是,五步:课堂教学按五个步骤实施。即:自主学习、基础检测、合作探究、拓展练习、新课导学。两段:课外时间分为两段安排。即:强化训练、新课预习。一体:每节课将课内外的时间一体化安排设计。循环:前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新课导学”是后一节课的开始,每两节课之间均相互衔接循环。穿插:五步两段七个环节不一定绝对分离,可根据实际需要相互穿插进行。比如:“自主学习”和“基础知识检测”可相互穿插进行,“合作探究”与“拓展练习”一般应穿插进行,探究一个问题的同时,可穿插进行拓展练习。其具体的教学活动流程如下:
该教学法主要突出了学生的读、思、记和练,强化自学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集中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其中课前预习环节排在五步之前,是落实“五二一”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它对本节课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很重要的保证作用。课前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都是自学环节,课前预习落不实,自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高中数学课程的课前预习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不仅要对前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复习,更要对本节课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探究。因此课前,教师要备好导学案,明确自学要求和方法,再把预习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复习旧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预习结果,可以通过“基础知识检测题”进行自测,基础知识检测题的完成情况由学习小组检查评价,教师可随机抽查,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中,学生小组内交流预习内容,合作探究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点拨。
课前预习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落实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是学生顺利完成课程目标的关键一步,是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探索的过程,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那么如何使预习与课堂教学和谐共存,从而极大地发挥预习的作用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探讨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五二一”循环穿插法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加大了学生自学的力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教师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解疑答难者,改变了学生单纯通过听讲获取知识的习惯,淡化了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养成“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学习我努力”的学习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教学方法要求,每节课前要抽出不少于10分钟的时间对新学内容进行预习,课前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要系统安排,确保在20分钟以上,保证“基础检测”达标。强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激情的调动,自学能力的提升,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就要求教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满腔热情、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预习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在设计预习问题时,要潜心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力求使预习环节的问题有趣味性,这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有利于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把每节课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以问题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预习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获取新知识。比如在学习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编制以下预习问题: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像什么?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像什么?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种预习设计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切切实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可以激发他们探讨问题的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师在做导学案预习环节设计时要使知识问题化、具体化,避免预习的盲目性。数学预习设计要学会肢解难点,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使问题具有梯度和层次,循序渐进。设计预习问题时要注意灵活性,要体现教材知识的重点,要体现温故而知新的功能,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落实课前预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五二一”教学模式中,课前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都是自学环节,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落实“新课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课前预习落不实,自学目标就难以达成。科学的预习是建立在正确、有效的预习方法之上的。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对提高数学学习效益大有裨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对预习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精心编写导学案的课前自主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自主预习环节中的问题,让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对导学案中所设置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一些习题中解决本节课的新知识,从而对自己的预习效果进行检验。
2.教师可以组建预习互助小组进行帮扶,通过“优生带头,以优帮困”的方法,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从而调动学优生的预习积极性,增强学困生的预习自信心。
3.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按成绩由好、中、差各层次的学生组成,并注意性别、性格的搭配,同时兼顾学生个人意愿进行微调。每组设组长1名。组长有小组活动的安排及指挥权,要及时分配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及检查学习效果,特别要检查自主预习效果。在小组中学习,学生对于教材的难点和课前预习中出现的疑惑可利用课余时间与组内其他同学合作、探究、交流,能保证自主预习环节的有效实施。
“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克服了教师“满堂灌”现象,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落实有效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实施“五二一”循环穿插教学法的重要方面。
三、对学生预习结果及时给予评价
课前预习,教师要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及时总结反馈,并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对预习的评价要采用激励性语言进行鼓励和表扬。对预习中产生的知识盲点要及时点拨,对预习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同学要做针对性的分析,耐心帮其更新预习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其课前预习环节落到实处。
对学生的预习自主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注重多元化评价。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总之,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课型适时确定的课前预习,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况且,预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又不好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预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论文作者:贾宏燕 相得年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前论文; 教师论文; 环节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评价论文; 教学法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