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形势与发展政策取向_交通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形势与发展政策取向_交通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形势及发展政策导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形势论文,交通运输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交通运输形势分析

1.交通运输的发展概况

(1)运输生产

自1996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1997年这一态势更加明显。

铁路圆满完成了调整运行图及提速以后的第一个暑期旅客运输任务,较好地发挥了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优势。 1997 年完成旅客周转量约3500亿人千米,比上年增长5%左右;货物运输量有所下降, 货物周转量持续增长。

公路客货运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随着高等级公路网络的逐步形成,公路在中短途运输中进一步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全年全社会客运量完成11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5150亿人千米;全社会货运量99亿吨, 货物周转量5050亿吨千米,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水上客货运输有升有降,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从总体看,货运有所增长,客运继续下降,内贸物资需求不旺,外贸物资增幅较大,1997年全社会水路货运量完成12.8亿吨左右,货物周转量18000亿吨千米, 全社会水路客运量完成2.2亿人次,周转量157亿人千米。

航空运输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明显回落。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随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交通运输的综合调节能力得到了提高,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与此同时,市场的作用开始发挥,各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耗能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的建立,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弹性日趋下降。而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世界贸易接轨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物资交流量增长较快。反映在运输生产上明显的两个特点是:煤炭运输量下降,外贸货物增长;旅客运输持续增长,运输方式间竞争激烈。

(2)交通设施建设

90年代是我国交通建设投资最大、建设速度最快、能力增长最多的时期。其中铁路建成投产的煤炭运输通道有大秦线二期工程、侯月铁路;南北通道有京九铁路、京广线郑武段电气化改造;华东通道有浙赣复线、沪杭复线;西北通道有宝中线、兰新复线;西南通道有南昆铁路、达成铁路。

公路建成了京津塘、济青、广深、京石、成渝、沪宁、沪杭、杭甬、桂柳、长沙及湘潭、贵阳至遵义、厦门至泉州、南昌至九江、合肥至南京、合肥至芜湖、沈阳至铁岭、开封至洛阳、海南岛东线(半幅)、黄石至宜昌、青岛环胶州湾等一批高速公路及铜陵、黄石两座长江大桥。京沈、京珠、沪蓉、同江至三亚、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京沪和重庆至湛江等国道主骨架正陆续建成。江阴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南京二桥等一批桥梁项目正在建设。

沿海港口加快了运输系统配套建设,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一期煤码头、广州港新沙港区、汕头港深水港区、海南马村港等煤炭卸船码头,大连港大窑湾港区、连云港、烟台港西港池二期、宁波港北仑港区及深圳盐田港等集装箱专用泊位14个,秦皇岛、连云港、上海、防城等港散粮进口专用码头。为适应其他物资运输需要,相应建设了一批泊位。

内河航运重点进行长江干线、汉江、西江、湘江及京杭运河苏南段的整治和建设,汉江一期、西江一期、湘江一期3 项航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长江干线建成重庆、芜湖、高港、武穴港等14座客运站房及15个客运泊位及城陵矶、万县、池州等一批外贸及散货泊位,为改善长江沿岸客运设施落后面貌和扩大外贸运输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整治了京杭运河苏南段及汉江等300~500吨级航道1020千米,西江、湘江、松花江1000吨级航道968千米。

民航加快了机场及配套系统建设,完成了35个机场的新建和改扩,90年代共增加大中型民用运输飞机250余架, 飞机维修能力及技术和飞行人员培训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到199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6.6万千米,复线率达28.6%, 电气化率17.9%;全国公路通车里程121万千米,高速公路4500千米,100%的县(区、旗)、98%的行政乡通达公路;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92个,吞吐能力8.9亿吨;民用通航机场145个, 其中能起降波音以上机型的机场110个。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交通总体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比,仍处于滞后状态。交通运输能力仍然滞后,部分干线区段和交通枢纽的能力仍然紧张。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铁路、水运和民航不少企业出现或面临亏损。交通行业的改革进展不快,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交通的需求。

