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目标、形式和难点_商业论文

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目标、形式和难点_商业论文

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目标、形式和难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重组论文,难点论文,形式论文,目标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目标

国有资产重组首先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发挥的功能,界定必要发展领域,同时参照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分清那些虽然不是国有经济发展的领域,但由于非国有经济力量不足,一时难以大量进入而国民经济发展又急需的领域,这些领域还应由国有经济来支撑。

按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国有资本应主要集中于关键产业、部门和大企业。流通产业虽不属关键性产业,但流通产业中也有一些关键性领域。如经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领域、批发领域和大型内外贸企业等。这些领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消费市场的稳定关系极大。

国有商业资产战略重组的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国有商业资产重组,要把国有商业资产主要集中在流通产业中的三大领域:(1 )经营关系国计民生重要商品的领域。包括政府不放开和半放开的商品、专营、专卖商品等。应该明确,国有商业企业经营这些商品应把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分开。政府可以利用国有企业调节市场,但所付的代价应由政府承担,否则企业难以存在和发展;(2)批发领域, 这里所说的批发领域是经过经营企业制度改革、经营形式改革和批发体制改革之后的领域,而不是现在的国有批发企业,不然国有商业资本在这里也不能增值;(3)大型国有内外贸企业。目标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以重要农副产品加工、批发企业为支撑,贸工农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产销型企业集团;二是以大型批发企业和零售商场为依托的连锁经营集团;三是以批发企业为龙头,以加工业为依托的产销型企业集团;四是以批零兼营为基础,集商贸、饮食、服务、娱乐、旅游、物业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五是具有科技、实业、物业、商贸、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型企业集团;六是以商办工业为支柱和名牌产品为龙头,科工贸相结合的实业型企业集团;七是以资本运营能力较强的大型控股公司为基础,科工贸、内外贸相结合的,具有投资开发和金融服务功能的,参与国内外大市场竞争的综合商社。

把国有商业资产主要集中到流通产业的关键领域和大型企业中,不可避免地要解决如何把大量中小国有商业企业的国有资产撤出来的问题,也就是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如何改革的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解决这个问题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目标也不能实现。对大量的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应采取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出卖的办法,使之变为民有民营,如股份合作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商业、私人商业等。这有利于搞活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没有必要实行国有国营。组建股份合作制要贯彻自愿原则,不能强迫或变相强迫职工入股。对有条件的国有中型商业企业可以由大型国有商业兼并或实行强强联合;有的中型企业可以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加以改革,对采取这种形式改革的,国有资产可一次或分期撤出,将资产注入大型国有商业企业。

二、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形式和难点

(一)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形式

我国进行资产重组,采取了多种形式,包括投资、入股、兼并、收购、合并、分立、转让、拍卖、破产和资产划拨等。主要形式有两种:

一是通过市场,采取投资、入股、兼并等形式实现国有商业资产的重组。在这种形式中以组建股份制企业,实现国有商业资产的重组,集中资产的数量较多,速度较快。这是由于在运用股份制形式集中较多资金的基础上,又通过股份制的运作,兼并、收购其他企业,实现了资本的更大集中。如1992年汉阳商场还是一家只有三层楼房、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的百货店,资产总值90万元,然而到了1997年汉阳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已是一家以零售业为主,兼营批发、旅游、房地产等多元产业的大型集团,总资产已达4.6亿元。 这一切得益于在改制基础上的资产重组,如于1996年完成的对原武汉商贸城的兼并。公司仅用191 天便再造了一个商场,实现了当年兼并、当年改造开业、当年销售过亿元的不俗业绩。在这种资产重组形式中效果最为突出要数超越地区、行业、所有制限制的联合,如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例证。该公司由区属国有卢湾医药公司和卢湾药材公司、市属医药公司和药材公司,及区卫生系统的伟联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发起组建。五家联手,提高了产业的关联度,实现了多方面的优势互补。1998年第一季度,尽管市场不很景气,许多行业销售和利润都呈下降趋势,而上海药房股份公司却“一枝独秀”,实现销售同比增长33.6%,实现利润302万元,同比增长156%,实现了“开门红”。