2.交通运输展望

(1)交通运输的需求环境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在数量、质量、速度、效益以及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九五”期间及21世纪的头10年,国民经济将保持6%~9%的增长速度,能源、原材料及加工工业等主要产品、产量将持续增长,运输量也将相应变化。从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看,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格局仍将持续,北油南运、南矿北调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进口原油和矿石将会增加。为适应中西部地区化土地、矿产、森林、水能等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需要,中西部地区资源与东部地区加工工业之间跨地区、跨省市、城市间、城乡间物流量将有新的增长。随着全国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发格局的形成,外贸物资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运量将大幅度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交流,旅客运输量的增长将更加迅猛。

(2)运输需求分析及今后走向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能措施的采用,原材料等单耗将有所降低,货运增长速度将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产生的运输量将趋于下降。客运增长将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高等级公路的不断延伸和车辆装备水平的提高,使公路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增长较快,今后公路运输的份额将会继续增加。集装箱运输的引入,使多式联运提上了议事日程,加上近几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将日趋缓和,用户对运输的要求开始由单一的运得出转向了服务和质量,用户对运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3)2000年运输量预测

据预测, 到2000 年全社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60 亿吨和46500亿吨千米,年均增长5.23%和5.14%; 全社会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175亿人次和14000亿人千米,年均增长8.34%和9.2%。其中,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0亿吨,年均增长4.25%。

(4)交通运输发展目标

以增加铁路运输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公路、水路、空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快综合运输系统的建设;形成若干条通过能力强的东西向、南北向大通道。到2000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主要通道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有较大缓解;公路拥挤状况将明显改善;沿海主要港口重点物资运输能力有较大提高;民航基本适应发展需要,主要铁路车站、港口、机场基本做到不积压物资,不滞留旅客。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积极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运输设施和装备,运输能力在整体上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的政策导向

1.遵循国家行业政策的指导,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活力,提高综合运输效益

(1)加强规划,搞好宏观调控。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提高规划质量和优化交通结构上,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避免重复建设和提高综合运输体系的规模经济效益上下功夫。

(2)通过深化改革, 消除交通设施和运输企业进行跨地区运营的行政性障碍,将运输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运输行业的联合、协作以及可能的兼并。

(3)培育运输市场,积极创造适度、有序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推进政企分开,使各种运输方式尽早进入运输市场,并尽可能使其处于同一竞争基础上。规范市场行为,在有利于形成运输市场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有利于提高我国运输企业的整体水平方面,逐步开放运输市场。加强立法,完善法规。在充分考虑托运人和客户权益的前提下制订物流全过程规则,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各种运输方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参与竞争。交通运输业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引导为主。

2.注重客货运服务质量,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在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前提下,注重客货运服务质量和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将作为运输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通过各种运输方式的共同努力,基本可以做到旅客走得了、货物运得出,并争取在快捷、舒适、安全、便利等方面迈出一大步。要继续通过市场的作用,推动和完善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在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方面的改革和各项承诺,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要。

3.加快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集装箱运输在提高货运质量、降低运输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需要等方面,已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势,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国家计委将提出发展战略、规划布局和具体发展政策,从宏观上引导和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

初步设想,用10年~15年时间,基本建成一个覆盖全国省会城市、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工业基地、对外开放城市及口岸的现代化集装箱运输系统,并力争使系统的运输能力、效益、效率及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水平。具体措施是:

(1)各级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要将集装箱运输系统作为主要内容和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2)在以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为主的同时, 积极发展国内集装箱运输系统。

(3)以港口口岸、 集装箱枢纽港及其后方运输大通道的建设为重点。

(4)鼓励发展多式联运。

(5)积极依靠科技进步。

(6)加快运输体制改革。

(7)制订相关发展政策。如: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宏观调控政策、 投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和运价费收政策等。

4.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1)鼓励部门、企业和地方投资建设铁路、公路、 机场和码头,鼓励外商投资生产铁路运输设备、公路与港口机械设备,或以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地方铁路及其辅助设施、公路、独立桥梁和隧道、港口设施、民用机场的建设和经营。

(2 )继续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探讨利用外资的新形式,如外商直接投资和BOT等。

(3)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规定, 规范国内外经济组织参与建成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促进我国交通业的健康发展。

(4)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都是国有资产, 如何提高现有资产的整体质量,盘活现有存量,进行资产重组,使国有资产增值,将是交通行业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5.以提高运输系统的综合能力、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发展与配置现代化运输装备。运输装备的发展要与交通基础设施质量的提高相衔接,在充分应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方针。

标签:;  ;  ;  

交通运输形势与发展政策取向_交通运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