二是政府以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实现国有商业资产的重组。这种方式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建商品经营型企业集团,这种形式凡企图以优势企业化解亏损企业为目的的,一般效果都不好;二是组建资本经营型企业集团。如上海市1995年撤消一商局组建了以大零售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的三大企业集团。大连市以大型零售企业、优势企业、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了九个大企业集团。这种形式的资产重组的优点:一是资本集中的速度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集中大量的国有商业资产;二是有利于较快盘活存量资产,优化经营要素配置,能较快提高国有资产回报率。

(二)国有资产重组的难点

近年来国有资产重组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践中探索到一些好形式。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个突出的难点,这就是如何突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限制。上海的同志把这称为拆“围墙”。资产重组必须突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限制才能充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本文前面所讲的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成效就是明证。

如何解决这一难点,提出以下建议:

1、要在思想观念上突破地区、行业、所有制限制。 必须使各级干部和企业工作者充分认识国有资产重组的目的。充分认识资产重组只有突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限制,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优势互补,实现经营要素的最佳组合,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超越地区、行业、所有制限制的资产重组,不会使投资者利益受损,因为在资本的重组中,实行的是同股同利的原则。

2、积极解决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缺乏的问题。 目前不仅是一般独资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就是有些股份制企业也存在股权主体缺位的问题。产权主体缺位,必然产生企业所有制的倾向。在产权主体缺位的条件下,资产重组靠商业主管部门是不行的,如果它没有得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授权,它是没有资产重组决定权的,只能发挥协调方面的作用。

解决国有资产产仅主体缺位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这一改革滞后于企业制度改革。党的十五大后,由于企业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这一改革则更显得滞后。

解决国有事业资产产权主体缺位问题,有的大中城市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这就是组建行业性的资产经营性集团公司和商品经营性集团公司。这种集团公司的建立不仅可以解决国有商业资产产权主体缺乏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国有商业资产在更大的范围内重组,从而有利于经营要素的最佳组合。为了使资产重组后的企业真正能实现规模效益,重点要妥善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理顺母子公司关系。母公司一定要按《公司法》规定处理与子公司的关系。切忌以行政手段来处理母子公司关系,切忌侵犯子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和其他股东的权益;二是改革企业干部管理体制。为了使国有资产的代表者真正负担起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使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员能走上企业领导岗位,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单位必须拥有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的任免权,股份制企业的总经理必须由子公司的董事会任免。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单位,应建立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的管理制度,形成国有资产产权代表优胜劣汰机制。要毫不犹豫地改革按行政级别定企业和企业领导级别。解决国有商业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不仅大中城市,而且中央和省的商业主管部门也要经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组建资产经营性公司,这不仅有利于政企分开,而且有利于推动和加快直属企业的资产重组。

3、培育产权交易市场。目前我国尚缺乏产权产易市场, 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也不能流通,这对国有资产的重组也是一种限制。为了推进国有资产重组,要在大中城市积极培育产权交易市场,这种市场是开放性的。进场交易的资产应不受地区、行业、所有制的限制。同时,还应有条件地启动国有股市场。可按企业的不同类型允许国有股有限制的流通。如有的企业可降低国有股的控股比例,有的企业可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有的企业可由控股变为参股或国有股完全退出,如有的中型商业上市公司就可以这样,国有股完全退出,将资金投入到大型商业企业中去。启动国有股市场可分两步走:第一步采取在法人股市场流通。可将目前的两个法人股市场加以合并扩大,法人股市市场合并后,与上海、深圳联网。待条件成熟后进入第二步,使部分国有股进入公众股市场。

标签:;  ;  ;  ;  ;  ;  ;  ;  

国有商业资产重组的目标、形式和难点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